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活血化瘀、益气活血、理气宽胸三法是名老中医段富津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法则.本课题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了对高脂血症大鼠大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液流变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明显改善血粘度、降低胆固、甘油三酯等作用.从而进一步为其临床疗效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胡小勤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7):6883-6888
揭示补阳还五汤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方证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制作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细胞模型。用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干预细胞模型,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MS)技术筛选及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蛋白质点有30个。其中,有16个蛋白上调,14个蛋白质下调。补阳还五汤组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比较,差异蛋白质点有14个。其中,有9个蛋白上调,5个蛋白质下调。MALDI-TOF-MS/MS鉴定出: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蛋白点共有8个蛋白被成功鉴定出来。表达上调的蛋白有肽基脯氨酰异构酶A、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A样1亚型、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1 B亚型、微管蛋白beta-2C、CRA_b亚型、3-羟酰辅酶A脱氢酶2型异构体2。表达下调的蛋白有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1亚型、抑制蛋白-1、抑制蛋白-1 1亚型、补阳还五汤组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差异蛋白点共有3个蛋白被成功鉴定出来。表达上调的蛋白有丙酮酸激酶CRA_c亚型、热休克蛋白27;表达下调的蛋白有膜联蛋白A1,CRA_b亚型。这些蛋白多与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有关。说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存在着细胞凋亡,补阳还五汤可以纠正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引起的细胞凋亡。这些差异蛋白可以作为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的标志蛋白或补阳还五汤的作用靶点,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补阳还五汤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方证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金玉导师在临床实践中治疗妇科血症方面经验进行总结.妇科血症可谓之常见的、多发的病症.为了探索妇科血症论治的基本方法、规律,从血的特性功效、病理入手,结合临床经验,辨证论治,归纳为"血以调补"的原则,运用活血化瘀、破瘀散结、养血活血、清热凉血、养津化燥、温经散寒、益气养血、滋精养血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消渴病的辩证分型、施治用药 ,对近年来这一病症的进展情况作一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气阴两虚、痰浊内阻及瘀血内停为临床常见症型 ,并将益气养阴、祛痰利湿和活血化瘀有机相伍 ,为临床选方用药治疗消渴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属于祖国医学崩漏范畴,临床应用扶正祛瘀法为主要治则治疗本病,获得满意疗效,具体分型为:(1)肾虚血瘀型:治以补肾活血行瘀;(2)肝肾阴虚型:治以滋养肝肾、活血化瘀;(3)脾肾气虚型:治以补脾温肾佐以化瘀。本组治愈44例,占59.4%,显效16例,占21.6%,好转10例,占13.5%,无效4例,占5.4%,总有效率94.6%。  相似文献   

6.
乌三颗粒抗肺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三颗粒抗肿瘤作用.方法 (1)采用药效学体内实验及体外细胞培养实验相结合,观察了本方药在体内对小鼠移植性Lewis肺癌抑制率的影响和在体外3H-TdR掺入对人巨细胞肺癌株(A-2)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2)观察了本方药对PHA诱导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乌三颗粒在8.1~16.2 g/kg的剂量下,体内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40%~57%,与对照组比较P<0.05.在体外0.5~8 mg/ml的剂量,对人巨细胞肺癌株(A-2)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抑制作用(P<0.01);同时能显著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0.01).结论乌三颗粒对体内、外肺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增强小鼠免疫功能.这为扶正化瘀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一定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对本病64例以扶正活血可具体分为三型。主要治疗原则(1)肝肾阳虚:治以湿补肝肾、活血化瘀;(2)肝肾阴虚:治以滋养肝肾、活血化瘀;(3)脾胃虚弱:治以键脾益气活血化瘀。本组病例临床治愈23例、占36%,显效19例占29.7%,有效18例、占28.1,无效4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中医对精少症的辨证论治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研究.提出了从肝肾论治精少症的论点,同时也要重视脾胃后天之本.辨证分型为三大证候,即精热证、精瘀证、精虚证,对此三大证候,论述了其病因病机和主要临床表现,确立了治疗法则和方药.对精热证治以清热泻火,湿热者则清利湿热,虚热者则清热养阴;对精瘀证治以化瘀通精活络,寒滞肝脉者治以温经散寒,化瘀通精;对精虚证则治以补益法,偏阴虚者则补阴填精,偏阳虚者则补阳填精,对阴阳虚损寒热不明显者,则大补精气,对气血两虚者则治以补益气血以充先天之精.对精少症形成了理法方药统一的比较规范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肾毒清颗粒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肾毒清颗粒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大鼠一次冰水刺激,期间皮下注射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06 mL/lOO g),造成大鼠血瘀模型,观察药物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肾毒清颗 粒低剂量组(18 g生药·kg。)、中剂量组(36 g·kg。)、高剂量组(72 g·kg。)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 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降低。结论肾毒清颗粒对急性血 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肾纤三项及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60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降压、抗凝、降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口服液,治疗3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肾纤三项指标,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肾纤三项的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两组相比较,治疗组作用更为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脉口服液可有效地减轻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肾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肾纤三项及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60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降压、抗凝、降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口服液,治疗3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肾纤三项指标,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肾纤三项的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两组相比较,治疗组作用更为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脉口服液可有效地减轻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患者肾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大鼠CAG证病结合模型胃粘膜病理研究(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大鼠证病结合模型实验 5 1周的胃粘膜病理改变 ,用Wistar雌性大鼠 ,分为对照组 8只 ,CAG组 14只 ,脾虚CAG组 9只 ,肝郁CAG组 12只和肾虚CAG组 4只。CAG造模采用主动免疫加脱氧胆酸钠和阿斯匹林水溶液交替饮用法 ,脾虚证造模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 ,肝郁证造模采用夹尾加肾上腺素注射法 ,肾虚证造模采用MTU饮用法。总造模时间 5 1周。造模结束后取胃粘膜制作石蜡切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和形态计量。流式细胞法进行胃粘膜上皮细胞DNA倍性和增殖活性测定。结果发现胃粘膜萎缩性改变 ,以肾虚CAG组特别是脾虚CAG组最为严重。各实验组胃粘膜固有层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症均不明显 ,炎细胞浸润主要见于粘膜下层。各实验组的胃粘膜细胞DNA倍性和增殖活性变化以CAG组、脾虚CAG组、肾虚CAG组最为明显。结论 :各CAG模型组胃粘膜有明显的萎缩表现 ,不同的证病结合模型有各自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血瘀证与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心钠素 (ANP)与糖尿病 (DM)血瘀证的关系。方法 :检测 44例 DM血瘀证患者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的 ET和 ANP含量。结果 :血瘀证组 ET、AN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ET、ANP共同参与了 DM血瘀证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The principal protein excreted in male rat urine, urinary alpha 2-globulin and the homologous mouse protein, major urinary protein, have been well characterized, although their functions remain unclear. Male rat urine affects the behaviour and sexual response of female rats, leading to the proposal that rodent urinary proteins are responsible for binding pheromones and their subsequent release from drying urine. Urinary alpha 2-globulin is also involved in hyaline droplet nephropathy, an important toxicological syndrome in male rats resulting from exposure to a number of industrial chemicals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accumulation of liganded urinary alpha 2-globulin in lysosomes in the kidney, followed by the induction of renal cancer. We now report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of mouse major urinary protein (at 2.4 A resolution) and rat urinary alpha 2-globulin (at 2.8 A resolution). The results corroborate the role of these proteins in pheromone transport and elaborate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ligand bindin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校女生原发性痛经发生情况、主要证型、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校485名女生进行调查.结果:高校女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为81%.其中实证占86.8%,虚证占13.2%,55.8%的痛经女生在经期出现负性情绪.结论:原发性痛经在高校女生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实证多于虚证,以气滞血瘀证最常见.负性情绪可诱发或加重痛经,加强身心保健对防治痛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剑麻皂素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剑麻皂素,观察用药后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均明显升高(P0.01);剑麻皂素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变形指数(DI)、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ESR)等指数,同时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1)。【结论】剑麻皂素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诊断在中西医结合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计算机辅助诊断(CAD)在中西医结合上的应用,论述近年来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胃癌、血瘀证舌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瘀证以及病毒性肝炎血瘀证等采用现代医学诊断的客观指标,利用CAD技术,实现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络复欣颗粒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大鼠两次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在此期问利 用冰水进行浸泡刺激,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并观察药物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 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的影响。结果血络复欣颗粒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 胞电泳时问。结论血络复欣颗粒具有改善血液流变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蒲黄(Pollen typhae)治疗血瘀证的作用靶点与代谢通路。研究首先通过PharmGKB、TTD和CTD数据库筛选出与血瘀证相关的靶点;接着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挖掘PPI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通过Metascape平台分析蒲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所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然后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疾病-靶点网络、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最后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将蒲黄活性成分、阳性药阿司匹林(Aspirin)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比较各自之间的对接强度。结果表明,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等在参与的成分-靶点网络、疾病-靶点网络、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中联系密切,其与人体相互作用强,可能是治疗血瘀证的活性成分;核心作用靶点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蛋白激酶(AKT1)、雌激素受体(ESR1)、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录因子(JUN)、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14(MAPK14)等。蒲黄治疗血瘀证的生物学通路主要涉及VEGF信号通路(VEGF signaling pathway),IL-17信号通路(IL-17 signaling pathway),NF-κB信号通路(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等,其治疗方面主要涉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功能和血液循环等。分子对接验证显示,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的结合能小于-5的占85.88%,即大部分靶点与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的结合活性较好;而Aspirin与靶点的结合强度较蒲黄活性成分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2R)-5,7-二羟基-2-(4-羟基苯基)苯并吡喃-4-酮、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差。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揭示蒲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预测了蒲黄治疗血瘀证的可能作用靶点和代谢通路;且从分子对接结果来看,蒲黄活性成分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2R)-5,7-二羟基-2-(4-羟基苯基)苯并吡喃-4-酮、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等与核心靶点的对接效果均优于阳性药Aspirin。  相似文献   

20.
IUD致出血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血瘀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9例IUD致出血副反应患者按一定标准分属脾肾阳虚血瘀证和肝肾阴虚血瘀证两组,同时设25例带环后月经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分析。结果发现:脾肾阳虚血瘀组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血浆比粘及全血比粘低切值高于对照组;肝肾阴虚血瘀组的五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全血比粘高、低切值均高于脾肾阳虚血瘀证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提示本病血瘀证均存在差血液流变学改变,且证型不同,变化也不同,为临床鉴别不同型的血瘀证提供了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