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弥补目前国内外全地形车舒适性评价方法的空缺,研究分析了全地形车的实际振动特点,依据ISO2631、ISO5349标准,提出了全地形车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三轴向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评价全地形车手把处和座位处的振动.对几款全地形车进行了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二者的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能够很好的反映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快速有效地降低某全地形车生产成本,利用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建立了某全地形车车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运用Optistruct求解器计算其自由模态并与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通过Optistruct分析车架在多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计算其疲劳寿命并进行灵敏度分析,提出该车架结构轻量化方案,并分析优化后车架结构强度及疲劳寿命,证明了此轻量化方案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轻量化车架结构减轻了6.606 3kg,表明通过灵敏度分析能够提高结构优化效率以及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速客车车体钢结构弹性模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NSYS对长春客车厂CCK1 5 9型高速客车车体钢结构进行模态分析 ,预测车体在某一频域内的振动模态 ,以便评定车体的动态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并就进一步改善车体动态特性提出看法 .  相似文献   

4.
全地形车操纵稳定性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维几何建模软件CATIA和多体动力学软件MSC.Adams,建立了用于操纵稳定性分析的全地形车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参照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对全地形车进行稳态回转仿真分析、角阶跃输入仿真分析和单"移线"仿真分析.全地形车的稳态回转特性在低侧向加速度时体现为不足转向,中等侧向加速度时体现为过多转向,高侧向加速度时又表现出不足转向特性,这是由于全地形车采用单摇臂式后悬和后桥单轴驱动.分析表明驾驶员身体的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修正稳态回转特性.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实验模态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获得了车架模态参数和振型。分析了路面和发动机激励对车架动态特性的影响,在考虑到实际安装位置和投入成本的情况下,对摩托车车架结构进行了改进,在车架尾部和座垫支架左右之间各加一块钢板。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对改进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提高了摩托车的乘坐舒适性,对摩托车车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压裂车车架的动态特性,以避开其共振频率,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应用有限元法,基于SPRING和RIGID BEAM单元模拟悬架,建立SHELL单元为主的车架有限元模型,对车架进行前6阶模态分析并与模态实验结果对比,误差13%以内证明有限元模型准确性,并对振型及应变能云图进行评价。考虑作业过程中载荷特点,研究动载荷作用下车架的谐响应特性,获得特定位置的位移、加速度响应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压裂车车架的频率分布合理,避开了发动机的怠速频率,主车架前部结构相对薄弱;泵的激励对压裂车振动影响较大,泵在工作时注意避开2.5 Hz、3.6 Hz工作频率,该频率附近车架易引起共振。  相似文献   

7.
列车提速后,轮缘冲击内轨的激振力增加,从而引起超标振动,因此,对机车动态特性加以分析,从而找出其振因,是新型列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韶山SS8型列车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所得结果可为该种型号列车的改进型SS9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磁流变阻尼器的全地形车智能悬架可以使车辆面对不同行驶工况下提供更好的减振效果,为了解决在传感器存在噪声或异常等情况下车辆行驶工况辨识困难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信息特征值的融合技术提高行驶工况辨识的准确性。通过改进的距离评估方法对全地形车行驶工况的传感器敏感特征值进行了提取和筛选,采用区间估计将传感器的噪声和异常值当做不确定性信息。利用D-S合成对特征层的辨识结果进行决策层融合,基于可行区间的决策规则完成对车辆行驶工况的辨识。最后使用Carsim整车仿真试验平台,验证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决策层融合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列车提速后,轮缘冲击内轨的激振力增加,从而引起超标振动,因此,对机车动态特性加以分析,从而找出其振因,是新型列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韶山SS8型列车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所得结果可为该种型号列车的改进型SS9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实验振动测试可以评价机床的抗振性能并对机床的振动情况做出分析诊断,因而成为解决机床振动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针对某超高速外圆磨床的振动问题,采用实验振动测试技术,制定测试方案并实施.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诊断,确定了振动产生原因,并据此给出振动控制建议,最终解决磨床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全地域机动平台振动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SO2631,ISO5349等标准为依据,建立了全地域机动平台驾驶舱内振动和平台振动定量评价的方法.并对标杆车和原型车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利用建立的振动定量评价方法对两款车进行了振动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标杆车驾驶舱内振动较小,驾驶员感觉轻微不舒适,平台处振动也不大,装备使用良好;而原型车则驾驶舱振动稍大,驾驶员较不舒适,平台处振动也较大,影响装备使用;并分析讨论了标杆车与原型车的差异,为全地域车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全地域移动平台的振动特性,建立了10自由度半车刚体振动模型.整车振动模型的求解采用时域法,模型激励为路面随机输入位移信号.按照路面不平度功率谱,采用三角函数法来生成路面随机位移数据.利用建立的10自由度整车刚体振动模型,分析了车架弹性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车架的1阶、2阶弯曲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较大,更高阶的弯曲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较小,因此在1/2整车振动模型建模中,考虑到车架的1阶、2阶弯曲已能满足精度要求,能很好地分析整车振动.最后结合ISO2631-1对人体振动的评价方法,分析了驾驶员处的振动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拉索-弹性约束系统的动力特性,推导出拉索-弹性约束系统的振动方程,计算了系统的自由振动频率和阻尼比,研究了弹性约束及安装位置等因素对拉索-弹性约束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所得结论对弹性约束拉索的测试及减振的优化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汽车车身的振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车身底板的结构振动。该文通过对商务车白车身底板的动态性能测试,分析了底板3个不同区域的优势频率。研究结果表明,车身底板的振动频率主要集中在0~400Hz的中低频段内,而且频率成分比较丰富,不同区域的优势频率也不尽相同,从而为改进商务车的动态性能及提高商务车的舒适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吴仲刘  肖守讷  阳光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7):7130-7133,7137
为了避免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空压机产生振动问题,引起车窗、车内座椅以及扶杆的剧烈振动,因此有必要对车辆进行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本文先对谐响应分析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然后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国内某地铁车辆进行了模态及谐响应分析,最后对空调与车顶连接的橡胶刚度值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乘员反映的某型装甲车辆行驶过程中座椅,尤其是座椅靠背不舒适的问题,在车辆行驶状态下以座椅-靠背处、座椅支撑面为测点,对车长位原座椅以及另一拟更换安装座椅分别进行了随机振动测量试验;并在采用GB/T 13441.1—2007规定的方法处理试验结果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振动总量及频谱分析比较了两种座椅的动态舒适性。弥补了以往座椅振动试验研究中仅针对座椅支撑面进行测量评价,而未考虑座椅-靠背、座椅坐垫支撑面振动对舒适性综合影响的不足,为该装甲车辆座椅系统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400全地域四轮车的消声器,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了该消声器的振动模型和声场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振动分析和声场分析,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了三维实体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再生噪声产生的可能性;利用声场模型了解原消声器设计意图,并根据工厂的要求对消声器进行了缩短,提出了改进方案,最后通过道路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全地域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包含人体、前后悬架、车架、转向系在内的某全地域四轮车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谐波叠加法模拟了符合国家标准的B级路面不平度,并生成路面文件.分析了发动机激励,在ADAMS中施加了发动机激振力和力矩.在考虑发动机激励的情况下,对该车在随机路面输入下进行了平顺性仿真,并用MATLAB编制了全地域车客观评价方法对其座位处和手把处的振动进行了评价,为进一步设计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结合近期某防护型越野汽车的研制工作,提出了一种桁架承载式复合材料薄刚壳多级防护的汽车轻装甲结构.该结构介于传统无车架重装甲承载式车身与传统有车架越野汽车的非承载式车身之间,是一种轻装甲承载式结构的新型车身.根据CAD的车体结构、底盘件及安装支架设计,并依据CAE的车体结构有限元仿真与优化分析,提出了该车身桁架布置的优化方案.根据车辆不同工况要求,对车身施加了相应的边界条件和载荷,进行了车身结构强度分析,并通过车辆的测试和试验,证明了该车身结构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钢轨扣件减振橡胶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黏弹性材料动态恢复力由非线性弹性恢复力和非线性阻尼力叠加而成的理论基础,运用理论与动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钢轨扣件减振橡胶动态恢复力模型,着重揭示一阶、三阶和五阶动刚度对激励频率和振幅的依赖性。运用最小二乘拟合法确定各阶动刚度中所含未知参数,并利用理论模型重构恢复力-位移回线,最终将其与试验曲线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扣件减振橡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其动态刚度与振幅和频率之间呈复杂的曲面关系;本文所建动态力学模型可为钢轨扣件减振橡胶的动态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