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一些社会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的梳理,使我们认识到社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在当代,注重整体性、和谐性、人本性的社会经济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科发展迅速,研究的主题也越来广泛深入,社会经济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数学经济学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叙述了数学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及形成过程,指出1974年《数学经济学》创刊是该学科形成的标志,接着考察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成果,从中可以看出,当代经济学无法远离数学,数学已渗透到经济学的所有的发支学科,数学对经济学虽不是万能的,但离开数学是万万不能的,最后得到三点启示,数学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科学的主流,经济系统可以用数学来进行比较精细的描述,经济学为数学的新分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如对策论等,  相似文献   

3.
孙颖  朱严林 《科技信息》2009,(20):138-139
正统意义上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其他学科领域,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提供意见,这些领域大多都跟人们的经济生活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经济学对他们的“殖民”是一种学术研究上的进步。但是,涉及人们的情感伦理方面,是不应该被经济学“殖民”的。一些经济学者试图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对人们的情感世界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这种做法抹煞了人们之间基本的情感关系,实际是一种经济学强盗的行为,不利于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廖东 《科技信息》2010,(7):177-177,64
经济学的发展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主要的数学学科与经济学知识的重要联系进行了概述,从中可以看出奠定扎实的数学功底是学好经济学的基础.是开启经济学大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5.
民族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虽然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诸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很多挑战和问题。根源在于,迄今尚未从理论上解决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怎样有机结合这一难题。民族学与经济学可以有两种结合方式:一是以民族学为主,二是以经济学为主。过去20多年的理论探索表明,民族经济学采用以民族1学为主的研究思路,难以解决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有机结合问题,难以建立起民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框架。民族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总体研究思路从民族学范式向经济学范式转变,民族学与经济学、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应当是经济学框架内的结合。民族经济学是研究多民族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三大目标之间的最优化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6.
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理论探讨,其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对方法的反恩。经济学方法论即是对经济学方法进行探讨的一门学科。本文从概念出发,列举了三个经济学方法论进行简要的分析,进而说明学习经济学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拟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山西省界边缘地带旅游发展给予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物理经济学的起源和研究对象,论述了物理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新诠释,分析了物理经济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目前已发展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两个主要分支。由于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是管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方法,而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已对传统经济学本身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具体方法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如果管理学理论研究者加强对这两个新兴学科的关注就能找到相应的研究突破点。正是在介绍二者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试图为将其具体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管理学研究领域做一定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取得的历史功绩,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日益被边缘化的原因,提出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高校培养基础扎实、发展后劲充足,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水平.着眼于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领域,从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着眼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发展内涵,提出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及相关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验改革的方案,最后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提出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依托,形成理论课程重基础,实践课程深化基础的氛围,构建相辅相成的基础课程体系,为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同时,通过深化基础教学改革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提升基础对人才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应用物理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选修课是对专业基础知识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要注重课程本身的教学,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又要注重与自身专业知识的结合;通过对应用物理专业的选修课"光电子技术"的教学改革,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中,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突出课程的工程应用性质,同时注重课程的理论与应用物理知识体系的联系;另外,对课程的考核方式的改革也作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四个教学改革措施,通过实践证实,改革措施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电工电子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该课程理论学时多,实践学时少,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应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精讲多练,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切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衔接大学基础英语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一门综合课程,它既不同于专业课的教学,又和基础英语的教学有所区别。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教学质量评价与课程教学改革的关系,分析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措施,并构建了与此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校非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现状,结合西南大学大类招生和本科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专业为分类依据的《分析化学》课程分类教学的新模式.该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原则,符合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的理念,符合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可为大学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代EDA技术的电类课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使电子系统设计与制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对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出发,介绍了现代EDA技术在电类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并通过几个实例说明了应用的具体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实现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实现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就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