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季 《科学大观园》2005,(14):43-44
日前,科学家们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那么,未来探索生命奥秘的前景如何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何林斯博士,作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领军人物,近日对有关生命奥秘的八个问题进行了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房山田园洞曾出土一具四万年前男性的骨骼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和德国合作开发的一种特殊的捕获技术,将混杂在大量微生物DNA中极其微量的古人类的DNA筛选出来,并进行了测序。由此,中国地区古人类的第一个基因组、整个东亚地区最古老的人类基因组诞生。科学家们对这一难得的基因组数据进行了充分研究,并将其与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之际,一批科学家迅速集结于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PO)旗下,启动"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PP)"。近20年来,以鉴定和定量复杂体系中基因组编码全套蛋白质为核心的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了空前发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HPP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并简略讨论"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2021年2月27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研发出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2020珠峰高程测定、古基因组...  相似文献   

5.
《中国基础科学》2001,(9):45-46
解析人类基因组这部"天书"的梦想在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伴随人类跨入21世纪的脚步现已变成了现实.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南方中心)也由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迎来了她三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媒体1月25日报道,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许多科学家、尤其是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专家都已经开始探索人类未来移民火星的可行性。美国火星协会甚至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千年改造火星计划,这套计划可以让人类像愚公移山一样在1000年内将毫无生机的火星逐  相似文献   

7.
正英国《自然》杂志7月22日公开一项基因组学最新成果,欧洲科学家发表了6种蝙蝠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为科学家理解蝙蝠超常适应力的遗传学基础提供了关键线索。病毒学家和基因学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对蝙蝠很感兴趣,因为蝙蝠携带并传播致命病毒,但它们本身却不生病。从蝙蝠基因组上获取的知识,不但有助于人们理解动物传染病的传播机制,还将帮助人们更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媒体1月25日报道,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许多科学家、尤其是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专家都已经开始探索人类未来移民火星的可行性。美圈“火星协会”甚至制定出了一套洋细的“于年改造火星”计划,这套叶划可以让人类像“愚公移山”一样在1000年内将毫无生机的火星逐步改造成一个可供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  相似文献   

9.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从古至今,人类对天空充满向往,并为飞天梦想不断努力。如今,人类的自由和挑战精神在高高的蓝天上得到升华。然而,回顾历史,人类航天探索之路充满艰辛,金属飞艇便是一个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0.
<正>消灭自由基、服用二甲双胍、激活端粒酶……千百年过去了,人们对于长寿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感悟和经验主义,而是开启了科学研究和实验探索。近日,有科学家发表报告称,通过详细分析超过50万人的基因信息以及这些人父母的寿命记录,确认了人类基因组中12个对寿命有显著影响的区域,理论上可以基于研究形成DNA"评分系统"评估人们的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11.
多种多样的生物世界是生命经历长期进化的结果。在高等多细胞生物中,草本类植物具有最广泛和最强的适应性;除了我们随处可见的分布生境外,从高山到海底,从极地到沙漠,都能见到草类的生长。对人类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都属于草本植物。草类植物到底具有什么样的遗传特质使其能有如此强的适应能力呢?生物适应和物种分化的过程在根本上是生物遗传变异的结果,其遗传基础是基因组中新结构如新基因不断涌现和进化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科学家对新基因产生和基因组进化的研究正在揭示着物种进化…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家从一根大腿骨里获得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DNA,这个大约40万年前的大腿骨属于古人类或者是早期人类,即海德堡人,这一发现为人类进化史提供了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借助现代科技重新得到并给这些高度降解的远古DNA排序,科学家仅用2克骨粉,就能重建几乎完整的线粒体(mt)基因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是一项意外发现,因为早期古人类看起来有点像尼安德特人,科学家曾认为二者的线粒体DNA来自于一个共  相似文献   

13.
“应该承认,在SARS面前,我们中国科学家整体打了败仗。”这是杨焕明针对SARS研究第一个时期,杨焕明几乎逢人便讲,逢会必说的一句话。面对前来视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他这样说,在中国科学院“紧急行动计划”的启动会议上他这样说,在接受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的任命时他还是这样说。 2003年5月1日,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刊登了两篇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研究论文,一篇以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为主,并有美国、荷兰和德国科学家参与完成;另一篇则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署基因组科学研究中心为主完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欧美科学家共同成功绘制水稻基因组图为全世界带来了巨大希望,正如许多著名人物所评论的那样,这一里程碑式的科学成果有可能解决全球的饥饿和粮食安全问题。无论水稻基因组的绘制能否最终使人类摆脱饥饿,也许我们对科学都需要辨别两种态度:可以寄科学以厚望,但不可迷信。因为,对科学的迷信很容易造成对科学的敌意。  相似文献   

15.
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创造着一个个惊人的奇迹,从最初的穴居到今日的高楼林立,人类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脚步飞速前进。随着地球环境日益恶劣,探索未来居住领域成为科学家研究的课题,尽管移居太空的设想已为人们所熟知,但许多科学家认为,未来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是水下!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3,(14):61-61
根据澳大利亚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揭开蝾螈断肢再生能力的秘密将最终帮助人类实现肢体再生梦想。研究发现这种两栖动物的免疫系统是再生能力的关键,允许它们重新长出肢体、脊髓、脑组织,甚至于心脏部位。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表示,一种被称之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对蝾螈的再生能力至关重要,如果这种巨噬细胞被系统性剔除,蝾螈便会失去肢体再生能力,形成疤痕组织。因而它能够帮助科学家控制这种过程,甚至能够将其应用于人类。莫纳什大学的詹姆斯·古德温博士表示这一研究发现让科学家在了解再生所需满足条件方面又往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已破译出X染色体的基因代码,这可能有助于解释女人与男人如此不同的原因。X染色体与超过300种人类疾病有关。X染色体包含有1100个基因,或大约5%的人类基因组,以及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血友病、失明、孤独症、肥胖和白血病等各种疾病准确性的信息。由国际科学家协会发现的这项研究显示,女性要比原来想象的更加“善变”,而女性基因也比男性复杂。领导这个国际科学家协会的英国W ellcom eTrustSanger研究所的马克·罗斯博士说:“在遗传模式、独特的生物学以及与人类疾病联系等方面,X染色体毫无疑问是人类基因组中最不同寻常的。”我们可…  相似文献   

18.
王丽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2):58-59
茫茫宇宙无垠无际;星移斗转深邃神秘。地球这颗孕育着万千生灵的自然天体蕴藏着巨大的资源财富,它的形成、它的变化、它的历史,这一切都引起了人类的不懈探索。从远古的早期人类,到今天拥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智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地球的疑惑、思考和探索,何国琦便是探索地球秘密的科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人类是从海绵动物进化来的,但是新的基因研究显示,水母状动物可能才是为人类进化过程开启第一扇门的生物体。研究人员在试图填补栉水母基因组序列中空白时,发现这种动物与地球上的其他动物物种存在联系,以至于研究人员猜测  相似文献   

20.
刘霞 《科学大观园》2013,(18):34-35
科学家一般认为量子理论只能对微观层面"施威",而对宏观层面则束手无策。但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如今有科学家提出,在量子世界起重要作用的互补原理和概率理论同样可用来解释一些宏观现象,比如人类的决策过程等。这是因为普通的概率理论无法将对人的决策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特定情境考虑在内,不过有了量子概率理论,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物理学家表示,将量子力学的规则应用于心理学和经济学有助于我们理解大脑和人类的决策行为。量子力学过程也会出现在微观尺度如果有人让你将意识和无意识区别开,你能做到吗?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一项很困难的任务。如果意识存在着一个物理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