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丽水地区的广大贫下中农、革命干部和科技人员,遵循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以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为纲,认真看书学习,狠抓革命,猛促生产,掀起了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的新高潮。他们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一熟改二熟,二熟改三熟,提高复种指数,全面贯彻落实农业“八字宪法”。一九七一年在山区半山区大面积试种连作稻,取得良好收成。庆元公社南门大队试种麦连作稻10余亩,平均亩产达1843斤,其中第三队三亩新三熟,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2.
遵照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教导,我们和广大干部、贫下中农、技术员一道,学习江苏省昆山县套作稻的经验。去年,分别在小江、犁头、杜步等公社六个点开展水稻三造和四造套作试验,获得增产效果。从实验中实际收获面积29.61亩来看,套作稻均比同等条件的大田增产,如犁头公社塘下试验点,面积一亩三分,年亩产1719.3斤,比两季连作稻亩产831.5斤,每亩多收862.3斤,增产一倍,增产最少的小江公社黄牛滩试验点,每亩也多收112.2斤,六个点的试验,套作稻增产幅度是11.3——110%。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作为地处粤北山区,目前水稻产量还不高的阳山县,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在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上,套作稻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金华地区地处浙江中部和西部,以丘陵、半山区居多,地形复杂,气候温和,耕作制度原来每年有的种植绿肥(或春粮)——早中稻(或早稻)——秋杂粮;有的种值绿肥——间作稻;有的种植春粮(或冬闲)——迟中稻(或单季晚稻)等等。自1956年农业合作化以后,水利条件逐步改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开始种植连作稻。出现了绿肥——连作稻以及春粮——连作稻等新的复种制度,使稻田原有耕作制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我们大队地处丘陵地带,是个人多田少、粮棉兼作地区。自1955年单季改双季以来,种植连作稻已有23年历史。1966年开始实现晚稻超早稻,1972年以批林整风为纲,大搞科学种田,第一年上了《纲要》,1976年晚稻亩产重新上了《纲要》,平均亩产805斤。1977年晚稻亩产突破历史最高水平,亩产达到843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十二年中,有九年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一年是龙泉县连作稻向400公尺以上山区多点试验和大面积扩种的一年。一年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里就山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原则简要叙述如下。稻瘟病是当前影响连作稻上山的主要病害。但其发病情况随海拔高度而异,一般在海拔400公尺以下发病较轻,在400—600公尺和700公尺的局部地区发病最重,在700公尺以上发病率又趋下降,而且发病时期较迟。在海拔400—600公尺的山区,无论早、晚稻发病都很重,但损失一般早稻轻于晚稻。早稻以分蘖期的叶瘟为主,秧苗期的苗瘟和后期穗颈瘟发生较轻。晚稻无论秧田苗期、本田分蘖期和穗期受害都比较严重,尤其是抽穗以后发病普遍而  相似文献   

6.
改革耕作制度,增加复种指数,是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发掘土地潜力,培养和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多种、高产、多收的一项战略性的措施,是农业大上快上的重要途径。我省稻田大面积发展的一年三熟制,主要是麦、稻、稻和稻、稻、稻,此外,还有较大面积的薯、稻、稻,豆(黄豆、蚕豆、碗豆)稻、稻、麦、花生、稻等。这些一年三熟制中,如果禾本科谷类作物比例大,消耗地力较多。据粗略估计,假定三季连作稻,年亩产稻谷2000斤(谷秆比以1:1计,则稻秆亦有2000斤),一般要吸收N40斤,P_2O_520斤,K_2O50斤。如在中上肥田,稻株吸收的养分,约有50%来自土壤,50%靠肥料供应。土壤中N、P较缺,通过施用土杂肥或其他农家肥P、K容易得到满足,主要矛盾是N肥不足。而豆科作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对培养和提高土壤肥力有良好作用,特别是解决N肥问题是一条重要门路。花生是豆科作物,也是我省主要的油料作物,麦—花(生)—稻耕作制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近年各地试行  相似文献   

7.
科技新讯     
连晚稻瘟病中期测报有新技术一套以连作晚稻抽穗前10—30天内日平均空中孢子量为预测因子的稻瘟病中期测报技术,已于不久前由省科委委托省农科院主持通过鉴定。连作晚稻稻瘟病中期测报技术是省科委一九七六年下达,省稻瘟病科研协作组主持,台州地区农科所负责的研究课题。现经八年系统观察研究,已得出了一套以抽穗前10—30天内日平均空中孢子量  相似文献   

8.
液体燃料爆炸抛撒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建立了描述液体燃料空气炸药云雾运动规律的模型,给出了云雾膨胀过程3个阶段的速度—半径关系或速度—时间关系,以及云雾中燃料液滴的尺寸估计。  相似文献   

9.
恐怖的火山     
"哇,快看哪!"朱利安·格林向正爬山的伙伴高登·库尔打着手势惊讶地说。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这两个年轻的英国人正站在菲律宾尼格罗斯岛8100英尺高的坎拉翁火山山坡上。这是1996年8月10日星期六午后不久。这座火山他们已经攀登了两天半时间。在整个过程中,坎拉翁火山山顶一直是云雾笼罩。现在,他们上到了云雾上面,能看清他们的目标了。"这是有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广东稻田常见的两种稻眼蝶:短角稻眼蝶(Mycalesis gotama Moore)和长角稻眼蝶(Melanitis leda Linnaeus)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征。它们在广东各地常混合发生,其中以短角稻眼蝶发生数量轻多,为优势种。在广东翁源县一年发生5个世代,各世代虫态平均历期:卵期3.4—8天,幼虫期20—23.5天,蛹期6.5—14天,成虫寿命10—11天。成虫需要取食补充营养才能正常产卵。  相似文献   

11.
大麦连作稻一年三熟,是增加复种指数,获得全年增产的有效途径。为摸索其高产规律,进一步提高产量水平,去年杭州市农科所栽培组进行了稻麦三熟的高产试验,共试10.38亩,平均亩产1894.5斤,其中3.4亩亩产达2002.9斤。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现就稻麦三熟高产栽培中的几个技术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两省杂优稻的生产及科研进展。1976年湖南省推广杂优稻占全国1976年推广面积的65%。全省每一个县都不同程度地试种了杂优稻。绝大多数比当地当家常规种增产。据统计,全省双季晚杂优稻平均亩产610斤。比常规种一般都能增产150—200多斤。该省过去双季晚稻的亩产水平一向比较低,1975年全省双季晚稻平均单产仅为350斤,对比之下,显得杂优稻的增产幅度就更大了。  相似文献   

13.
《安徽科技》2011,(Z1):46-51
沿淮地区和江淮地区都足安徽省小麦、水稻的主产区.麦稻复种连作一直足沿淮地区主要种植方式,而在江淮地区,近几年随着油菜播种面积逐步减少,麦稻复种方式随之相应增加,且有逐步南移趋势.目前沿准、江淮地区麦稻复种的面积大约1500万亩左右.由于该区气候上复杂多变,旱涝灾害频繁,土壤质地和肥力欠佳,尤其是麦稻复种自身技术上的难点,其产量较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和江淮地区油菜茬水稻还存在不小差距.因此,开展该区麦稻周年平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对安徽省粮食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单季晚稻因插种早,四(2)代稻纵卷叶螟能完成世代发育,增加本地虫源,造成五(3)代稻纵卷叶螟每年重发;连作晚稻五(3)代近年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六(4)代发生较重,中等偏重以上发生年份,有明显的二个卵峰。褐稻虱在单季晚稻上有六(4)代,七(5)代二个主害代的发生,易引起大发生;连作晚稻因近年使用扑虱灵防治,发生较轻。在防治策略上要压缩单季晚稻种植,关键时抓好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5.
塘口大队地处浙南沿海平原,系纯连作稻区。全大队十四个生产队,一个农科队,共有水田1043.9亩。水稻产量1960年亩产上纲要,1963年超千斤,自1972年后亩产超双纲,是本地区稳产高产的先进典型。随着施肥水平提高,复种指数增大,农药用量增加,药剂种类的替换,导致田间害虫和天敌变化。例如从1968~1977年的10年中,褐稻虱连续猖獗成灾。由于单靠农药,依赖于农药,致使农药成本高,用药量逐年上升。1972年每亩农药费用达8.81元,1973年个别队增至12.48元。  相似文献   

16.
<正>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水稻上一种重要虫害。1977年以来,全国开展了大协作研究,证实了稻纵卷叶螟具有远距离迁飞的特性。为了掌握稻纵卷叶螟在新乡的发生规律,为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75年—1978年对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假稻(Leersia japonica(Makino)Honda)是上海郊区危害严重的一种水田杂草,为了解假稻嘉定种群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草甘膦的敏感程度,研究比较了假稻上海嘉定种群和浙江金华种群室外自然条件和草甘膦作用下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发现:(1)自然条件下假稻的实测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1.8~8.10μmol CO2.m-2.s-1,光补偿点在3.21~2.7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234~1008μmol.m-2.s-1,反映出假稻是一种耐荫杂草,但同时也能较好地适应阳生环境;(2)假稻嘉定种群的光合能力大于浙江金华种群;(3)嘉定种群对草甘膦的耐药性总体上高于浙江金华种群.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两年来的田间试验与群众鉴定,证实利用青蛙治虫,是一项有希望的生物防治方法。据观察,一只雌性黑斑蛙成蛙每天最高可食黑尾叶蝉、褐稻虱、稻纵卷叶虫、螟虫、稻苞虫、蝇类等1061只,5、6月份在室内玻璃缸中饲养结果,每只成蛙24小时能吞食黑尾叶蝉成虫55~183只。早稻田每亩养蛙4000~8000只,亩产比对照增产11~21.5%,比喷农药区也还略有增产。为使大田中的蛙类迅速增长,以控制早稻后期和连作晚稻前期的虫害,我们初步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建立蝌蚪繁殖田。3月下旬,选择水利条件较好的绿肥田提早翻耕,施用少量有机肥料,保持PH在6~6.9之间,做成合式秧田,旬平均气温10℃以上,田中自然繁殖大量的绿藻  相似文献   

19.
稻水象甲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 ,稻水象甲越冬成虫在山上主要分布在表层上 3厘米以内。在稻周围中的水平分布 ,幼虫近稻根处多 ,远离稻根少 ;土茧分布在 12厘米范围内差异比明显。其垂直分布幼虫主要集中在离土表 6厘米内 ,土茧 95 %以上分布在离土表 3厘米内 ,幼虫结茧有向上爬习性。用 Iwao的平均密度的平均拥挤度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世代稻水象甲的空间分布型 ,其结果表明成虫是具密度依赖的聚集分布。通过 Taylor的指数回归式参数初步确定了在一定精确度水平下的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20.
水稻栽培始于直播,以后才发展演变为移栽。移栽水稻需育秧、插秧,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故近年来开始研究和发展省工、省本、省力和高效、高产的水稻直播技术。尤其在三熟制地区,应用连作晚稻直播技术,能较好地解决双夏期间争季节、争劳力等矛盾,减少晚稻秧田面积,用以扩种早稻,还具有抗灾补救的作用。 据报道,美国、澳大利亚的水稻栽培已全部应用机械直播,意大利直播稻已占总面积的98%,斯里兰卡已占80%,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直播稻面积也在急剧上升。 我国于60年代初开始直播稻技术研究,由于品种、草害、出苗等一些问题难于解决,故未获成功。80年代后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江苏、上海、广东等省的直播稻研究相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省在连晚直播技术和速生晚粳品种选育上,也初见成效,到1994年全省直播稻栽培面积已达20余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