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族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国古代法律带着浓重的家族本位主义的烙印。作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一部分,司法检验制度也不可避免的带有强烈的家族本位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法律是指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它具有伦理至上的根本属性。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引礼入法、礼法融合的过程实现了法律伦理性的形成,使宗法血缘的人伦道德内化在中国传统法律之中并在精神和原则上支配着它的发展和变化。文章概述了中国传统法律及其伦理性的内涵和特点,详细阐述了中国法律传统伦理性的形成过程和在国家政治领域中的表现及在家庭/家族与社会领域中的表现并分析了中国传统法律伦理性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打破人们认识领域长期存在的误区——"中国古代只有制定法,未闻有过判例法传统",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法律传统里,"判例法"一直是其重要基石。文章以时间顺序来说明中国古代判例法演进历史,判例法与成文法的关系以及中国古代判例法在封建高度集中的皇权与封建传统道德的双重影响下所具有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法律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司法应当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来应对法律移植带来的诸如文化冲突之类的挑战。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的法律宣教传统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中国农业文明的特点,导致古代中国工程性非自愿移民法律制度有着强烈的行政性,而“集团本位”的传统道德和立法思想更强化了移民的牺牲精神。在西方法学概念和逻辑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当代中国法律制度,工程性非自愿移民制度的运作仍然是“纯中国传统式”的。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山西为大一统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其发展随着王朝的治乱而兴衰。这一时期的礼法思想和礼法实践在中国古代礼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礼与法从秦朝的相对分离、对立逐渐演变为汉代的融合、协调,此后礼法结合成为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政治法律传统和社会控制模式,也成为中华法系的主要特征之一。山西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传统的形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孝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适应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政治统治的需要。但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孝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在当今老龄化的背景下,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要继续发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记住善的因素,同时也要总结恶的因素,使国家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社会秩序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对我们今天法治进程的影响,文章简单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情理法。  相似文献   

9.
范金湘 《科技信息》2009,(26):147-148
伦理化是中国传统军事法文化的典型特征。其基本表现为伦理精神对中国传统军事法文化的渗透。这一特征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原因:中国古代的经济模式决定了宗法制度的产生,而宗法制度又使得宗法伦理观念得以形成,并渗透至传统军事法律文化之中,从而使得传统军事法文化呈现出伦理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李媛 《科技咨询导报》2014,(16):211-211
透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不难发现,法律的儒家化是其总体趋势和根本特征,因而中国古代法律的形成过程就是其儒家化的过程。那么封建时期的刑法制度、原则演变为现代刑法制度、原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渗透与革新的过程。笔者以法律的儒家化为立足点,通过比较封建时期刑法制度、原则与现代刑法制度、原则,来分析古今刑法价值观念的悖与同,以促进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刘莹莹  李江华 《科技信息》2010,(33):140-140
一定时期的法律与文学都是对该时代社会民生的反映,二者相辅形成,共同记录着一定时期历史人物的生存状态和思想理念。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各种时代特征鲜明的法律理念.本文试以部分知名古代文学作品为例,通过结合其历史背景具体解析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法治、无讼、正义等传统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12.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西汉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思想得以形成。“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此后,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们的推动之下,儒家法律思想全面贯注到了古代立法与司法领域。  相似文献   

13.
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影响着中国法律的走向。西汉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思想得以形成。“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此后,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们的推动之下,儒家法律思想全面贯注到了古代立法与司法领域。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因为中外法律文化的差异而踟躇之际,当我们因为民众缺失法律的信仰而迟疑之际,当我们梦想中的法治渐行渐远之际……听到了从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法律制度中寻求法治救治之道的呼声,从历尽岁月洗涤的存留养亲制度中我们找到了"轻刑化"的思想。存留养亲制度不失为我们在寻求法律施行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统一中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5.
唐律对破坏市场管理秩序罪有许多规定,用严厉的刑事法规对市场进行管理,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在唐律中的反映。唐律规定的犯罪与刑罚具有简约性、严厉性,充斥肉刑,不设财产刑等特点,唐以后各朝则基本沿袭唐律。研究该问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在市场管理方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先涛  赵杰伟 《科技信息》2009,(19):383-384
中国古代法律,由于受社会主流思想的渗透甚大,其发展有所谓的法律儒家化之称。然则在法律儒家化的制度层面的构筑过程中阴阳五行思想开始影响中国法律。董仲舒以阴阳五行阐明法理作为他的法律理论的根据,奠定了中国法律思想的基调。阴阳思想的影响使得德主刑辅成为汉后历代的正统。五行思想的发展成为秦以后各个王朝确立统制合法性的理论依据,水与金的属性更是决定了古代法律的社会定位。阴阳与五行思想的结合,以及通过儒家思想的改造进而影响法律,是构筑中国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法律渊源中判例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国古代与判例法有关的概念很多,且各概念之间有不同含义,同一概念不同时期含义也不相同。中国古代与判例有关的概念有秦朝廷行事、汉朝决事比、晋朝的故事、唐朝的法例、宋元两朝的断例、明朝的事例、清朝的通行等。此外还有案例、判牍、例与判例等不同概念。对不同概念含义进行分析,能让学界认清中国古代判例法的相关特征,有利于学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法律的特征及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礼法文化以儒家思想作为核心,倡导"礼法合一",将古代的"礼"与"法"结合起来,不断演变成为我国独具历史特色的丰富、完整和周密的法律传统。礼法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中国古代法制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古代封建法律思想渊源及其合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封建法律思想萌芽于春秋末期并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糅合了各种思想学说 ,其中以法家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为主要构成元素。本文试图探索此三种渊源的合流在思想及其实践中的体现 ,以期达到对中国古代封建法律思想的动态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法律语言随着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诉讼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处于法律萌芽期的先秦非成文法,其法律用语极不成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通用性:与全民用语大量地交叉通用。2、复音化程度低:单音节词占主体,许多词处于复音化的初级阶段。3、可替代性:可用同义词替代。4、借用性:常用比喻引申的方法借用全民用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