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语堂是一位对女性比较关注的作家,他的诸多作品里显示了其一以贯之的女性观。文章以《京华烟云》为例,分析其女性观的内涵就在"自然"二字,并从林语堂所倡导的女性"自然"之德、"自然"之貌以及"自然"之力三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翻译家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是他最重要的一部文学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刻画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其中体西用、儒道合一的女性观。分析这部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林语堂独特而完美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认为,性灵是文学创作者个性的表达。性灵决定了林语堂作为译者的惯习。“性灵说”对于林语堂的翻译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就翻译思想而言,林语堂认为译者应该尽量还原原文的“风格个性”;从翻译对象的选择来看,林语堂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性情相通”的作家的作品;从翻译方法的层面来看,林语堂以直译/异化为主,以期英语读者能够了解汉语言和文化的特点,也是林语堂的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表现。林语堂译《道德经》就是“性灵说”影响林语堂翻译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的代表人之一,同时也是独树一帜又充满历史争议的著名杂志编辑家。林语堂编辑思想与编辑实践呈现出"一团矛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林语堂所主张的期刊编辑思想与其编辑实践并不完全一致,并且有两种幽默观共存于同一刊物。他持中间立场办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充满苦恼与矛盾。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主义理论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来重新审视林语堂的翻译会给我们的翻译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共载方323个,这些方剂组方严谨、选药精当、疗效确切、经久不衰,故仲景之书历来被尊崇为"方书之祖",而"去性存用"为仲景立方的一个特色,体现在仲景的诸多方剂之中。本文试从多个方面来阐述仲景去性存用之法,包括其依据、应用范围、方剂举例及对后世的影响和现代应用等。并通过举例分析去性存用之法的临床应用,使我们能够易于掌握此法而应用于临床,从而弘扬仲景学术思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谢友祥、汤奇云合著的《林语堂的小说和他的人生哲学》一书于 1 998年 1 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为林语堂研究贡献了一部颇具特色的专著。自 1 987年万平近先生推出《林语堂论》以来 ,有关林语堂研究的著述陆陆续续地出了 1 0余部 ,但这些研究成果却从另一侧面证实了当年徐讠于的断言 :“他在文学史中也许是最不容易写的一章。”谢友祥、汤奇云选择了林语堂的小说和人生哲学作为突破口 ,可以说得上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是因为 ,相较于林语堂的散文研究 ,小说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 :一方面 ,英文创作使一些严谨的研究者不敢轻易问津 ;另一方…  相似文献   

8.
若不知道人民日常的娱乐方法,便不能认识一个民族,好像对于个人,我们若不知道他怎样消遣闲暇的方法,我们便不算熟悉了这个人。——林语堂  相似文献   

9.
从踯躅于“十字街头”到冷静超远看待人生,“一团矛盾”的林语堂的人生态度从“入世”向“出世”转化,这是儒、道、佛三家哲学对林语堂人生观的影响。林语堂的思想和性格的矛盾,反映了那个时代一部分文人的性格误区。  相似文献   

10.
触觉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感知和理解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在构建我们的抽象概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尖"的概念不仅能投射到"智能、情感、态度"方面,还能投射到视觉、听觉、嗅觉及味觉域;这一发现从一个方面说明了Sweetser对触觉隐喻投射的归纳不够准确、全面;与英语民族相比,汉民族更充分地利用"尖"这一具体概念来理解并扩展出更多的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11.
贺亮 《科技咨询导报》2010,(20):154-154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数学教学需要转变观念。本文从课程与教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高度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数学教学更要注重有效性等有限的几个方面,说明我们的教学应与时俱进地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林语堂文集中的服饰观进行梳理,探讨林语堂矛盾服饰观的文化原因.林语堂钟情中装的表层原因在于从伦理、美感、卫生方面中装符合人性,随意平和、衣人合一;厌恶西服的深层因素源于西服作为象征符号所包含的殖民主义文化逻辑,这种态度与林语堂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息息相通.通过分析得出中西合璧的服饰文化观,支撑林语堂服饰观的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高雅洁 《科技资讯》2009,(4):224-224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居民住房平均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住房质量也有了很高的提高,这样,如何建造一个舒适、安逸、智能、环境优美、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居住环境就成了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议题,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创造出更完美、更符合民心、民意、民生,才能给人们一个和谐、完美、理想的居住环境,才能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分析林语堂在翻译中国儒家经典作品时采用的方法,研究发现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结构和文体进行了较大地调整.从目的论的视角观察可以发现译者的翻译观、翻译活动的发起人和赞助人的参与以及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对林语堂的翻译方法均起着很大的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并举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表明了信息化将从我们的生活领域渗透到生产领域,成为工业转型升级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我们已进入了一个"蜗居"难求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按揭房贷"的新型产权模式,当其介入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便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如何分割婚前按揭房产的难题。倡导签订婚前协议是一个进步选择,而更重要的是借我国《婚姻法》颁布实施30周年的契机,大力推进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苏轼"崇陶"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颇有趣味、令人深思的文学现象。究其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深受北宋学术思想文化思潮和当时人们注重理性、精神、道德重构,以及社会上"学陶"风气等外在因素影响之外,尚有其内在的直接的心理动因:一是苏轼在人生困境中,经过人生反思,为寻求一种精神依托而自觉"师范"陶渊明;二是苏轼对陶渊明疏朗淡远诗学境界的倾心推崇;三是苏轼艺术审美理想与陶渊明审美旨趣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8.
王边疆  郑继刚 《科技信息》2009,(36):I0332-I0332
新改革要求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不但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更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看数学教学,数学教学应在教学生如何"学"、如何"做"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伦理道德与反兴奋剂的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国 《科技信息》2010,(30):I0088-I0089
田径运动的核心是"公平竞赛",这意味着人们不能接受任何欺骗行为的发生,而一种特殊的欺骗行为就是兴奋剂的使用。在荣誉和利益的驱使下,许多的运动员服用大量的兴奋剂,虽然有先进的检测手段,但检测手段落后于兴奋剂的使用手段。欺骗行为可以说是一个运动员道德败坏的标准之一,如果体育运动要持续健康发展,那么营造一个所有都反兴奋剂的环境是最基本的要求。要使竞技体育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发展下去,那么反对兴奋剂是基于道德、伦理和健康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规范运动员的行为入手,从道德和伦理方面进行教育,使运动员秉着诚实守信的原则进行比赛,使竞技体育比赛的环境向着"更干净、更和谐、更人性化和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对时间和空间进行了解释,提出了"时间沿球面扩展"的观点,用"时间球"解释了宇宙边界问题。文章揭示了宇宙膨胀、宇宙平坦、背景辐射均匀的原因,分析了宇宙为什么会弯曲,指出我们看到的宇宙是一个"桃形面"。文章从"时间球"角度解释了时间流逝的相对性,推导出了速度叠加原理,用速度叠加原理解释了光速不可叠加的原因。文章指出了狭义相对论和洛伦茨变换的局限性。是一套新型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