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道路施工引起下方既有地铁隧道的沉降问题,在地铁隧道上方斜穿施工道路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隧道沉降变形实测研究,分析了道路在路基注浆加固、路床和路面结构层施工阶段中地铁隧道的沉降曲线。建立地铁隧道-土体-道路模型对道路施工的注浆加固过程及路床和路面结构层施工进行模拟,通过比较地铁隧道沉降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验证了该精细化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此,分析了路床和路面结构层总施工厚度、道路土体性质、隧道下卧土层、隧道衬砌强度等关键参数对地铁隧道的沉降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铁隧道的沉降值与施工厚度呈正相关关系;道路的存在对隧道的沉降影响越小,其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地铁隧道沉降几乎没有影响;卧土层的弹性模量越大,土层越不易变形,且地铁隧道沉降越小;衬砌弹性模量增大对地铁隧道沉降影响反而越小。  相似文献   

2.
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将交通荷载作为静载作用在隧道所穿越路面上,对浅埋隧道施工开挖进行静力二维分析,研究隧道施工中既有线通车时,拱顶与地表面的竖向位移和力学特性、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安全可靠性,通过二维结果确定隧道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笔者在杭金衢高速、福宁高速、三凯高速公路隧道混凝土路面等施工总结,主要介绍常规高等级路面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作为新建或改建高等级公路、公路隧道路面、市政道路等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隧道路面病害复杂,处治难度大,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达到效果。微表处在一般路面中应用较多,但隧道路面应用较少。根据G345线九龙峡隧道中路面微表处施工实践,阐述了微表处施工过程中关键控制要点,总结隧道铺筑中微表处的经验和技术优点,尝试解决隧道路面性能恢复领域的相关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彩色路面环境下隧道照明能耗,提高驾驶舒适性,给出照明区段及路面颜色划分方法。进而通过E-prime模拟和摆值测试,分别研究反应时间和纵向摩阻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停车视距的入口段彩色路面长度公式。然后利用DIALux软件生成仿真隧道行车视频,并通过该视频的驾驶眼动实验,建立基于趋势面拟合的瞳孔面积模型,提出基于瞳孔面积变化速率的衔接段彩色路面长度公式,从而得出基于照明区段优化的隧道彩色路面长度计算方法。最后以福建省某隧道为例进行成果试算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满足照明区段的亮度需求时,与现状方案相比,优化方案的照明能耗达8.15 kW,降低了1.28 k W。本文研究成果可优化隧道彩色路面设计和施工,进而有助于优化照明灯具布置,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6.
毛羽山隧道进口段喇叭口断面特殊,不同断面间过渡段多,在前期施工中对隧道围岩特性作了详细研究后制定了小间距两单线隧道、连拱隧道及大跨隧道段的开挖顺序及施工方案,以及不同隧道断面之间进行过渡的复杂施工方案,对于跨度大、围岩软弱及构造复杂的高风险隧道段,详细阐述了开挖及支护方案,为以后类似铁路隧道断面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小型机组《三辊轴机组》铺筑的施工技术,以及隧道路面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路面旋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以沥青路面平整度为控制指标,分析隧道不同埋深、不同开挖半径下穿某一施工段对公路路面的沉降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隧道下穿施工进行数值模拟,对公路路面的沉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施工引起的路面沉降受隧道半径和埋深的控制.沉降槽宽度系数与隧道半径和埋深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控制隧道半径,得出路面允许最大沉降与隧道埋深的关系,合理预测最大沉降,理论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隧道施工期间为解决结构稳定和安全问题,初期支护施工方案的确定十分重要。作为永久性承载结构的一部分,常采用超前锚杆、喷射混凝土、注浆小导管等方法。本文从工程实例总结隧道施工初期支护方案,为相关施工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董磊  宋红艳 《科技信息》2008,(36):160-161
安徽沿江高速公路是国家和省重点建没工程,其中YJ1-LM02合同段工程中,共有4条隧道(朱村隧道、梅冲Ⅰ号隧道、梅冲Ⅱ号隧道以及大尖山隧道)做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隧道中的阻燃防火性能,此4条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层施工中采用阻燃沥青混合料铺筑。  相似文献   

11.
何世荣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6):92-93,96
公路隧道工程为典型的地下工程,因而有地质情况变化大、场地狭窄、工作面集中、工序复杂、施工及现场工作环境差等特点。目前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仍以山岭隧道为主,掘进施工大多采用钻爆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环向注浆小导管、预支超前大管径钢管管棚、锚喷网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案,可预防塌方险情。  相似文献   

12.
佟显涛 《太原科技》2015,(4):70-72,75
文章以河南三门峡至淅川高速赛岭小净距隧道穿越不稳定斜坡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就小净距隧道穿越偏压斜坡不稳定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确定隧道穿越不良地质体的加固方案及小净距隧道的施工安全控制技术,指导了该隧道的施工,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净距盾构、矿山法隧道方案在地铁区间站前附属线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案矿山法隧道断面型式较多,跨度较大,和盾构隧道距离较近,隧道施工时的相互影响较大。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某小净距隧道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施工对围岩地层的影响,揭示了后建隧道对先建隧道结构应力和位移的影响规律,为本工程的施工组织以及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型机具施工混凝土路面是路面施工中成本较低的一种方法,但是混凝土质量不易控制.本文针对隧道路面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过程控制中严格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振丹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4):39-40,49
结合天津地铁2号线某区间小间距平行盾构隧道并行的工程实例,以控制后施工隧道对已施工隧道结构的影响为目标,通过对旋喷桩加固和冻结法两种工程措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采用冻结法配合隔离桩加固的方法对此小间距隧道进行加固。简要介绍了工程难点、关键技术方案及施工应急预案等工程实践,为此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依据和指导,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方案FLAC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奥森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将上下台阶法与预留核心土法作为拟采用的2种隧道开挖施工方案,运用FLAC软件对2种隧道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FLAC模拟结果,确定预留核心土法作为浅埋暗挖的施工方案.运用FLAC模拟的结果预测地表变形规律.建议了超前小导管注浆和格栅钢架的联合施工方法为奥森区间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的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表明,FLAC模拟建议的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FLAC计算预测的地表变形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在软土中分层分块开挖基坑,造成下卧地铁隧道隆起超过警戒值,若继续开挖将极可能超过控制值,因此回填并首次提出小竖井工法开挖基坑.论文以此为背景,在改用小竖井工法施工之前,对小竖井工法的各施工工况进行数值模拟,指导施工,并把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原分层分块开挖方案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工工况下隧道的隆起曲线总体上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良好,证明本文数值模拟分析合理可靠;改用小竖井工法之后,两条隧道最大隆起量分别为25.9 mm和26.9 mm,均被控制在调整后的隧道变形控制值以下,且分别比原方案减少了28.8%和26.5%,证明小竖井工法是一种有效控制下卧隧道隆起的开挖工法,可以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灾害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双线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时,对高速公路路面和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论证盾构下穿工法的可行性,以西安北客站—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城际轨道项目盾构隧道下穿机场高速公路施工为研究对象,对高速公路路堑边坡、路面及隧道结构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叠加的Peck公式计算了双线盾构隧道下穿引起地表沉降的规律,引入《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下文简称规范)中地铁隧道衬砌结构径向直径变形率的概念,对隧道水平和竖向的直径变形率进行计算,进一步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别研究高速公路路堑边坡、路面及隧道结构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面最大沉降出现在右线掘进至机场高速公路正下方时的南侧坡脚,其值为6.2 mm;边坡的最大沉降为7 mm,出现在双线盾构隧道中间的正上方;双线盾构隧道贯通后,结构的最大竖向位移和最大水平位移分别为14.86、12.25 mm,隧道衬砌结构的水平和竖向直径变形率分别为0.20%、0.24%,两者较接近且满足规范要求。根据机场高速公路路面的位移控制限值,此次盾构施工法满足路面的变形要求,所得的计算结果为该区间的盾构隧道施工提供了参考,亦可对类似的近接工程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方案论证、项目实施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全过程参与了厦门市内数条隧道的建设,包括人行隧道、城市道路隧道及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隧道,涉及了诸如小间距双向隧道、浅埋大跨、深埋涌水、围岩夹泥沙等一些隧道施工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对隧道开挖技术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索。现结合某工程实例对不同级别围岩地段的隧道开挖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云南思小高速公路的双连拱隧道中导洞施工法分步开挖过程,研究双连拱隧道在偏压作用下施工过程的力学行为.通过动态数值模拟,得到隧洞在不同开挖顺序下围岩的应力变化和塑性区的发展范围以及中隔墙、衬砌的应力情况;对比分析不同施工方案各关键工序的模拟结果,并从应力转移的角度分析洞室开挖的影响,得到偏压作用下连拱隧道施工顺序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