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决定铅球成绩的因素有出手高度、出手速度、出手角度等方面。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与专业运动员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 ,对大学生背向滑步推球技术的评价不能采用专业运动员的标准。本文通过对 2 0名体育系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出手技术各项参数的统计分析 ,阐明了大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技术动作影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健将级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各时相人体重心速度变化指标、身体右侧各环节的峰值速度指标、过渡阶段铅球速度变化指标与专项成绩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找出各指标与专项成绩的灰色关联高低及对专项成绩的贡献率,为我国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运动技术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滑步推铅球技术是田径项目中技术性很强的项目之一,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根据生物学理论、力学原理和运动技术感受对滑步推铅球中一个局部环节(左腿的摆动)的细小差异进行分析。得出左腿的动作起着决定滑步方向、速度、重心的移动路线以及充分发挥力的效应等作用。对完善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旋转式推铅球技术较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有较大的生物力学优越性。目前国内男子铅球运动员使用该技术的还很少,针对此研究了国内男子铅球运动员掌握旋转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了旋转技术的要点、难点及其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运用生物力学的基础理论,对背向侧蹬滑步推铅球技术连续图片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予先充分拉长大肌肉群的长度,进一步加大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加快推球的运动节奏,以适宜的角度,合理的高度和最快的出手初速度推掷铅球的动作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多年的铅球教学与训练经验为基础,对原地立定推铅球、侧向滑步推铅球、背向滑步推铅球以及旋转式推铅球的技术动作结构掌握较好.对各种推铅球方式都作过比较研究,特别对原地背向‘旋展式’推铅球技术动作结构进行了再研究,得出其存在着用力不充分、发力难及缩短了最后用力的有效工作距离等问题,旨为了提高铅球的训练效果,建议考生采用普通式原地推铅球较有利于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7.
背向滑步推铅球左侧技术中的“过早转肩”是公认的易犯错误动作之一。就多年来田径教学和业余田径训练的经验,阐述和分析了“过早转肩”的界定和危害,并提出了几点控制和纠正背向滑步推铅球“欲速则不迭”的转肩动作的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简述铅球运动的发展,及其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优越性。运用教学实验、文献分析和比较等方法,对侧向与背向用步推铅球技术的教学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1.认为不适应于铅球运动发展的技术动作该淘汰的让其淘汰(如侧向推铅球技术);2.在体育教学中,普遍认为技术性较先进,发展相对稳定(如背向推铅球技术),最好尽量采用;3.体育教学应该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的趋势相一致;4.反映在《大纲》、《教材》上的一些观点要明确,方向要一致,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CAI课件,应注重CAI设计制作与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整合。l)CAI技术的运用必须找准与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最佳结合点,特别重要的是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课程CAI教学设计应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是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2)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增加互动性教学,启发学生创造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CAI教学演示功能模块设计制作应遵循:方便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为学生提供操作性互动服务、内容设计要为学生的思维互动服务。4)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侧向滑步推铅球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技术的形成和巩固阶段,与人的心理状态密不可分.在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教学中,尝试运动心理学原理的表象训练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对背向滑步推铅球各技术环节和完整技术进行量化比较,分析探讨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经实践证明,结合表象训练进行教学对掌握技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运动生物学原理,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进行了改革,提出了背向上步式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大、中学生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探讨了程序教学法和错误动作预防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表明了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技术的形成和巩固阶段,与人的心理状态密不可分,在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教学中,尝试运动心理学原理的表象训练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对背向滑步推铅球各技术环节和完整技术进行量化比较,分析探讨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经实践证明,结合表象训练进行教学对对掌握技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铅球运动成绩 ,运动员除了要掌握完善的运动技术外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力量是运动员的重要身体素质之一。如何发展铅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是提高铅球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根据铅球运动员推铅球时所需要的力量以及肌肉用力的特点 ,全面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铅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多种方法和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使用索尼PD190型摄像机对健将级男子运动员王广甫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时技术动作进行摄像,并进行图像解析后肩与髋轴转动角度变化、肩与髋轴转动角速度变化、躯干角度与躯干前振角速度变化、人体重心速度与铅球速度变化的生物力学分析.分析表明:在最后用力阶段,王广甫的躯干是沿着额状轴的矢状面与垂直轴的水平面同时进行的一种有序的复合运动,各个运动学指标的变化随着它们所处在不同时相而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6.
站立式背向滑步推铅球,是近年来国内外田径大赛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力学和解剖学两方面的分析,证明站立式技术具有节省体力、滑步速度快,动作加速连贯性强、有利于最后“鞭打”用力,兼有动作简单、容易掌握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逆向教学法"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旨在进一步改进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验证明:合理地采用"逆向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指标测量法、实验对比法及数理统计法,在铅球训练中将传统训练方法改成训练重点转移的优化训练形式,从而对训练内容的重点进行转移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传统的训练顺序为基础突出训练重点转移的铅球训练程序,对掌握完整的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中学生侧向、背向、半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教学,对三种技术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背向滑步推铅球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适合大、中学生练习,在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推铅球沿步技术速度节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现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推铅球滑步技术的速度节奏为着重点,分析、研究滑步阶段蹬摆动作、身体重心和铅球的速度变化对滑步技术速度节奏的影响。指出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的蹬摆技术不够完善,铅球最高和重心最高速度差值大,从而影响到滑步过程中人体的移动及过渡步和最佳投前姿势的形成。认为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的滑步技术需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