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望 《科技信息》2009,(4):70-70,65
语言是一面镜子,精确地反映了文化的内涵。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英语言中表现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我们不光要注意它们自己的基本意义,更要留意它们的象征意义,由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通常有差异,所以就有了人们对颜色的崇尚和禁忌。本文从中西文化相比的角度,探究了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语言的艺术特点,就在于创造性地解决语言与表象表象之间的矛盾。文学艺术语言表现的扩展,主要手段有:一、化外指语为内指语言,不强调生活逻辑的绝对真实而追求思想情感的沟通效果。二、艺术地运用本初语言,扩展文学语言的思想容量;三、运用超常化的艺术选择,打乱时序,造成陌生效应。文学语言的表现为潜藏在语言的应用过程,中。作者不是在创造语言,而是在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3.
当代艺术是一个以文化的身体体验为原发的"生活世界",体现人类的自由需求和潜能。当代艺术感性的理论主要以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理论依据,对艺术感性要素的分析主要体现在身体化、知觉化,语言暴力化及由此而生成的新的社会批评中。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 ,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现代英语中 ,词义贬降已成为语言变化的主要方式之一。词义贬降是指一个词原先表示中性意义或褒义 ,后来却逐渐转化为表示贬义的现象。发生这种词义贬降现象 ,是与社会的心理因素、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民族情绪有直接关系 ,因为词义贬降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 ,语言的各种色彩终归是社会或人类赋予它的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现代英语中,词义贬降已成为语言变化的主要方式之一.词义贬降是指一个词原先表示中性意义或褒义,后来却逐渐转化为表示贬义的现象.发生这种词义贬降现象,是与社会的心理因素、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民族情绪有直接关系,因为词义贬降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语言的各种色彩终归是社会或人类赋予它的.  相似文献   

6.
王永燕 《遵义科技》2006,34(6):52-54
文学艺术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艺术。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浓缩各类艺术于一身,是形象地反应社会生活,表现社会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的载体。盆景艺术也是一门边缘艺术,它吸收和运用园艺、绘画、雕塑、诗词、制陶等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情景再现的艺术表现,是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的审美思想和艺术感情体现的载体。因此,盆景艺术覆含着丰富而浓厚的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7.
文学语言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是形象化。形象化的文学语言。使语言产生一种真正的、奇特的甚至惊人的美。形象化的语言在反映纷繁多姿的社会生活和细腻、微妙、复杂、深刻的内心世界以及抒写作家内心情感方面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和探讨文学语言的形象化特点,无论对我们欣赏文学作品还是文学课教学,都有着极其实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色彩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对文学、美术、设计艺术加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以及文学、美术、设计艺术的色彩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正确使用色彩语言对设计艺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写生色彩是再现自然、再现生活的真实感受,是客观中的主观反映.装饰色彩以固有色为基础,研究色彩的平面性与装饰性.观察进入到表现,写生进入到归纳,想象进入到升华,实质上是从客观到主观的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范畴包罗万象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以及教育、语言都属于文化现象。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种文化个性反映到语言层面上 ,则表现为语言差异。色彩是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中西方在色彩运用以及赋予色彩的涵义方面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关于色彩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涵义且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这一事实 ,反映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许建东 《高等职业教育》2006,15(4):54-56,59
色彩是艺术的重要语言要素。从直观地认识色彩,初步地运用色彩,到理性地分析、认知并不断地发展丰富色彩的知识,使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类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主要经过了“自然思辨”,“科学思辨”,和“现代思辨,,几个阶段。东方和西方由于文化和哲学观的不同,色彩的发展有两条线:中国的发展感性、主观,西方的发展理性、客观。经过文艺复兴和后来的印象派的发展,色彩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其后设计色彩的出现又丰富了色彩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言不尽意”是中国特有的话语生成和理解规则,它既表达了语言的局限性,同时肯定了这种从无生有的无限性,这一辩证思想对中国文化社会生活影响深远。歌词话语拥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当下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镜子,同时具有高度的艺术文学鉴赏性,“言不尽意”的思想理念,在歌词话语中有着非常直观的折射。  相似文献   

13.
构图是速写的一个重要因素。速写的构图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艺术语言表现的生动民生、丰富性;视知觉感受的合理性;审美需要的满足。  相似文献   

14.
欧美涉法文学作品不仅表现了人类社会法律文化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在人们的审美心理上,带来了独特的诗意想象和强有力的情感冲击。涉法文学的审美特征表现为运用诗意化的手段达到宣传理想正义的目的、运用内心冲突和陌生化手法来展现人性中善与恶的矛盾,来唤醒读者已经麻木的审美知觉等。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所遗留的著名建筑物,反映了这些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政治变动、及社会文化的水平,反映了全社会人们劳动的成果,集合了人类建筑历史的全部智慧,具有历史里程碑的性质.研究认识这些古建筑的表现语言,对于理解先民的思想、生活、信仰和追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山药蛋”派是在赵树理创作影响下的一些艺术风格相似的山西作家形成的文学流派。它以运用民族形式、群众化的表现方式、借助富有北方农村特别是山西农村的独特色彩、反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生活与斗争而驰名文坛。“山药蛋”派作家们在艺术表现上固然有其明朗、淳厚、幽默的共同特点,然而细加探究就可发现各个作家之间还是有差异的。目前评论界著文评  相似文献   

17.
葛攀  刘洪泉 《科技资讯》2006,(18):245-246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谚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谚语是在百姓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者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谚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这里我主要谈谈英语谚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色彩是传达信息的手段,叉是感情的语言,色彩设计因此被广泛地运用于现代营销中。不同的配色色组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对它们的恰当运用,不仅对营销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其他社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音乐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对音乐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音乐艺术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产生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艺术的表达、刻画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个侧面,揭示人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筑与艺术     
朱莎 《科技信息》2007,(35):245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建筑是在原始的巢居和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的基本形式是利用固体材料来建造一个空间,以满足人的居住的需要。而人在建筑实践的过程中,总是出于天性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已经有了“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因此,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