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阐明了:虽然下一代网络层协议 IPv6具有许多优势,但是由于 IPv4的广泛部署, IPv6取代 IPv4必将经历一个两种协议共存与互通的时期.讨论了现阶段部署 IPv所用到的组网技术,并给出一个在校园网上搭建 IPv6实验床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从IPv4升级到IPv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从IPv4到IPv6的网络升级技术,其次说明了IPv4/IPv6升级的内容,然后针对网络升级问题主要介绍了MPLS IPv6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与IPv4的32地址相比,IPv6的地址要长的多。IPv6的一个基本特性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的方式。从协议的角度看,IPv6的优点体现在能提供不同水平的服务。基于移动IPv6协议集成的IP层移动功能具有很重要的优点。在IPv6中,域名的体系结构仍然保持了Ipv4的层次原理。而且IPv6地址本身的层级体系也就更加支持了域名解析体系中的地址集聚和地址更改。基于上述特点,在本文中将对IPv6的应用做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炊昆 《河南科技》2009,(6):53-53
<正>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商业化的深入发展,IPv4协议由于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已经逐渐成为限制下一代网络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地址空间问题更显突出,据估计,现在未分配的IPv4地址将在  相似文献   

5.
王国峰  王东明 《松辽学刊》2003,24(4):100-102
本文对比IPv4论述了新的网络协议IPv6的基本特点、基本实现技术以及IPv6目前发展应用状况和中国IPv6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IPv6技术的发展,DNS这项Internet的核心技术,已日趋成熟和完善.本文对IPv6地址的特点及形式做了简单介绍,并对IPv6环境下的DNS做了分析,详细介绍了IPv6环境下正向解析和反向解析过程.为了实时自动更新用户DNS数据,提出了在IPv6环境下,通过Web方式,并结合Perl语言来实现DNS自动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先就IPv6网络编程较之IPv4网络编程的主要差异进行了说明,然后说明IPv6组播编程中会用到的一些套接字选项,最后以一个实例说明了基于Winsock2的IPv6组播编程一般步骤及涉及到的主要的socket API.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随着Internet的迅速增长和要求唯一IP地址的无线设备的激增,IPv6是IPv4的自然演进,它克服了旧协议的许多缺点,并且能适应Internet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组播技术能有效解决大规模高带宽视频应用的部署问题,随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CNGI CERNET2的建成,使得在IPv6平台上运行高清视频成为可能。本文重点研究了IPv6组播的高清视频直播系统的架构,并在校园网上搭建测试环境并对系统的可行性和运行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IPv4转向IPv6的原因众所周知,在基于TCP/IP的网络中,地址解析(以及逆向地址解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IPv 4中使用了ARP和RARP两个协议,即邻居的发现协议,即邻居发现协议,这些功能包括在ICMPv6中,其中邻居宣告和邻居请求合在一起代夫了IPv4中的ARP协议,对于ARP和RARP已有了成熟的技术,而IPv6的邻居发现协议的开发与实现正在实验阶段,本文的目的是对IPv6的有关地坦解析问题作一个探讨,并对它与IPv4的ARP和RARP在功能上技术上进行比较,以此可以通过ARP/RARP的技术特点,来指导将来从IPv转向IPv6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IPv6技术的CNGI驻地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个IPv6驻地网的建设,利用IPv6的过渡机制,提供了校园网用户IPv6接入服务,真正实现了IPv4网络和kO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在校园网全面开展IPv6的组网和研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低切换延迟移动IPv4的延迟注册切换和代理缓存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中使用双向边隧道的一种平滑切换机制.该机制缩减了不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的链路层触发,结合提出的减少链路层和网络层切换时延的手段,在实现平滑切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切换时延,更好地接近无缝切换的要求.仿真实验表明,该机制不仅有效降低了切换过程中丢包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平均500 ms以上的切换时延,使TCP的有效吞吐量提高了70%左右,极大地改善了无线局域网中站点的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促进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基于文本生成的信息隐藏方法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机器翻译的文本信息隐藏方法,在翻译文本生成过程中进行信息嵌入.神经机器翻译模型使用集束搜索(Beam Search)解码器,在翻译过程中通过Beam Search得到目标语言序列各位置上的候选单词集合,并将候选单词依据概率排序进行编码;然后在解码输出目标语言文本的过程中,根据秘密信息的二进制比特流选择对应编码的候选单词,实现以单词为单位的信息嵌入.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基于机器翻译的文本信息隐藏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隐藏容量方面明显提升,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隐写检测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本文收集了有关翻译中如何正确择义、分析和推敲的一些实例,并在理论上详加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科技英语翻译中对概念进行逻译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怎样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出发准确地翻译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