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暇是我们生存的一部分.工作与闲暇已进入我们讨论日程.二者是辩证互动关系.我们今日面临着工作与闲暇的选择,仅仅工作或单单闲暇,都不可取,二者相互平衡才行.我们的社会中有些人把工作与闲暇对立起来,工作狂把工作当作宗教.西方有些人认为工作伦理已经死亡,企业领袖宁愿雇佣中东工人,认为他们爱劳动.如果我们恰当地处理工作与闲暇伦理,就可以避免过度劳动或闲暇.基督教信仰为闲暇活动提供了特殊视角,但在历史上,很少有基督教思想家讨论闲暇.现代基督教思想家认为,工作与闲暇都是上帝创造世界时的命令,任何想使二者分开的思想都会带来混乱.  相似文献   

2.
照顾老人或者与他们很好的交流,常常需要独特的沟通技巧和策略.以下是与老年人有效沟通的五条建议.当然,这些建议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所以,你只需选择有用的,忽略没用的即可.而且,这些建议的前提是与老年人的关系相对友好,老年人相对配合.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美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科学与关学尤其是数学与美学的关系值得关注.早在古希腊时期,揭开了古希腊美学思想发展的序幕的是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正是他们首先将数学与美学相结合,开始了美与数理学科相联姻的潮流.后来经德谟克利特的发展,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对数学与美学的关系极为关注.由于古希腊美学是西方美学的重要源头,这就使西方美学不仅与科学紧密相联,而且形成了与中国美学不同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的品德和秉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家具有较高的德行.之所以如此,与科学家没有权力或鲜有权力、与科学的本性和规范结构有关,尤其是与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有关.当然,科学家在品德和秉性上亦有诸多不足和缺点.人们既要破除关于科学家的神话,也要消除对科学家的诸多误会.科学家也有可能异化.科学家要避免和防止异化,就必须坚持科学态度,永葆科学良心.  相似文献   

5.
H.西蒙是一位影响国际象棋当代发展的科学家.他增进对国际象棋的科学认识,提升国际象棋的科技化水平,并丰富国际象棋的科学研究路径.国际象棋对西蒙的科学研究也是作用显赫,充当着研究和实验设计的对象、解释和说明的范例以及科学隐喻或类比的工具.国际象棋作为休闲娱乐或科学游戏,同西蒙的科学人生实现融合和统一.西蒙与国际象棋在科学中的相互作用体现出科学与游戏、科学文化与象棋文化、科学人生与棋艺人生的本质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2009年1月10日,<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迎来创刊三十周年的纪念日.适值而立之年,乃是一个芬芳四溢的成熟年龄.经过辛勤耕耘与艰苦跋涉,铸就了昨日的沧桑与今日的辉煌.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有魄力担负起沟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重任的权威期刊之一,应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节日.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科学史上,数学与物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开放性问题.有许多经典范例不断诠释着这对关系.规范场与纤维丛关系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解决对物理学和数学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在一手文献基础上,考察了杨振宁从提出问题,到与吴大峻合作解决这一问题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根据朱载堉<律历融通>中的有关史料,证实了中国古代历法中推算没日与灭日的目的是与置闰法有关的.实际上,安插没日与灭日的规则,与置闰的规则是类似的;而没日数与灭日数之和的30倍,正好就是闰月数.这些都与印度历法中的相关内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泛媒体时代出现的审美嬗变,与新媒介技术的影响紧密相关.网络新媒介技术的共享性与互动性,在感知世界的方式上,将审美主体从以往单一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主动创作的角色身份.新媒介技术的虚拟性,解构了审美对象存在的确定性,使美与不美之间的界限模糊,意义维度平面化、碎片化.新媒介技术的工具性、程序性,替代了审美创造过程中的个体性,进而剥夺了作为审美对象标志的"这一个"的独特性,失却了美之为美的魅力.新媒介技术拼贴复制程序,取代了审美对象创造过程中应有的历程性、历时性,导致审美对象的原创性缺失.新媒介技术的感官延伸与审美价值的缺失间具有因果关系.新媒介高技术性的功能指向感官强刺激与超满足,往往会排斥或逗蔽审美的情感元素,不利于审美价值中美的伦理意义--善的存在.功利性作为新媒介技术感官延伸的深层驱动力,在本质上与审关伦理价值冲突.新媒介技术作为一种预设性技术,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制约性亦不容乐观.传统审美价值观念面临后现代价值消解的考验与挑战.新媒介技术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趋于完善,技术与审美的有机融合是其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技术与人性思想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支流,而澄清技术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则是马克思技术思想展开的基础.马克思从人性问题入手,揭示了人的技术性及其核心地位,形成了元技术观念,进而剖析了资本主义背景下人的技术化问题.本文的初步梳理与解读工作,勾勒出了马克思技术与人性思想的发展脉络与结构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