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征婚广告是一种登载在媒体上的个人信息,发布人旨在为建立可能的婚姻关系寻找异性伴侣。通过对中国和美国报刊杂志刊登的征婚广告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国人在择偶标准方面既有共性,更有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中国人所注重的许多因素恰恰是美国人所忽视的。差异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同属东方园林体系,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较大。由于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两国园林设计者的园林观也有所不同,这导致了中日两国园林艺术存在着不同点。从发展轨迹、造园思想和审美趣味这三个方面入手,探求中日两国园林艺术在立意、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与"同",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园林设计水平和景观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急剧上升。这引起了美国朝野上下的关注。根据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美国国内出现了许多遏制中国发展的声音。然而中国的发展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目前,中美两国有着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和利益,本着"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中美两国可以建立新型的、健康稳定的、建设性的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4.
冷战时期,印尼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美国将印尼作为其在亚洲反共反华战略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再到肯尼迪,美国相继对印尼制定了专门的政策,用以服务干美国的亚洲及全球反共战略。美国对印尼的外交政策势必会影响到中国与印尼关系的发展。苏加诺时期中国与印尼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两国关系表面上友好的背后,在美国因素的作用下,隐藏了许多的矛盾,这为1967年10月两国中断外交关系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5.
征婚广告是一种登载在媒体上的个人信息,发布人旨在为建立可能的婚姻关系寻找异性伴侣。通过对中国和美国报刊杂志刊登的征婚广告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国人在择偶标准方面既有共性,更有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中国人所注重的许多因素恰恰是美国人所忽视的。差异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
刘少东 《世界知识》2012,(17):56-57
中日关系已成为一个高度敏感、极端情绪化的话题.我们今天谈中日两国友好相处,不是由个人因素决定,也不是因为哪个人“喜欢中国”或者“喜欢日本”,而是由多重因素决定. 许多中国人认为“日本人总不反省历史,不懂历史”,而不少日本人则认为“中国人老提出历史问题,总有话说”.  相似文献   

7.
在相差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国与中国相继提出了"十万强计划"与"留学中国计划",二者是两国留学政策的集中反映。二者的区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十万强计划"强调面向第三世界国家输送留学生,并由美国社会组织主办,而"留学中国计划"强调面向世界各国接收留学生,由中国政府主导。两项留学政策不同的原因在于两国不同的留学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目标以及政府角色。  相似文献   

8.
中、印国际科学合作的地区结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1977-2004年收录的中国的国际合著论文82796篇和印度的困际科学合著论文42762篇,比较了中、印两国国际科学合作的地区结构,展示两国国际科学合作的不同特征,通过比较证明了语言和地理是影响两国国际科学合作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955年9月10日,中美大使级会谈达成两国平民回国协议,这是长达15年之久的马拉松式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中达成的唯一协议。由于两国大使就这个问题进行谈判和达成协议,1955年下半年至1965年底从美国返回中国的科学家有130多人,其中有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在1955年8月1日以后的4个多月时间里,有16名美侨离开中国回国,中国释放了26名在中国服刑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10.
雷克 《世界博览》2012,(5):56-57
正面对来势汹汹的"好莱虎",中国电影有危险吗?更多的美国大片要杀进中国市场了!不久之前,一条新闻震撼了中美电影市场: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两国就放宽美国影片进口份额和增加分账比率达成了协议,根据协议,中国每年进口美片的份额从之前的20部增加  相似文献   

11.
分别对中美两国大学生、中国的60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中美两国经济管理类大学教育在创新性、有用性、互动性、努力程度、教学重点等5个方面的差异,得出了中国经济管理类大学本科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比较了中国与美国在经济管理类的大学教育,分析了中国劳务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美国智库是世界上建立最早和规模最大的智库。中国智库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最快、规模比较大的新兴智库。由于国家的体制不同,两国智库在体制上、经费的筹集上、研究方法上、分类上等均有不同。本文通过两国智库的比较,找出两国智库的不同,分析了美国智库对中国智库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中心观笼罩下的美国中国史研究,先后兴起了三种史观或分析框架,分别是"冲击—回应"、"传统—现代"、"帝国主义"。这三种史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美国人认识理解中国曾起到过一定帮助,但是由于其自身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以及那种天然的"种族优越感",使得这三种史观都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程度的误识。柯文在上世纪80年代撰写《从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中心观"的构想。这无疑对美国中国研究起到了纠偏作用,也对我们的近代史研究起到了积极的警示作用。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找中国历史的特殊性,而全然无视西方在近代对中国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中美两国为例,旨在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对课堂气氛进行探析。美国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比较活跃,能主动积极地表达他们的思想;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保持沉默,被动地记住所学的知识。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美国教师在教授中国学生的时候,冲突就有可能发生。在对影响两国课堂气氛差异的原因作了分析后,文章将提出一些减少冲突的合理建议,这可能有助于美国教师和中国学生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5.
晓岚 《世界博览》2011,(4):68-69
虽然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工资物价也相差甚远,但一边是美国人在头痛房贷,一边是中国人在热议"蜗居",房市成为两国人民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比较一下各自的房价,看看从美国房市中汲取什么教训、学习什么经验,是个很有必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从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前往中国到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这段时间是中美两国初步建立贸易交往时期。由于中美两国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美国与中国建立的贸易关系,与欧洲老牌殖民国家如萄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国同中国的贸易关系有相同的一面,又由于美国作为一个新独立的、弱小的国家涉足欧洲各国早已角逐的中国市场,又不能不带有它自已的特点。 一 1784年,即美国正式脱离英国统治独立后的第二年。为了在经济上摆脱对英国的依附,为了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第一批美国人乘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从此开始了中美直接贸易,直到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这段时间被认为是中美早期贸易时期。可以说,中国是美国进行直接贸易较早的国家,正如美国学者赖德烈在他的《论美国在横跨太平洋移动》一文中所述:“在这个年轻共和国早年的国外市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和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论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对两国企业的影响,提出了中美企业文化差异整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人撰写的大量日本竹枝词反映出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观。从萌芽阶段的好奇,发展阶段客观与盲目的日本观并存,到繁荣阶段的理智、冷静的日本观,而尾声阶段的日本观却为淡然。然而,近代中国人"西教盛行,汉学更轻"的失落感与中华文化中心的优势文化心理始终贯穿在日本竹枝词的发展与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19.
周大鸣教授介绍了美国人类学,尤其是都市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发展的现状,美国人类学界当前最关心的全球化与地方化、族群关系两个问题研究的状况,美国人类学家与社会工作和政府工作的情况;并比较了中美两国人类学家的差异,分析了21世纪中国人类学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名校拿到大笔捐款,其中来自中国的捐款仅占外国捐款总额的3.5%。哈佛耶鲁等这些名校已经从中国富人那里拿到了大笔捐款,但大陆人的总体捐款规模相对中国学生在美国的庞大数量来说还微不足道。在美国大学的外国捐赠资金来源国(地区)中,中国仅排在第八位,位于中国香港、英国、加拿大、印度、沙特、瑞士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后。据美国教育部门的数据,在200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