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现当代文学中凸显了异化和美国梦相互交织的主题,文学—异化—美国梦成了一个紧密相联的三位一体。追寻美国梦的过程是美国人被异化的过程,被异化的过程也是不断追寻美国梦的过程。面对异化力量,为了克服和摆脱异化,美国人做出各种选择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依然逃不出异化力量的魔爪。作为文化精神的美国梦永不可灭,异化力量同样永远存在,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则反映出了它们之间的关联和悖论。  相似文献   

2.
夏明滇 《镇江高专学报》2009,22(4):39-42,45
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在《美国牧歌》中,菲利普·罗斯展现了小说中的历史因素,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处于两难境地的犹太裔美国人的深层思考,他们试图成为真正的美国人并过上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生活,从而实现他们的美国梦,获得犹太裔的身份认同。事实上,他们田园般的美国梦并不能真正实现,美国对于这些犹太裔美国人来说也并非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3.
美国梦作为一种美国精神备受美国人推崇,然其实质却需要重新审视。美国梦肇始于英裔移民者的北美“拓荒”梦想,而“拓荒”梦则是移民者通过侵占印第安人的家园得以实现,这完全背离了“民主、自由、平等”这一美国立国理想。愈渐膨胀的美国梦已将“拓荒”对象扩展到海外,并采用文化“拓荒”这一软殖民方式进行推广。因此,文化被输入国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需要具备兼顾、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刘萍  刘丽芸 《科技信息》2009,(18):102-102
从美国梦这一概念被提出之日开始就一直被美国人视为精神上的支柱,渗透于美国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美国梦的主要代表人物爱德华兹,乔纳森和富兰克林来揭示美国梦的两面性,即精神上的伊甸园和物质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浅析美国梦的两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梦这一概念被提出之日开始就一直被美国人视为精神上的支柱,渗透于美国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美国梦的主要代表人物爱德华兹,乔纳森和富兰克林来揭示美国梦的两面性,即精神上的伊甸园和物质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组成这个国家的人要么是移民,要么是移民的后裔。移民们大多怀着对美国梦的笃信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希望通过勤奋工作实现梦想。然而,残酷的现实让不少人的美国梦破灭了,尤其是对于以黑人为代表的少数族裔而言,要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有一席之地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7.
叶欣 《世界博览》2009,(7):34-37
范·琼斯,一个中国人还很陌生的名字,在美国人的眼中,他却被认为是绿色环保运动中的马丁·路德·金。这位非裔美国人的心中又怀抱着怎样一个绿色之梦呢?  相似文献   

8.
惠特曼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诗人,他的《草叶集》以一种大胆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来宣传富有民主色彩和乐观精神的美国梦,对后世美国以及美国文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惠特曼所描述的美国梦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文学作品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文侧重于论述惠特曼《草叶集》中所展示的美国梦以及在21世纪美国文学中有什么样的变化和反映。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说美国大选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美国梦的"造梦机器"——好莱坞的作用。在美国,一个人爱不爱看电影,往往是判断他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支持者的依据。据统计,好莱坞的电影人多半是高举"自由主义"大旗的民主党人士。2011年上半年,民主党人平均观影5.7场,而共和党人还不到四场。原因之一是有52%的共和党人会因为不  相似文献   

10.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做了一个情节曲折的梦,在梦中大脑清醒、逻辑清晰,可是第二天醒来后就很困惑。“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从哪儿来的?我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呢?”最近美国《科学》杂志向人们介绍了关于梦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飘》中思嘉的雾之梦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对的雾之梦进行了四处详细的描述,借助弗洛伊德的释梦原理对这个雾之梦进行解读,对思嘉的潜意识进行分析,了解她的梦中的寻求及她的愿望,从而了解我们的潜意识。  相似文献   

12.
曾听别人讲过许多美国的故事,自己也曾做过一些关于美国的梦。多年来对于美国的认识也还是停留在一些理论认识和主观拼凑臆断上,美帝国主义和美国鬼子以及斯瓦辛格,好莱坞,肯德鸡,可口可乐等印象占据了我大部头脑,因此在感觉上对美国说不上仇恨,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博览》2014,(7):8-8
正中国人的个人梦与国家梦紧密交织,吸引力未来可超越"美国梦"。报告指出,"中国梦"提出的时间虽短,但在中国已经妇孺皆知,调查显示,有92%的受访中国民众知道"中国梦",其中八成是从网上获悉。相比之下,只有81%的受访美国人听说过"美国梦",而听说过"英国梦"的英国人只占10%。报告认为,三国的民众都最希望在个人层面获得健康、幸福和良好的家庭生活条件。报告认为,中国民众对"中国梦"的吸引力更加自信。受访中国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认为,美国是当今世界的"理想国度",但这种看法仅限于当前,有42%的中国民众认为,再过10年,中国将会成为"理想国度"。对于梦想的实现途径,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都将个人努力排在第一  相似文献   

14.
陈建含 《世界博览》2013,(11):24-25
中国梦有着家国情怀的特征,而美国梦则更多个人奋斗的色彩?1931年,美国处在一个奇怪的时刻。两年前的股市暴跌已经预示了即将持续多年的大萧条,但人们依然保留了进取的情绪。这时候,美国史学家詹姆斯·亚当斯出版了《美国史诗》一书。正是这部著作,使"美国梦"这个词变得家喻户晓。亚当斯写道,书中的主题是"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国梦,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表面上看,中国梦同美国梦的本质没有太多不同。都来源于明天将会比今天更好的信念。在陈思思新歌《中国梦》的背景视频里,有高铁,  相似文献   

15.
《美国牧歌》是美国当代小说家菲利普·罗斯近20年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作品,通过关于一个犹太家族衰败和堕落即塞莫尔·利沃夫的美国梦的悲剧故事展现了美国社会某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本文主要分析了塞莫尔·利沃夫的悲剧命运和他的美国梦解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喜欢美式脱口秀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微博和其他社交媒体让所有人都有了开玩笑、写段子、“吐槽”的平台,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段子被广泛传播,人们的笑点也被磨练得越来越高。罗永浩为脱口秀明星黄西的自传《黄瓜的黄,西瓜的西》,写下了这样的推荐词:“一个中国边疆的农村孩子通过努力奋斗成为美国的生物学博士,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故事;一个中国移民的生物学博士操着口音浓重的英语在美国成为一个走红的脱口秀演员,这可能是史上最邪门儿的美国梦故事。”  相似文献   

17.
盖茨比是生活在美国20世纪“喧嚣时代”的迷惘一代的杰出代表。与他的同龄人一样,盖茨比心中怀有一个美丽的美国梦。他认为只要通过自我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所谓的美国梦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盖茨比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重压下被撕得粉碎。他的悲剧性的结局展现了美国梦必然失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美国梦热线沙龙为广大听众介绍美国最新移民法,帮助听众与美国华侨交朋友。指导读者参加《梦美国·美国梦》读书竞赛,解答相关疑难问题,告诉您一个真实的美国,告诉您一位成功人士必然经过的阶段。 介绍非依亲移民赴美发展的合法途径,积极协助莘莘学子出国留学,组织科技工作者进行互访,帮助科技人员进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要想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的辛勤努力,尤其是青年人的努力。青年是“中国梦”的实践先锋,高校是“中国梦”的筑梦工厂,是青年的圆梦舞台,而高校思政辅导员更是指引青年学生“圆梦校园筑梦中华”的导师。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的一线,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中国梦”长效主题教育机制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释后,就激起了亿万中国人的共鸣。科学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有助于更好地对内对外宣传中国梦并获得认同。中国梦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相对的而又具体的概念,实现中国梦需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需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