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刑事强制措施是刑事程序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至今,由于立法观念及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刑事强制措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故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日本的刑事强制措施制度和我国的法制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并从我国司法实践出发,对刑事强制措施的改进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刑事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设计和实施方面的情况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息息相关,并反映出一个国家刑事司法的法治化水平。对美国刑事强制措施的介绍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的强制措施运行中所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并非我国强制措施制度本身规定不妥,而是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我国刑事诉讼价值理念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关注不够充分;在强制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权力制衡机制缺位,由此引发种种问题。对这两个方面的完善,是我国强制措施制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刑事强制措施与公民权利保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刑事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惩罚犯罪,而惩罚犯罪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说到底是为了保障人权;另一方面,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时,又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以免使无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受到侵犯。主要提出了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强制措施同公安刑事执法关系紧密,因而成为公安院校刑事诉讼法教学的重点内容。在2012年刑诉法实施背景下,强制措施教学中应对理念、条件、期限及场所四个向度加以注意,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这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5.
刑事强制措施设置和发动的目的在于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该目的是程序性而非实体性的。包含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地区都存在刑事强制措施实体化的倾向,这一倾向不仅反映在理念上,而且体现于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于刑事强制措施的实体化倾向,本文以预防性羁押为例加以说明,并试图提出从实体化走向程序化的刑事强制措施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刑事强制措施设置和发动的目的在于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该目的是程序性而非实体性的。包含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地区都存在刑事强制措施实体化的倾向,这一倾向不仅反映在理念上,而且体现于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于刑事强制措施的实体化倾向,本文以预防性羁押为例加以说明,并试图提出从实体化走向程序化的刑事强制措施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德强制措施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国刑事强制措施立足于公民宪法权利之保护,遵循令状原则和司法审查原则,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完善的强制措施体系。这些对中国强制措施的修改和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和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立法明确规定刑事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但司法实践表明,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不仅承受着实体权利的丧失,程序权利也未得到有效保护。我国应通过保障被害人的司法信息知情权、赋予被害人独立的上诉权、扩大损害赔偿请求权范围、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和被害人救助制度等来完善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和救济。  相似文献   

9.
刑事非常救济程序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道屏障,其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刑事审判的质量和程序的公正.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独具特色,其程序设计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因素.比较研究中日刑事非常救济程序,可以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可借鉴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国家--被告人二元模式下,被告人的权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障,被害人的个人利益却常常被忽略甚至被侵犯.我国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虽加强了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但还存在许多不足,被害人的权利从根本上说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法律的规定与现实的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被害人享有的诉讼权利与被告人相比明显失衡.为此,应该树立和强化保护被害人权利和为被害人服务的意识,在立法上强化关于被害人诉讼权利的规定,在制度上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被害人权利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在正规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极大进步,公安民警的法治理念和执法水平都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为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应对社会稳定所面对的诸多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面对成绩的同时,更好的检讨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于更好的构建完善的警队建设,有效应对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厘清船舶碰撞的法律责任,亦即是否满足刑法典第133条之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航运界争议很大.运用海商法的经典理论和船舶航行技术规范,对海事行政管理部门的海事执法规范与司法机关刑事执法规范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解决船舶的航行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刑法理论体系中的规制问题,完善海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诉讼中的困境及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事诉讼法》未将精神损害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这一规定在司法运作过程中已经消解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实际上已经限制了刑事被害人的诉权,不利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我国应及早通过立法修改,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规定相对较长的审理期限。  相似文献   

14.
面对社会竞争激烈、就业供需矛盾加剧、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歧视的现状,提出女大学生就业权的救济途径:改变传统社会偏见,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女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加大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和发挥女性自身优势,树立健康良好的女性形象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政策的缺陷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落实,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作为引导其发展的政策在其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角度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政策进行审视,归纳了我国现行政策的缺陷,提出了“指令 市场 科技 意识”的矫正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普通中小学一般都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的领导行为成效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西学校管理中领导行为的研究与实践上,都注重人的因素; 强调民主参与;强调领导行为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即不能长期使用单一的领导行为,领导者应面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领导行为。  相似文献   

17.
“执行难”和“执行乱”是民事执行问题的集中体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民事执行权力的过分集中,亟需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以防集权之弊,因此,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应运而生。笔者拟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产生背景及具备的优势出发,分析当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所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若干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以期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建立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价值标准,指主体的客观需要和利益在人的价值关系和价值活动中,具有尺度的性质和功能。在犯罪论体系中,司法评价犯罪必须通过立法规定的行为模式、行为规范等价值标准来进行。司法评价犯罪的标准有主客观之分,行为构成要件与刑法法益二者作为客观价值标准,即通过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的价值判断,得出生活行为形式违法与实质违法的统一——刑事违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英美法系的代表,美国刑事简易程序在制度建构和机制运行方面的成败得失对我国而言都是前车之鉴。本文通过对两国简易程序的全面比较,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中的"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可谓对宗教的保护,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等罪名则可以说是对宗教的规制.实证研究表明,前者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得不多,而后者则适用得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