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链蓖机-回转窑法球团生产过程中,对链蓖机-回转窑段热工制度的调节和控制至为关键.针对被控对象复杂、各参数之间相互耦合及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链蓖机-回转窑智能优化系统.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一些代表性工艺参数所构成的决策表进行约简分析,归纳出了不同生产工况下的决策规则,进而指导工人的操作,保证了链蓖机-回转窑段始终处于良好的生产状况下.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改善球团生产,提高球团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法氧化球团生产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球团生产工艺,生产综合质量高于竖炉球团的球团矿。近几年,此种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技术是采用链篦机干燥、预热生球,回转窑固结、焙烧球团,环冷机上冷却成品球团的一种球团工艺。铲料板是把链篦机篦床上的料球导入回转窑窑尾溜槽的关键部件。本文针对铲料板与链篦床之间存在漏料及提高铲料板部件寿命上提出一些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4.
链篦机——回转窑工艺在氧化球团、金属球团及水泥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氧化球团行业,作为这一系统的主机——链篦机,自然成为市场的宠儿,有能力的企业都争着做此产品,也有许多企业望而却步,不敢投身到整机制造中,作为一种机械设备,它为何有如此魅力,又如此神秘呢?纠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它属于大型非标热工设备,涉及热力学、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等专业,相对而言,链篦机本体中的耐热件的材料及结构在整套设备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甚至超过驱动装置。作为链篦机与回转窑之间的过渡部件窑尾溜槽系统,看似简单,实则因为其位置特殊(连接链篦机与回转窑),该区域温度相当高,达1100℃以上,是一般材料所不能接受的。另外溜槽系统本身还要求承载大量球团,受到较大的压力冲击,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溜槽系统在链篦机乃至整个氧化球团工艺中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链篦机-回转窑温度场控制系统具有大滞后、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很难建立控制过程数学模型,常规PID控制器难以实现有效控制。本文深入研究了球团生产工艺机理,并对某球团二厂进行现场调研,采用了模糊控制和解耦控制的理论,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和解耦控制器,对链篦机-回转窑温度场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借助于MATLAB对模糊解耦控制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模糊解耦控制器合理性,为操作工提供了操作指导,也为将来实现球团自动控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链篦机是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生产所需的三大核心设备之一。链篦机作用是将滚压成的φ8-16mm椭球干燥、脱水。链篦机的工作流程是:将钢铁厂除尘灰的混合料压成的生球经过筛分机筛分,合格的料球进入链篦机烘干,烘干后的干球通过窑尾密封进入下游的运料皮带。  相似文献   

7.
针对球团烧结链篦机过程被控对象复杂、数学模型不确定以及控制要求高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球团烧结透气性软测量模型的专家控制方法,以提高球团烧结过程自动化控制水平,最终实现了球团烧结生产过程链篦机子系统的优化管理,优化控制和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球团烧结链篦机过程被控对象复杂、数学模型不确定以及控制要求高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球团烧结透气性软测量模型的专家控制方法,以提高球团烧结过程自动化控制水平,最终实现了球团烧结生产过程链篦机子系统的优化管理,优化控制和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9.
本机是为链篦机——回转窑工艺法焙烧球团所使用的主要设备,是该工艺线上三大主机设备中的核心设备。它的用途是:将造球机造好的料球,经过本机的干燥、预热使料球产生一定的强度,再经窑尾溜槽送入到回转窑中进行焙烧,使其达到氧化球团的质量要求。根据2010年内蒙古双利矿业责任有限公司使用的我公司生产的年产60万吨,2.8×38m链篦机的现场问题反馈,现场链篦机产生的灰尘较多,且料球易破裂,链篦床各部件受冲击较大,有可能影响链篦床使用及料球的产品质量等,针对现场的反馈问题,我公司经过研究几套备选方案后,决定在链篦机下部增加了下回程密封装置。改造后,使问题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0.
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工艺在氧化球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这一系统的三大主机之一-环冷机,在整个球团生产线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冷机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回转窑氧化的球团进行充分的冷却,进一步提高氧化球团的质量。其环冷机的主要组成为:传动装置、回转体部分、支承辊、压轨装配、机架装配、罩子装配、风箱及灰斗装配、烟囱、卸料槽、卸料斗、侧挡辊、润滑系统、给料斗、固定筛等。作为环冷机与回转窑相连接的部件,固定筛的作用尤为突出。因其位置特殊(在回转窑的窑头罩里),该区域温度相当高,可达1250℃及以上,是一般材料所不能承受的。另外在球体从窑头出来进入环冷机通过固定筛时,固定筛本身还受到较大的压力冲击。因此固定筛的材质和结构直接影响到固定筛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程鹏  马勇  李瑞红 《科技信息》2012,(23):117-118
本文介绍了AB公司的ControlLogix控制体系在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线中的系统配置、网络控制通讯及生产主要功能实现,详细阐述了设备网、控制网、以太网三级网络在过程控制中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温控系统中最常用的是串级控制方法,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不足,调控质量也不能很好的满足生产需求。文章在串级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其算法优化的可行性,尝试将模糊机制、免疫算法和PID控制方式相融合,改进原有的控制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新算法可以有效提高温度控制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制冷系统的综合优化控制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制冷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模型,系统模型中包含了用集总参数和相移动边界法建立的热交换器动态模型,以及压缩机和膨胀阀的稳态流动模型,在以模型为基础的各种智能控制方式中,所建立的系统模型对制冷机控制具有通用性,它能完整地反映制冷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关系,并能从模型仿真中获得系统参数之间的动态关联,从而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因此它不仅是进行整个系统综合优化控制的基础,也可以针对所选定的受控参数和控制方式对制冷系统实施最佳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以某烧结厂球团焙烧过程中燃烧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生产过程中因果非线性及条件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运用网络技术、软测量技术、模糊控制和专家系统等,提出一种焙烧过程的质量控制策略和先进过程控制(APC)方案,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化软测量(FNNSS)模型。采用软测量的方法实现生产综合条件指标即广义透气性的测定,对不同的透气性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对多点变压边力(VBHF)的精确控制,从而保障液压机板料成形生产质量,优化板料成形工艺,提出了实现智能VBHF预测和控制的液压系统.根据模具几何参数、毛坯几何参数、材料性能参数、工艺参数等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VBHF预测模型.讨论了VBHF液压回路响应特性改善和智能控制技术,采用智能自适应方法实现VBHF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精度补偿.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板料成形VBHF的预测及智能控制,为智能多点VBHF液压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菱铁矿和褐铁矿精矿进行了造球、焙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菱铁精矿中配加褐铁矿的同时配加磁铁矿,既可提高生球强度,又可提高爆裂温度;链篦机—回转窑焙烧该球团时,操作难度大,球团矿质量差;采用烧结法焙烧菱铁矿和褐铁矿球团时,因高温保持时间短而导致球团强度低,配入磁铁矿后,既延长了高温保持时间,又提高了成品率、转鼓强度和抗压强度,增加预热段可改善烧结指标;用带式焙烧法焙烧菱铁矿和褐铁矿球团时,获得了成品率为98.26%,利用系数为0.654t/(m^2·h),转鼓强度为80.65%和抗压强度为1762N/个的球团矿。该研究为我国储量丰富,但难焙烧的菱铁矿和褐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了高效、可靠地实现一个智能控制系统,需要对该智能控制系统从实现的角度进行系统化描述,清楚系统涉及的变量、关系和时序.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功能和运行方式的角度,分析了智能控制系统的特点;讨论了智能控制系统的模型结构;阐述了智能控制系统建模应该解决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一个面向实现的智能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智能控制是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智能控制的产生及发展过程,研究内容,以及智能控制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智能控制所面临的难题,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装载机自动变速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装载机节能换挡规律及其智能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装载机自动变速智能换挡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装载机电控系统试验台上对所开发的装载机自动变速电子控制单元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节能换挡规律智能控制算法所开发的自动变速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工况的变化调整换挡策略,实现自动换挡,并能使液力变矩器经常保持在高效区工作.  相似文献   

20.
研究离散制造中混杂数控生产线的智能化控制问题.引入智能感知、智能决策与智能执行等智能制造技术,构建生产线数控设备的联网协同机制,实现类似流程制造中自动化生产及无人值守的自治控制.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CPS)设计混杂数控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 for hybrid NC,ASHNC),提出具体架构与分层模型.采用WPF技术开发原型系统,并且在多个知名企业所构建的数控生产线中得到应用.实际效果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