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戏剧创作中,冲突常常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根本动力,戏剧情节是在矛盾冲突及冲突的消解过程中发展的,换句话说,矛盾冲突构成了戏剧的灵魂。而《罗剧》中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为两个世仇之间的矛盾冲突、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封建与反封建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的消解主要是通过暴力这个中介而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暴力成了罗与朱二人之间爱情的对立物。本文将就《罗剧》中的暴力冲突描写进行分析,进而挖掘罗与朱二人之间爱情悲剧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2.
据东汉赵岐《孟子题辞》记载,汉文帝时已置《论语》博士,说明汉初《论语》已经存在,陆贾《新语》、董仲舒《春秋繁露》及其对策对《论语》的引用也说明了这一点。《论语》在汉初已出现,汉初鲁学、齐学并盛,故在这一历史时间已存在鲁学《论语》、齐学《论语》了,只是期间《论语》无定名,从而也无《鲁论》、《齐论》之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很多矛盾现象能通过心理解析的途径找到合理答案。影响孔子心理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明知失败的必然与不甘认同的愤慨两者之间的冲突,安贫乐道的道德倡导就是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物;二、其本人政治主张的实质与推行方式之间发生的背反情状,使他常于两难之间不得不作出违心的选择;三、社会的动乱给生命造成的威胁。总之,孔子道德主张的多重性是各种要素对其心理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田园交响曲》这部作品内容、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以及宗教背景的分析浅谈了作品中存在的矛盾冲突:作品内容本身的,以及题目与文章思想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论语》中很多矛盾现象能通过心理解析的途径找到合理答案。影响孔子心理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明知失败的必然与不甘认同的愤慨两者之间的冲突,安贫乐道的道德倡导就是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物;二、其本人政治主张的实质与推行方式之间发生的背反情状,使他常于两难之间不得不作出违心的选择;三、社会的动乱给生命造成的威胁。总之,孔子道德主张的多重性是各种要素对其心理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鲍迎迎 《科技信息》2010,(22):143-144
谭恩美的小说《灶神娘娘》反映了华裔母女之间特有的矛盾和冲突,本文从母题出发,深入分析了母题背后所蕴含的中西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并且指出母女在承认中西文化差异,认同双重身份之后,才能在中西文化冲突和两种身份的困扰中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7.
杜丽娘是《牡丹亭》唯一的核心人物,这是由汤显祖运用心学生命价值观理论塑造新佳人形象的创作意图所决定的。杜丽娘这一文学形象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爱情自发一择偶自由一婚姻自主三端。在她身上“矛盾”与“冲突”两相分离的情形是非常特殊的,可以称之为戏剧冲突的“《牡丹亭》模式”。《牡丹亭》严肃崇高的文化品位与戏剧冲突具闹剧的丰富性与活泼性,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语与成语     
刘婕  孔琪 《科技信息》2009,(4):232-232
《论语》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其中有许多内容被后人频繁使用,逐渐发展成成语。文章从戍语的用途和意义为着手点,从学习、人的修养和人生体会三个方面对《论语》中的成语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论语正义》是清代扬州派学者刘宝楠父子一身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该作不仅体现了清代考据学的重要成果,对《论语》学的发展亦贡献卓著。运用统计、归纳、比较等方法对《论语正义》中释词时引用《说文解字》及其他字书、传注类训诂著作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有清一代虽然说文学昌明,但扬州派秉承皖派学者之优长,尊汉但不迷信汉,从而在《论语》诠释方面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集大成之作。也印证了经过清一代学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训诂、文字、音韵等学术已经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璠 《科技咨询导报》2010,(14):256-256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学习并领悟《论语》的精华,对弘扬民族文化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张芳娟 《科技资讯》2006,(3):190-191
在大学图书馆馆员和大学生读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对冲突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达到读者与图书馆和谐共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语言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论语》文本的生成过程,阐述了《论语》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母体的诸多原因,《论语》的价值取向和它的特点。论述了《论语》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在与当时诸家学派的比较论争中,从形式到内容的形成积淀过程  相似文献   

13.
郭昶 《科技信息》2011,(9):103-103,98
《自然科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提高《自然科学》等基础课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是目前很多初中自然科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出发,详细论证了在《自然科学》课程学习中实施合作性学习模式的基础、可行性和实际意义,提出了一种新的在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一体化合作性学习模式。研究表明,一体化合作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基础性知识的传授效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安妮·泰勒的小说《思家饭店的晚餐》中逃离与坚守,渴望与失望,冲突与和解这三组二元对立项的分析,揭示了小说所蕴含的深刻主题:家庭成员之间,成员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在矛盾和冲突中走向圆满和谐。  相似文献   

15.
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制图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入手,试图解决有限的教学时数与快速膨胀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以“为了每一位学生都发展”为核心,坚持以创新理念为指导,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转变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联合起来的模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目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们利用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暗示事物的矛盾,引发学生认知之间的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最终达到师生共进的目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7.
胡鸣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3):51-52,126
阮元《论语注疏》与朱熹《论语集注》是《论语》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集成本。阮刻本是宋十行本的重刻,宋十行本与朱注本几乎为同时期传本。然而,二者经文并非完全一致,体现在文本结构的分章与文本属性的异文的出入,此展现了宋代《论语》传本流变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物理化学》中的稀溶液沸点升高与《有机化学实验》中的水蒸汽蒸馏看似矛盾,实质上是它们的原理不同,通过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19.
刘熙载《艺概》云:"渊明大要出于《论语》",指出陶渊明与《论语》之间的渊源。陶渊明一生五次出仕,其积极入世的仕宦思想深受《论语》影响,同时又因其个体的独特性而别具特色。本文试从"学而优则仕",对可依托的君主的不同理解,为官之道的不同方式等方面对陶渊明的仕宦思想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党伟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11(2):145-146,151
《喜福会》中描写的母女矛盾,是中美文化之间差异与冲突的具体表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组织形态,是造成中美文化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母女矛盾的化解,表现了作者对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美好希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