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外源GA3对盐胁迫下北美海蓬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外源GA3对不同浓度的盐胁迫(NaCl)下北美海蓬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GA3促进了盐胁迫条件下北美海蓬子种子萌发.在外源GA3处理下,北美海蓬子幼苗中脯氨酸的含量高于单盐处理,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不大;抗氧化酶活性、(O2·) 产生速率值和MDA值低于单盐处理,说明外源GA3可以加强北美海蓬子自身抗胁迫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增加体内的脯氨酸含量起作用.另外,在外源GA3处理下的北美海蓬子根系活力显著提高,说明外源GA3有利于北美海蓬子在盐胁迫下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一定规格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 ,可明显提高萌发种子胚乳和幼苗中GA3 、IAA含量 ,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理调节功能。壳聚糖浓度对内源激素含量、α -淀粉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幼苗生长特性等影响浓度效应明显 ,其最佳作用范围为 2~ 4 g/L。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稀土金属铈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活性的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Ce(NH4)2(NO3)6处理黄豆种子,测定种子的萌发率、种子活力、淀粉酶活性、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RE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1)低浓度铈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Ce(NH4)2(NO3)6质量浓度为1.0 mg/L时,促进作用最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萌发率增长10.2%,生长势高出3.4%,淀粉酶活性增加32.4%,根系活力提高34.3%,幼苗的REC和MDA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高浓度铈(质量浓度≥50.0 mg/L)对种子萌发、根系活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是Ce(NH4)2(NO3)质量浓度为100.0 mg/L的处理组,抑制作用最强烈.由此认为,铈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低促高抑,1.0 mg/L最能有效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SA、TDZ、6-BA和GA3处理紫薇种子,在恒温25℃全光照的条件下,研究了紫薇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的株高、鲜重、叶面积.结果表明:恒温25℃条件下,1-15mg/L范围内SA处理的种子发芽力较低,幼苗长势较弱.四种植物生长物质对比得出GA3处理的种子总体效果最好,其次是TDZ处理的种子效果明显.尤...  相似文献   

5.
以苦楝(Melia azedarach)叶乙醇浸提物处理大豆(Glycine mac)、水稻(Oryza st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及玉米(Zeamays)种子,观察浸提物对几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2.5~1000μg/mL浓度范围内,浸提物对几种作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水稻和小麦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玉米和大豆的抑制作用稍弱,在1000μg/mL浓度时,浸提物可完全抑制水稻和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而大豆和玉米的萌发率仍超过70%,对大豆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玉米幼苗的苗高抑制作用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6.
以三翅槭模式标本树上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观测其基本形态和特性,并通过不同温度处理及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吲哚乙酸(IAA)和层积处理后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三翅槭为无胚乳种子;三翅槭种子在15~25℃昼夜变温下种子萌发效果最好;不同浓度的GA3、6-BA、IAA均能打破三翅槭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层积处理也能较好的提高三翅槭种子发芽率;三翅槭幼苗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叶片形态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砂土类型和不同埋藏方法对猕猴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梵净山野生猕猴桃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猕猴桃种子萌发率、出苗率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英砂与腐殖土混合的砂土最适合猕猴桃种子萌发,平均萌发率达到84%,室内埋藏后的种子更有利于种子出苗,出苗率达到81.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砂土类型和不同埋藏方法对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均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为猕猴桃种子资源保存和种苗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HCO3按不同质量比混合,模拟出15种盐碱度各不相同的盐碱逆境条件,进行光皮桦种子萌发试验,研究盐碱胁迫对光皮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盐碱处理下,随着盐浓度及pH值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对幼苗胚生长抑制作用加强;在pH≥8.78,盐浓度≥100mmol/L胁迫下,光皮桦种子的萌发明显受到抑制,且萌发进程延缓,当盐浓度高达250mmol/L时,各盐碱处理下的光皮桦种子均不萌发;在pH≥7.08,盐浓度50mmol/L胁迫下,光皮桦早期幼苗无法正常生长;碱性盐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中性盐.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乌拉尔甘草作为试验对象,探究其各器官(根、茎、叶和根状茎)是否存在化感自毒作用。利用乌拉尔甘草各器官不同浓度(0、0.025、0.1 g/mL)的水浸提液开展种子萌发试验,以模拟研究甘草根系分泌物及茎叶淋溶物对自身种子的化感自毒潜力,并将各器官粉末与土壤混合作为栽培基质开展盆栽试验,以评价甘草残茬和凋落物对幼苗生长的化感自毒效应。结果表明:所有器官的水浸提液均显著地降低了甘草种子的萌发指数,并表现出显著的浓度依赖效应,即水浸提液浓度越高,则对种子萌发指数的抑制效果越明显;茎、叶和根状茎高浓度水浸提液(0.1 g/mL)处理下的甘草种子最终萌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11.1%、17.3%和11.1%;所有处理组的种子均存在延迟萌发现象,并且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提高,种子萌发的延迟效应愈加显著。在幼苗盆栽试验中,所有处理组均对乌拉尔甘草幼苗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添加甘草根、茎和根状茎粉末的处理完全抑制了幼苗根状茎的发育。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根、茎、叶和根状茎粉末处理的幼苗地下器官甘草酸含量分别降低70.9%、21.5%、49.3%、62.5%,总黄酮含量分别...  相似文献   

10.
不同盐度下海漆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度是影响红树植物海漆分布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研究了不同盐度下海漆种子的萌根率、发芽指数、萌苗率等萌发指标以及幼苗的茎高、基径、叶片数、最大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在低盐(5)处理下,种子萌根率,萌苗率,发芽指数与淡水处理差别不明显;中盐(15)条件处理下,种子的萌发显著差于低盐条件下的;高盐(25,35)胁迫下,种子萌发很差,萌根之后不能定植,出现灼根现象.相同盐度处理下幼苗的生长也显示出与萌发相似的状况,高盐(25,35)处理下的幼苗在前两个月相继死去,不能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1.
在1982—1986年就黄腐酸拌种对小麦某些生理过程的影响及其增产作用进行了研究。 l、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黄腐酸能促进小麦种子发芽,发芽势及发芽率明显提高。在较高温度下差异不显著。 2、黄腐酸拌种能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次生根条数与长度增加,并发现根系活力的提高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有关。麦苗生长健壮,根/冠比提高,叶绿素含量上升,干物质累积增加,对干旱、冻害等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有所改善。 3、黄腐酸拌种使分蘖提前出现,冬前分蘖与有效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及千粒重亦有所提高。 4、四年来多点小区对比试验及大面积示范推广表明,以每公斤种子用黄腐酸4克拌种效果较好,平均增产率达11%。  相似文献   

12.
在动物体中,硫化氢(H2S)已被确认是继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后的第三种内源气体信号分子,它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硫化氢的信号分子功能在植物体中也逐渐被揭示。本研究发现,用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riS)处理小麦种子,可提高其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率。此外,用NariS灌根处理小麦幼苗,可提高其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内源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缓解二者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含量下降,减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最终提高小麦幼苗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同时改善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幼苗生长状况。这些结果表明硫化氢处理可提高小麦对高温和干旱胁迫的综合抵抗能力,并且这种综合抵抗能力的获得可能与硫化氢诱导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3.
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六倍体小黑麦和普通春小麦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生理生化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时,小黑麦的生育期、株高、穗下茎长、穗数、乳熟期绿叶数有较好的稳定性;叶片持水力及束缚水含量高于普通小麦,产量结构稳定,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腐酸和赤霉素对冬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质膜相对透性、α-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FA、GA及二者混合处理均能促进小麦生长,提高α-淀粉酶活性,降低质膜相对透性,FA及FA+GA还能使POD活性增加。FA、FA+GA在小麦种子萌了过程中都具有GA的类似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不同预处理对薜荔种子发芽的影响(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薜荔种子的萌发特性,以及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浓度的HNO3、KNO3以及GA溶液对薜荔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植株薜荔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差异显著;浸种时间与种子发芽势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宜浓度的HNO3、KNO3以及GA溶液对薜荔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用不同浓度吲哚丁酸、萘乙酸及赤霉素浸种1,2 h,对长白松种子进行预处理,以清水浸种2 h为对照,试验分析预处理后长白松种子的萌发状况.结果表明:长白松种子经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后发芽率、发芽势明显提高.其中,以100 mg/L的IBA浸种2 h长白松种子的发芽效果最好,发芽率为53.66%,发芽势为12.33%,发芽指数为38.15.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PVA/TEOS/GA有机/无机杂化膜,比较杂化膜在3种不同温度下在乙醇/水全浓度范围的溶胀性能,分析无机相和交联剂对PVA膜溶胀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溶胶-凝胶反应条件及不同热处理条件对膜溶胀度和溶解选择性的影响.用FTIR和XRD对杂化膜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PVA与无机相(TEOS)发生溶胶-凝胶反应生成氢键和共价键Si-O-Si,形成交联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体系,使杂化膜的结晶度减少,控制了膜的溶胀,提高膜的溶解选择性能,但膜的溶胀减少会使通量有所下降.加入GA后,使PVA杂化膜溶胀度和溶解选择性都有所提高,表明PVA杂化有利于控制膜在乙醇/水溶液中的溶胀,从而提高膜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GA3对萝卜和玉米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微生物代谢产物赤霉素GA3对萝卜和玉米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GA3对萝卜、玉米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GA3浓度为10~40mg/L时对萝卜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20mg/L时发芽率最大,为84%;10mg/L时对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好.5~40mg/L时对玉米幼苗高度有促进作用,其中30mg/L时对玉米幼苗高度的促进作用最大,5~10mg/L时对玉米幼苗地上部分干鲜重促进作用最大,20mg/L时对玉米幼苗根部干鲜重促进作用最大.结论:适当浓度的GA3对提高萝卜种子发芽率有促进作用;10~40mg/L的GA3处理后的萝卜和玉米幼苗均表现为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9.
赵苗稳  马进 《河南科学》2010,28(6):697-700
以伊川县为例,分析各季节降水、气温变化趋势及干旱对主要作物生育和产量形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伊川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近10年春季、夏季降水量减少较多,气温升高加剧了干旱的发展;冬小麦干旱减产年表现为底墒差,播期前后干旱、春季干旱减产偏重,造成冬小麦基本苗和分蘖少、生育推迟,有效茎数、穗粒数偏少.初夏旱晚播、伏旱或初夏旱伏旱相连,使夏玉米发育迟缓,造成穗粒质量降低减产甚至植株干枯绝收.针对干旱对作物生产的影响,提出了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离体小麦叶片在室内自然干化失水率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片室内自然干化失水率可作为小麦抗旱育种工作中鉴定评价品系(种)抗旱性的重要水分生理指标。此项技术测定方法简单,样本可容量大,结果较为可靠,适合抗旱育种工作中对大量的杂种世代材料测定和筛选,是一种选育小麦抗旱品种较为实用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