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渚沛 《科学通报》1957,2(19):582-582
概论我对馬克思辯証法發生兴趣还是由于研究高爐所致,通过这一研究,才使我对馬克思辯証法获得进一步的認識。我在研究高爐熔炼法的历史發展时,使我深为惊异地發現了一个極好的从量变到質变——由量所导致的量的突变——的实例。奈尔逊(Neilson气体学工程师但非高爐专家)在1828年倡議热風高爐熔炼法即将空气加热至300℃左右,吹入高爐,这样,焦炭的  相似文献   

2.
1866年8月7日,马克思从伦敦写给在曼彻斯特的恩格斯一封信,谈及他新读到的一本书:“有一本很好的书,……这就是1865年巴黎出版的比·特雷莫的著作《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起源和变异》,尽管我发现了一些缺点,但这本  相似文献   

3.
曹婉如 《科学通报》1960,5(20):622-622
一十七、十八世紀中国自然地理学思想的特点是进步与落后的斗爭,亦即在认識地理环境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爭和探索自然地理現象的不同方法的斗爭非常活跃,特別是通过斗爭,唯物主义和辯証法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說明上述的特点,首先需要了解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因为一门学科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特点,絕不象資产阶級学者所理解的那样是偶然出現  相似文献   

4.
王德宝 《科学通报》1960,5(4):117-117
恩格斯說过:“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蛋白頂的重要性再也沒有人怀疑了,但蛋白貭在生物体內是怎样合成的呢?到現在还是未知之謎,如果能解决这个問題,就可以了解生命的秘密。在二十六七年以前生物学家就注意到在迅速生长的細胞里面,核糖核酸(RNA)的含量总比較多,到1940年Caspersson和Brachet更分别从不同的实驗証  相似文献   

5.
鲁子贤 《科学通报》1976,21(3):112-112
生命起源的问题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显得更为重要的是围绕着这一命题在哲学上展开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尖锐斗争.一切唯心论者,从主观唯心主义到客观唯心主义,从上帝创世说到泛神论和自然神论等形形色色的流派,都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认为生命是神创的;古代唯物主义者虽然朴素地认为生命是从浑沌世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但不能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近一百年前,恩格斯就已指出:“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張文佑 《科学通报》1960,5(10):291-291
一构造体的辯証发展大地构造发展是借着地壳內各构造体的“建造”形成和“改造”形变两个主要对立面相互斗爭、統一和轉化的过程而表現出来的;并且建造和改造这两个对立的作用是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制約着的。从地壳上两种最大构造体——大洋型地壳和大陆型地壳看来,大洋型地壳和大陆型地壳在性貭和成分上是有不同的:前者的特征是上层的厚度小,表面波  相似文献   

7.
谢荣庆 《世界科学》2000,(11):41-42
据说如果外星球有高级生物莅临地球,为了测估我们的文明水平,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将是:你们从何而来?怎么一个个都变成这个样子的?他们把能否正确回答自身进化规律的问题,视作一群生命体是否脱离襁褓婴儿期、是否成熟的标志。对此,我们应随时准备着──题首记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以下简称《猿到人》)一文中指出,类人猿渐渐学会直立行走后,“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这是恩格斯在论述人类起源时的一句名言(以下恩格斯的这句话都简称名言),许多版本都以加粗的醒目字体表示重…  相似文献   

8.
汪鎮藩 《科学通报》1956,1(12):74-74
大家知道,从辯証唯物論的观点看来,物質的定义是:“物質是标示客观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們在他們的感觉中所获得的,它不依賴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着,他被我們的感觉所复写、攝影、映写”(昆列宁著“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論”)。但是,在自然科学的許多部門中,特别是在物理学中,常常用“物質”这一名称表示有静止質量的物体,例如“物質三态的变化”,“物質的比热”等等。于是,当提到場的时候,就不得不將场称为一种“特殊物質”(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9.
景林 《科学之友》2002,(6):16-17
1871年,达尔文在出版《物种起源》12年之后,又出版了《人类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他在书中运用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从动物到人的进化过程,初步揭开了人类起源之谜。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对自身进化前途和命运的关心,远胜于对自己身世的回眸与追问。那么50万年以后的人类会是什么形象呢?我们会变成鳞茎状的树栖人或大头大眼的恐龙人吗?英国著名古生物与古人类学家迪克森在《后人类》一书中把50万年以后的人类勾勒成“是一种浑身呈鳞茎状的、布满红色血管、栖息在树上的动物。”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57,2(1):29-29
1956年12月17日在萦菲亞举行了紀念保加利亞科学院院長Т.Д.巴南洛夫院士創造性活动50周年庆祝大会。Т.Д.巴甫洛夫院士是保加利亞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从1947年起就是保加利亞科学院的院長。1947—1952年任保加利亞哲学研究所所長。他从20岁开始就从事辯証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馬克思  相似文献   

11.
颜訚 《科学通报》1965,10(8):714-714
一人类进化的阶段性我们在讨论关于巨猿系统和人类起源时曾提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在平地上行走时就开始摆脱用手帮助的习惯,而渐渐采用了直立的姿势。这就是从猿转变到人的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这可以说是一个阶段。“但是有决定的一步终于完成了,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这又是一个阶段。“简单讲来,这些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随着完全人的出现又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这又是一个阶段。以上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76,21(7):320-320
<正> 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传人中国比较晚.首先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的是严复.1895年,他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原强”一文,这篇著名的论文,一开始就推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同年,他译述和出版了《天演论》,把生物进化学说第一次介绍到中国.《天演论》的翻译和出版,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布起了一定的作用.鲁迅当年一开始接触《天演论》,就深深地被书中所阐述的生物进化论这个新颖的科学思想所吸引.  相似文献   

13.
改良硫氰酸铁比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蘭馨 《科学通报》1959,4(7):236-236
鉄(Fe~( ))的比色测定法很多,直到現在为止,硫氰酸鉀法还在广泛应用。但是該法的缺点是顏色不稳定。文献上有加入非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如戊醇、異丁醇等)自水溶液中提取铁絡离子以进行比色的方法,还有加入低介电常数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丙酮—丁酮)后,直接在水溶液中进行比色的方法。作者采用后一建議,减少有机溶剂用量,証实鉄絡离子在40—50%丙酮或丙酮—丁酮(依1:2体积混合)中,颜色强度大为提高,稳定性及重演性也很好。作者曾將此改良法应用到血液中鉄量的比色測定以及溫泉水中鉄量的比色測定,均能获得相当  相似文献   

14.
周俊 《世界科学》1997,(8):13-16
1993年,笔者曾在《世界科学》(1993.[2])上发表了“地球原始有机圈与生命起源同源说”一文,其中重点有三:一是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与原始有机圈的起源联系起来作为一个主题进行研讨,即‘以“地球原始有机物(圈)及生命的起源”这一命题来代替传统提法“地球生命的起源”’;二是提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的诞生不仅仅是原始(太阳系)尘云物质的凝聚、集结,而且是自前地球尘云时期起,到地球形成,直至生命出现,形成生物圈,其中有机物与无机物都是同源共生、同步演化和相关发展的”,即“地球由原始弥漫态星云到凝聚态星球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奇怪的轨迹2004年4月,在太空工作了两年之久的起源号探测器准备返回地球。起源号的任务是收集太阳粒子,它距地球并不是那样遥远,然而,起源号却舍近求远,它掠过地球,沿一个环形轨道在归途中飞行了483万公里后才靠近地球。科学家解释说,起源号这样做是为了节省能源,它返回地球的轨道几乎可以不用消耗燃料。科学家将这样的飞行轨道形容为“太空隧道”或者“星际高速公路”。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太空船飞行轨道的数学家杰纳德·马斯顿评价说:“起源号完成了有史以来消耗能源最低的一次太空飞行。”听起来,“星际高速公路”这样的说法似乎来自一部科…  相似文献   

16.
陈世骧 《科学通报》1959,4(24):813-813
“物种起源”与进化思想的胜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于1859年,到今年刚正是100周年。这部伟大的著作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帜,它标帜着进化思想的胜利;标帜着生物科学解脫了形而上学的桎梏,发展为具有历史观点的、統一的科学。进北思想的胜利是在不断的斗爭中获得的。在达尔文以前,特創論长期地占領着思想的統治地位,上帝創造万物、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牢固地印在人心。虽然古代哲人,很早就具有朴素的进化思想,从他們的著作中已孵育着生物进化的概念;虽然18世紀到19世紀初叶,不少的著名学者如布丰、拉馬克、圣提雷尔、歌德等等,先后提出了物种变异演化的言論,拉馬克并于1809年,亦即达尔文誕生的一年,第  相似文献   

17.
呂叔湘 《科学通报》1959,4(17):537-537
总路綫是无可爭辯的正确路綫。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全国人民在1958年一年中实現的大跃进,也是无可爭辯的事实。粮食一年增产百分之三十五,合于工业需要的钢一年增产百分之五十,历史上有可以比拟的先例嗎?这不是特大跃进是什么? 曾經有人怀疑科学工作能否跃进。他們說工农业生产可以跃进,但是科学工作必須“按部就班”地做。这个理論也是站不住脚的,并且已經为一年多以来許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以及工厂和农村里的无数技术革新成果所粉碎。可以拿我的一点亲身經驗来說明。語言研究所三年前接受了編輯“現代汉語  相似文献   

18.
袁翰青先生在“科学通报”1954年,2月号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造纸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里面谈到我的一篇关於中国纸和造纸法传入印度的论文。袁先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现在把我的意见写在下面。  相似文献   

19.
林声 《大自然探索》2010,(11):54-61
1859年11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此书成为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到今天,书中的大多数观点为科学界所普遍接受,但仍有部分观点没有被认可。以下第一篇文章是对达尔文《物种起源》的重温;第二篇文章是当今某些生物学家的新发现:有些新物种的起源不能用《物种起源》的观点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专家荐书     
《“可怕的科学”丛书》在以往的荐书中,我们通常只是推荐某本优秀的科普著作。但这次,我们推荐的却是一整套丛书。这就是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近来出版的“可怕的科学”丛书。其实,说是一整套丛书,也不完全确切,因为到目前为止,这套丛书也只出版了其中“经典科学”系列的20种, 丛书的“另类新知”系列、“自然探秘”系列、“经典数学”系列和“体验课堂”系列中的另外40种,正在陆续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