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叶宁 《科技信息》2010,(31):I0249-I0249
熨烫技术在服装工艺中占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服装工艺教学中熨烫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分析熨烫原理和形式入手,提出了提高学生熨烫技能的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服装挺括剂     
目前,熨烫服装均借助高温水蒸汽及压力作用得以完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耗电、耗汽量高,且高温、水蒸汽及压力无助于织物纤维恢复原有形态,影响衣物穿着寿命,不能解决服装起毛、起球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缩甲醛化的方法研制了聚乙烯醇水凝胶颗粒,系统地研究了这种水凝胶在蒸馏水中的溶胀性能,并比较了不同制备参数对该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于σ_(0.2)的确定,我们采用的方法是:(1)电子式变形记录器与变形发讯器配合使用,以测定σ_(0.2);(2)应用弓形应变片式引伸计测定σ_(0.2);(3)应用YZV系列应变式引伸计测定σ_(0.2)。 本文对这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测试装置和操作步骤分别给予介绍。我们认为上述的第一种测定σ_(0.2)的方法准确迅速,操作简单方便,可作为液压万能试验机的一个附件配套使用,是快速测定σ_(0.2)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试样0.1至0.2克,加入6N纯盐酸及少量纯汞,加热使样品溶解,蒸干至糊状,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再次蒸干至糊状,加蒸馏水溶解,转移入10毫升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取溶液9毫升放入电解池中,于-1.0伏时预电解一定的时间,然后测定镉的阳极溶出电流,用加入法测定出镉的含量。用本法测定了高纯铝中10~(-7)%含量的镉。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固定化技术及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明胶作为载体,对壳聚糖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以制成的固定化壳聚糖吸附水中Cu2+和Cr6+。结果表明:分别用2%(质量分数,下同)的海藻酸钠、(1%的聚乙烯醇+1%的海藻酸钠)、(1%的明胶+1%的海藻酸钠)固定壳聚糖,成球性及机械性能理想。比较了壳聚糖质量、pH值、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0.20 g壳聚糖与(1%的聚乙烯醇+1%的海藻酸钠)载体混合,溶液pH值为6.5,吸附时间为8 h,Cu2+去除率达99.89%;0.15 g壳聚糖与(1%的聚乙烯醇+1%的海藻酸钠)载体混合,溶液pH值为4.5,吸附时间为10 h,Cr6+去除率达98.64%。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新的高纯度聚乙烯醇的生产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得的聚乙烯醇,醋酸钠含量低于0.25%,挥发分(有机溶剂)低于0.3%,可直接应用于医药、光学薄膜等高品质行业。  相似文献   

8.
在聚乙烯醇的存在下,当pH值为5.5~6.5时,Co(皿)—亚硝基R盐—乙基紫在水溶液中可形成稳定的三元缔合物。其λ_(max)=52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0×10~5L/mol·cm。钴(Ⅲ)含量在0~0.2μg/mL范围内吸光度遵从比尔定律,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选择性。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钴(Ⅲ)的测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书从理论和应用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服装结构设计的特点、内容、变化原理和方法、国家新的服装号型系列的推广以及服装样板设计技法。书中涉及技术内容广泛,对于各类服装的结构设计均有较详细的阐述,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是服装专业技术书,可用作高、中等院校服装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服装设计、生产技术人员和服装设计爱好者的专业用书。 本书为16开,212页,定价:14石0元,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出版。 联系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200051)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发行科 联系电话:(021)62373669,(021)62193057X15上海服装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甲酸为共溶剂,蒸馏水为共沉淀剂,通过溶液共混和液-固相转变法(L-S)制备出聚乙烯醇与聚己内酰胺(PVA/PA-6)合金.采用黏度法、折光指数法、DSC法、FTIR法、TG法和接触角法研究了PVA/PA-6的相容性、热稳定性及亲水性.结果表明PVA与PA-6有很好的相容性;PVA/PA-6合金膜材料比纯PVA热稳定性好;PA-6可有效地降低PVA/PA-6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11.
以尿素、乙二醛、聚乙烯醇为原料,采用碱-酸工艺合成缩聚树脂,并将该树脂用于胶合板的制备。采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进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乙二醛与尿素摩尔比、聚乙烯醇添加量(质量百分比)、加成反应pH(OH-)和缩聚反应pH(H+)4因素对树脂合成及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乙二醛-聚乙烯醇树脂的胶合强度达不到II类胶合板的标准,但甲醛释放量可达到E0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将聚乙烯醇插入钠基蒙脱石的层片之间,制备出聚乙烯醇/蒙脱石复合材料.考察了钠基蒙脱石的加入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XRD结果表明:蒙脱石的d(001)值由1.26nm增加到2.56nm及2.77nm,聚乙烯醇分子成功插入到蒙脱石片层之间,形成插层-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SEM显示,蒙脱石片均匀分布于聚乙烯醇中,耐热性能明显提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蒙脱石的加入有利于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当蒙脱石质量分数为7%时,其抗拉强度为88.03MPa,比纯PVA薄膜提高103.73%.  相似文献   

13.
以多组元水溶性黏结剂为黏结剂,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工艺成功制备出了Si3N4颗粒增强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研究表明:以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和硬脂酸(SA)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性黏结剂表现出较好的水溶脱脂性能,注射坯在蒸馏水中脱脂6 h后,黏结剂总脱除率约为55%,其中PEG的脱除率约为78.6%;复合材料经烧结后组织均匀致密,性能良好,其致密度、硬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97.5%、HRB 81.7和620 MPa,其硬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比采用石蜡基黏结剂制备的PIM--Si3N4增强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提高5%和20.4%.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乙烯醇(PVA)为主要载体,添加少量壳聚糖(SA)、SiO_2和CaCO_3,利用聚乙烯醇-硼酸(PVA-H_3BO_3)包埋法,包埋苯酚降解菌TX1;并制备成胶珠,研究胶珠对含酚废水的降解。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和传质性能分析,确定并优化包埋条件。结果表明PVA浓度8%、SA浓度0.2%、SiO_2浓度2.4%、CaCO_3浓度0.4%和饱和H_3BO_3液p H为6.7时,包埋胶珠机械强度好、结构稳定、无泄漏、固定化效果好;同时发现该条件下的固定化细胞培养12 h后对初始浓度为500 mg/L苯酚废水的降解率为78.1%。  相似文献   

15.
以浓度比为1∶2的聚乙烯醇(PVA)与淀粉为碳源,配制模拟废水,采用水解酸化—好氧工艺研究聚乙烯醇(PVA)等物质的降解状况.结果表明,停留时间(HRT)为24h时COD、PVA、淀粉的处理效率分别为89%~95%,89%~99%,85%~100%,均优于HRT为12h(COD、PVA、淀粉的处理效率为70%~80%,52%~76%,81%~100%)的处理效果,对PVA的降解尤其明显;污泥指数为50~200mL/g,污泥浓度(SS)对出水水质无明显影响;水解酸化池中DO维持在0.2mg/(L.h)左右,曝气池中DO维持在3mg/(L.h)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冻融下快硬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对不同纤维体积掺量的纤维增强快凝混凝土开展了冻融循环研究,测得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质量损失率,并提出了聚乙烯醇纤维早强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冻融损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掺入0.2%~0.4%的聚乙烯醇纤维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整体密实度及抗冻融能力,试件从脆性破坏过渡到延性破坏;150次冻融循环后,聚乙烯醇纤维增强快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小于17.8%;200次冻融循环后,抗折强度损失率及纵波波速下降幅度分别小于16%和10.6%.所提指数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及拟合精度,能较好地反映聚乙烯醇纤维快凝混凝土冻融损伤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在缝制服装的时候,需要将裁好的布片、扣眼和其他开叉处用线锁边,使其不会脱纱,这道工序既麻烦、又花钱。现在,波兰罗兹市综合技术学院的专家们研制成一种可以用来代替锁边的胶水。它不怕洗涤和熨烫,工艺简单、经济实惠。一家服装厂已用这  相似文献   

18.
本室自一九六九年以来,试用国产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yl Butyral,简称PVB)薄膜以及聚乙烯醇缩甲醛(Polyvinyl Formar,简称PVF),即福尔蒙瓦尔(Formvar)等材料制备电子显微镜样品支持膜,具有膜牢、透明度好、制备方法简便等优点。一、材料及方法(一) 用PVB薄膜制备支持膜1) PVB薄膜系用聚乙烯醇缩丁醛加入18%癸二酸二丁酯增塑剂加温加压制造成的。须将薄膜表面洗净,干后即可使用。2) 用氯仿(A.R.)配制1.5%PVB薄膜氯仿溶液。3) 用醋酸甲酯作为助展剂(即制膜时辅助在水面上扩展的溶剂)与上述1.5%PVB薄膜氯仿溶液  相似文献   

1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无腐蚀消毒净。它含有氯溴异氨酸、次氯酸钠、亚硝酸钠、焦磷酸钠、硼酸盐和碳酸盐,依照重量比1:(0.1~0.5):(0.2~0.4):(0.1~0.3):(0.2~0.6):(0.1~0.2)配制而成,还含有一些辅助成分。它具有使用时配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聚乙烯醇(PVA)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获得了聚乙烯醇的一些重要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通过分析体系的键长分布、键角分布、二面角分布及全局取向有序参数考察聚乙烯醇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关系与Ellis关系式吻合较好。在给定温度下,体系链越长,分子迁移率越小,黏度越大。另外,温度在Tg以上黏度值基本保持常数,而温度在Tg以下,无定形体系的黏度值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该结果与预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