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Feyerabend)提出了许多新颖甚至有些耸人听闻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并非费耶阿本德的凭空创造,西方文明中的自由主义传统和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构成了费耶阿本德思想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前导。费耶阿本德的思想本身亦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五、六十年代,费耶阿本德关心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论科学理论基础的虚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理论基础具有虚构特征,这种观点对于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活动都有一启发性,本文根据爱因斯坦的有关论述和科学创造活动,分析了这种观点的含义,考察了这种观点的科学认识基础,探讨了这种观点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在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其思想资源之一,而且充当了某种理论参照系的作用;同时,默顿科学社会学强调科学的自主存在和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科学依赖经济需要和物质生产的观点,既是一种"反调",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默顿科学社会学关于科学制度的研究是开创性的.这种研究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看到的关于科学社会本性的许多内容,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4.
本阐述了蒯因在科学哲学上的主要观点;(1)坚持观察证据和理论二间的区别,反对模糊甚至取消这种区别的相对主义倾向。(2)强调理论检验和评估中的整体主义因素。(3)在坚持工具论的同时,坚持科学实在论;工具论和实在论统一于他的自然主义。(4)认为通过科学方法论检验的只是有根据的信念,它可能是真理也可能不是真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泛化的与本意的‘自组织’”一文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商榷。对文章中关于哈肯自组织定义的思考进行评析。阐明了自组织是一个科学概念,不能与日常用语“自我组织”混为一谈。进一步分析了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组织过程的三种类型,肯定了组织的构建过程可以划分为自组织或他组织,并且这种分类并不改变自组织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斯泰西根据复杂性科学相关理论,提出以"复杂应答过程"理论为核心的新组织动力学,对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组织动力学观点提出挑战。在对系统概念和过程思想反思的基础上,他提出组织是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迭代模式形成的过程以及参与式方法论立场,将研究视角从控制系统观转向应答过程观。文章力图对斯泰西复杂应答过程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系统科学的观点,对达尔文革命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透视:(1)作为达尔文革命的功臣,华莱士确实受了许多委屈,对这种科学史中的"异化"现象,可以用科学知识社会学来进行解读。(2)达尔文的思想历经四次革命的飞跃。(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纲领可以用系统科学观点得到合理解释。(4)作为达尔文纲领的对立面,"宇宙完美设计"纲领仍包含合理内核和启发性。(5)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解模式,进化论的科学语言与自然神论的宗教语言之间通过转译,有可能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8.
试论赫兹的物理学思想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理论的多重性思想和物理学理论容许性、正确性、恰当性的评价标准以及物理学理论实验检验的整体论观点,构成赫兹物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他的这些思想分别由迪昂、爱因斯坦、拉卡托斯等人在不同程度上作了进一步阐述和更加充分的论证,从而对现代物理学和科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逆推法是赫兹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上的创新是他对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对"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这一问题的探讨,实质上是对科学和技术的价值的探讨.关于科学和技术的价值问题,理论界提出了"科技负载价值"、"科技与价值无涉"、"科技价值中立"和"技术负载价值而科学与价值无涉"等各种不同的观点.在此,我们不想对这些观点进行具体的评价,而是想换一个角度即从劳动价值论视域对科学的价值进行解读.从劳动价值论的视域来审视,科学不是"魔鬼"但却是"魔鬼般"地负载着人类科学劳动创造的价值,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价值库",因此科学所形成的"价值库"即"科学价值库",是"魔鬼般的价值库".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的劳动休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传统休闲哲学是“劳动——休闲”的二分模式,即将劳动与休闲对立起来。马克思以劳动为理论视角,认为思想史上这种将劳动与休闲对立起来的观念不过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劳动的反映。马克思认为,在人的类本质层面上,劳动和休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维度,两者相互内蕴,但只有在彻底消解了异化劳动、建立共产主义的基础上,劳动和休闲才能达到真正的统一,其基本表征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成为社会的普遍劳动形式。  相似文献   

11.
当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试图回避或否定科学发展与实在的必然联系,而从社会学、心理学和认知的角度来讨论科学思想、信念、评价和选择的问题时,实在论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总是象幽灵一样缠绕着科学合理性和科学认识本质问题的讨论。但在另一方面,虽然相当的一些科学家持有朴素的实在论观点,但本世纪以来,在哲学上系统主张实在论的哲学家却并未形成多数派,其倡导者不断分化。在最近若干年里,这种情况有了改变。以塞拉斯、普特  相似文献   

12.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吴彤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33-36,89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对于传统科学哲学和新的科学实践哲学都有很强的影响力。本文旨在通过对皮克林思想的实践转向、强调语境的机会主义和实践冲撞观的初步探讨。说明其科学实践的基本观点,以及科学实践观对传统哲学问题的新解释。同时对这种新的分析框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科学危机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科学真理危机、科学价值危机和科学生存危机。海德格尔所关注的是科学价值危机,他对这种危机的批判与解决是要通过技术的本质揭示和“追问”来达到。他的观点和途径存在着根本性缺陷,目的也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14.
这是霍尔顿编的一部关于当代科学思想史的论文集。作者都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他们分别就选定的学科对变化着的科学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这些论文同时也是本世纪一些著名学者的科学思想传记。编者的目的是让当代有思想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来说明当代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组织如何改变了我们的时代,某些科学贡献为什么成了二十世纪科学思想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罗素终其一生将实在论的形而上学作为所有哲学中最重要的主题.他以极为细致的论证,驳斥以指谓为意义的理论,导致了这种形而上学的危机.这让维特根斯坦放弃了所有形而上学的表述.它让波普尔采纳了弗雷格以真值为意义的观点及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为精密的日常思维,科学理论是可检验、暂定的真理,总是可以供人们改进的观点.以此,罗素让自己置身于分析哲学的中心,对立于该思想流派的公认主张:该主张将常识作为世界观的基础并选择了经验主义某种语言的变体,目的是期望在没有陷入形而上学泥潭的条件下既保留逻辑又支持实在论.这种期望的可能性正在衰减,而波普尔提供的实在论以及波普尔与其门徒提出的种种哲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则正在获得公众的注意.波普尔传世之作的特殊魅力在于,它理所当然地肯定实在论的形而上学,并根据科学的议程对它的多种版本进行争辩.  相似文献   

16.
罗素终其一生将实在论的形而上学作为所有哲学中最重要的主题。他以极为细致的论证,驳斥以指谓为意义的理论,导致了这种形而上学的危机。这让维特根斯坦放弃了所有形而上学的表述。它让波普尔采纳了弗雷格以真值为意义的观点及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为精密的日常思维,科学理论是可检验、暂定的真理,总是可以供人们改进的观点。以此,罗素让自己置身于分析哲学的中心,对立于该思想流派的公认主张:该主张将常识作为世界观的基础并选择了经验主义某种语言的变体,目的是期望在没有陷入形而上学泥潭的条件下既保留逻辑又支持实在论。这种期望的可能性正在衰减,而波普尔提供的实在论以及波普尔与其门徒提出的种种哲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则正在获得公众的注意。波普尔传世之作的特殊魅力在于,它理所当然地肯定实在论的形而上学,并根据科学的议程对它的多种版本进行争辩。1  相似文献   

17.
对“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这一问题的探讨,实质上是对科学和技术的价值的探讨。关于科学和技术的价值问题,理论界提出了“科技负载价值”、“科技与价值无涉”、“科技价值中立”和“技术负载价值而科学与价值无涉”等各种不同的观点。在此,我们不想对这些观点进行具体的评价,而是想换一个角度即从劳动价值论视域对科学的价值进行解读。从劳动价值论的视域来审视,科学不是“魔鬼”但却是“魔鬼般”地负载着人类科学劳动创造的价值,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价值库”,因此科学所形成的“价值库”即“科学价值库”,是“魔鬼般的价值库”。  相似文献   

18.
西方学术传统所坚持的科学普适性信念,多年来受到来自数学哲学、物理哲学等多条进路的批判。布鲁尔的SSK思想也是对这种信念的一种批判,作为其SSK组成部分的SLK思想,是这种批判的集中体现。他以逻辑学这门硬科学为例,从逻辑基础和逻辑规则社会性两个方面,提供了对于科学普适性信念更为深入的批判路径,从而导致了科学形象的极大变革。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英国发生了两波科学左派运动。第一波以贝尔纳、克劳瑟、李约瑟等红色科学家为代表,第二波以STS学者罗伯特·扬、沃斯基、拉维茨等几位激进科学运动发动者为代表。关于第一波科学左派运动,学术界已经有不少研究,但关于第二波科学左派运动还缺乏深入讨论。第二代科学左派活跃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他们对资本主义科学提出了更加激进、更加深入、更加深刻的理论批判。新科学左派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否定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具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属性,科学作为劳动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部分,通过阶级斗争和实践,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科学。他们的许多观点不仅对STS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5):96-96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人,是千百年难得一遇的超级天才人物。他的科学思想、哲学(科学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思想、社会政治观点、自然观、科学观、教育观、宗教观乃至个人人格,都呈现出“一种普遍的、非私人的、超私人的生命”。它们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科学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的自我完善,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精神力量,必将在21世纪继续发出光和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