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生自古多烦恼,能否在心理困境中自救,往往是人们成败的分水岭.善于自救者,能把种种厌烦引入阳光地带,即使在生活的泥沼中也可以踏出一条平坦的路,从而拥有健康的身心,赢得成功的快乐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据上海等城市消防部门统计资料表明,在火灾事故中,因遭烟气中毒窒息致死的人员,约占整个火灾死亡人数的50—80%,例如唐山林西百货商店火灾中,因烟气中毒死亡的就达18人,防止烟气中毒,是受困于火场者自救求生的首先措施之一,因此,自救方法得当与否乃生命攸关。前不久,上海南京东路某百货商店深夜所发生的一起火灾,楼上居住着的一教授全家5口人,他  相似文献   

3.
如今,毒气给人造成的伤害已越来越受到公众重视。因为毒气看不见、摸不着,很多人在遭遇毒气后显得手足无措,不会自救及抢救同伴,于是就造成了无可挽回的遗憾。有鉴于此,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有关毒气中毒的抢救方法,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救与抢救 一旦遭遇毒气,应迅速脱离有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15日发生的上海特大火灾事故,给予人们的警示是:除了必须严肃法纪,大力加强消防安全监管,不断增强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学会在灾害中自助自救外,还必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损伤一向是校园意外伤害事件中让老师和家长深感头痛的问题,因而如何提高学生群体的自救互救能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锻炼氛围,备受老师和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建筑消防工程是安全工程、生命工程,尤其是对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重点工程而言,是立足自防自救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2010年11月15日的上海特大火灾事故给人们以警示:除必须严肃法纪、大力加强消防安全监管、不断增强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在灾害中学会自助自救之外,还应当最大限度地引进、吸收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消防技术,不断提高消防器材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这里介绍几种最近研究开发的在火灾中应用的消防机器人和先进装备。  相似文献   

8.
负重     
●用微笑去照亮生命的隧道,我们会看见人生的奇迹和宝藏我想对青年们说的,只有以下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必须将最重的东西当成基础,而那也正是我们所肩负的任务。人生所肩负任务的重量越重,我们就越深入人生之中。必须明白,生活不是肤浅的快乐,而是人生。假如在年轻时便急着把人生变得前卫且浅薄,或是将人生变得轻率且轻浮的话,那么,就是放弃了认真地接受人生乐趣及放弃了真正担当人生责任的机会,而靠着自己最原始的本性去感受人生,停止了追求生命价值的努力。人生非得担当责任不可。在重大的任务中,隐藏了使我们变成有用之材,及带给…  相似文献   

9.
造成53人死亡、70余人受伤的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给予人们的警示是:除了必须严肃法纪,大力加强消防安全监管,不断增强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学会在灾害中自助自救外,还必须最大限度地引进、吸收、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消防技术,提高消防器材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町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灾难.这些灾难都有可能在心灵留下或轻或重的痛苦或创伤,甚至会让人痛不欲生.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灾害会造成什么样的心灵创伤,并懂得如何去自救、他救和互救.  相似文献   

11.
说起植物,人们更多想到的是茂密森林中的参天秀村,以及幽雅公园中的姹紫嫣红和郁郁葱葱,却很少知道在干燥缺水的环境中也存在着别样的草木生命。为了生存,它们或把茎干变得膨大起来以储水,或把叶子改变形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在逆境中将生命的魅力和美丽表现到极至。 在干旱地方生长的植物,有很多是亲缘关系很远、不同科的植物,但它们都有本领用自己的躯干贮存水,采用同一方法自救,这称为植物界的同功现象。  相似文献   

12.
谁也不知道亿万年来,地球曾经历了多少次的山呼海啸、天崩地裂。人们从对自然威力心怀惶恐顶礼膜拜,到逐渐了解如何预测与防护无数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学会自救与互救,已是当今人类求生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3.
日本神户的长田区是几年前阪神大地震时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灾后,在这里建起了一座与众不同的住宅。乍一看,这只是一座有着粉红色外墙的漂亮建筑,在周围那些受灾痕迹依然可辨的景物中略显突出,并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而实际上,这是日本的首座“防灾自救住宅”。发生灾害时,即使断了电、煤气、自来水的供应,这座住宅也能保证按内居民3天的正常生活之需。  相似文献   

14.
植物是如何感觉低氧水平,从而采取自救措施从洪灾中存活下来的?这种分子机制是否可调控?最新研究发现,植物的这种耐洪能力分子机制是可以调控的。这个发现可能会使科学家们研制出产量更高、更耐洪灾的农作物。这种名为感氧蛋白转换的分子机制能够控制关键调节蛋白(即转录因子,能打开和关闭其他基因):氧气水平正常时,  相似文献   

15.
正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我们将人生比作了巧克力,并将其中的苦涩与甜蜜认为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我们当然要知道这苦与甜的来源,探一探隐藏在幕后的巧克力的身世。巧克力,英文名为"Chocolate",这个词来源于"Xocolatl",意为"苦水",即清晰地指出了最初的巧克力的两个特征:味苦,呈液体状。一颗种子的丝滑世界  相似文献   

16.
"车祸猛如虎"。汽车这一现代高科技成果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频频高发的交通意外。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全世界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已超过100万,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亡。由于所受冲击力强大,伤势一般都很严重,若不能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据专家分析,事发现场若能正确及时展开自救与互救,50%以上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1992年,俄国3名海军上将联合撰写了《危险的史诗》一书,并由法国拉封出版社出版.书中透露了苏联几艘核潜艇遇难的情况及秘密处理过程.其中,最近的一次为“康索莫莱号”的沉没,发生在1989年4月,它不仅反映了苏联战舰的质量问题,也说明了船中自救能力不足.该潜艇现仍躺在巴伦支海1 500 m深的海底里,其核反应堆外壳随时有被海水浸蚀而破裂的危险,成为北欧的“海底切尔诺贝利”.  相似文献   

18.
我相信     
鲁白先生是一位重量级的生命科学家,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后进入大学、走出国门的第一批奋斗者。对于他而言,时间的运筹与人生的体验有着他那一代人的时代印记。而对于他的儿子,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并发展的90后、一位普林斯顿的大学生而言,时间与人生似乎有着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涵义。对于时间,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19.
执著到永远     
岁月的风铃唤起青春的梦想,牵引我们编织人生的彩霞.我们有笑,有闹,有高歌,也有长叹.因为人生既有开心、幸福,也有忧愁、失落. 我们不能只享受万里晴空的丽日,而不适应乌云翻滚的寒流.即使沧海横流、大地颤抖,也不应失去对人生的信心,因为人生就是希望与失望、成功与失败交织的舞台. 曾经一次次放飞心中的希望,而后又一回回抚平内心的伤痕.我知道,人生总是要经历几多磨难的.年少时的泪水欢颜对于漫漫人生仅是短短的一刻,人总是要边流泪边学会长大.在荏苒的光阴中才懂得:轻易得到的往往会轻易失去,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正来自于刻骨铭心的追求.成功不会轻易鉴定我们的历程,然而我们却无法回避奋斗中的艰难曲折.唯有执著的追求,才是无悔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不如意的事情,引发忧愁、烦闷、焦虑、紧张或无可奈何情绪。中年是人生中的多事之秋。中年人常可因工作压力大或工作不顺心而紧张焦虑;可因身体状况不佳或亲朋意外伤亡而悲伤消沉;可因上有老下有小的沉重生活负担而奔波劳心;可因住房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