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西语语音合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建立了一个纳西语按规则语音合成系统,该系统采用共振峰语音合成技术,以350个左右的无调单音节和4种声调模式为合成基元,该系统不仅适用于纳西语文-语转换系统,而且也是一个研究纳西语语音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
针对纳西语、汉语因句法结构差异较大而导致双语词语自动对齐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特征约束模型的纳西-汉语双语词语对齐算法.首先在语料中统计纳西-汉语词语区间扭曲和位置转换特性,并由此建立2个双语词语对齐的特征约束模型;然后将提出的特征约束模型融入词语对齐的对数线性模型框架,并结合最小错误率算法训练模型参数;最终搜索出最佳的词语对齐结果.实验以IBM Model3为词语对齐比较模型,结果表明,该双语词语对齐算法可以使纳西-汉语词语的对齐准确率提升21.9%.  相似文献   

3.
结合调查法和访谈法考察了摩梭和纳西低龄学童的语言使用模式.结果表明:在家庭环境下,摩梭和纳西低龄学童的语言使用以本民系语为主,当地汉语方言为辅;而在学校环境下,以当地汉语方言为主,普通话和本民系语为辅.语言使用模式与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密切相关,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推广策略应根据现实语言使用模式来制定.  相似文献   

4.
基于云南境内说话人母语为纳西语、僳僳语的汉语普通话语音,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由标准普通话语音库训练得到基线系统的声学模型(HMMSTD).然后以基线系统的声学模型为初始模型,分别用母语为纳西语、傈僳语的汉语普通话语音训练得到各自的声学模型(HMMNX和HMMLS),对于未知语音,根据各识别系统的概率得分。采用最大概率准则进行口音的分类判决.实验表明,基于HMM的口音识别系统,其正确识别率达93%。  相似文献   

5.
李江 《科技咨询导报》2011,(25):215-216
丽江是我国纳西族主要聚居地区,由于其用火等方面的习俗,强调做好纳西族地区的消防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丽江纳西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点,阐述了在立足纳西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尊重纳西族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提出了如何加强和改进纳西族聚居地区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和锡健  冯兆丽 《科技信息》2011,(20):I0230-I0230,I0232
本文通过对在昆明读书的纳西族大学生问卷调查,具体分析在西方现代体育全球化趋势下,作为纳西族人口中特殊群体的纳西族在读大学生传承纳西族传统体育现状,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面临的问题和传承措施。  相似文献   

7.
潘宏义 《科技信息》2009,(13):136-136,140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纳西族大型古典乐曲《白沙细乐》(纳西语称《崩时细哩》),是纳西族最古老、在民间流传最为久远的一部民族管弦乐曲,被音乐界专家称之为“中国幸存的少数大型古典乐种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内涵,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也为其保护传承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中在探讨旅游经济背景下,《白沙细乐》所面临的保护和传承危机.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纳西象形文轮廓字体的设计及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轮廓字体是纳西象形文信息平台的核心.提出了纳西象形文印刷体的标准以及制作方法,为以后纳两象形文多种字体的开发以及其它应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东巴神话数量多、内容丰富,展示出绚丽多彩的纳西族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纳西神话的传承需要现代方式的传播载体,研究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构建,对于动漫与纳西族东巴神话元素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传播,对东巴神话进行阐述,在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构建基础研究上提出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传承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永宁纳西族母系制与婚姻家庭研究综述胡阳全著云南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和婚姻家庭,是我国史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1962年宋恩常先生首次在我国公开发表了《纳西族母系家庭》(《民族团结》1962年8月号)一文。提出到民主改革前,在云南永宁纳西族的社会里...  相似文献   

11.
英语委婉语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玥  王华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4):122-124
委婉语的使用在生活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它对维护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委婉语的功能,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委婉语的误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纳西象形文信息化程度较低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种在Windows环境下纳西象形文英语输入法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利用TrueType字体技术建立象形文字库的过程,详细阐述了英语输入法的设计和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3.
纳西哥巴文是纳西族使用的一种表音文字,相比广为人知和研究成果丰富的纳西族东巴文而言,其使用地域偏小、使用人群偏少,文献较少,对它的研究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文献收集、刊布、文献翻译、字符研究、文字系统等方面对现有哥巴文研究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纳西族作为全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虽然在其他省区也有分布,并不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但是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纳西族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其中东巴文和纳西古乐堪称奇迹。本文对玉龙县纳西族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对象交换模型作为中间模型,讨论了基于层次-关系模型的视图机制,提出了一个增量维护的算法。该算法以统一的SQL语名定义,维护混合模型上的视图,并提高地图应用系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纳西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历程进行剖析,发现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纳西族文化内涵的项目,在体育现代化历程中极具生命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多数纳西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历史;拯救纳西族传统体育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建议:深化纳西族传统体育作为纳西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必须保留体育项目中具有的纳西族文化内涵;让纳西族传统体育逐步走进学校。  相似文献   

17.
采用荧光引物genescan技术,分析了云南纳西族Y染色体8个微卫星标记,根据8个Y-STR在云南纳西族中的高频等位基因和单倍型组成,对纳西族Y染色体进行多态性分析。纳西族与汉族8个Y-STR基因座进行X检测,差异极显著。并结合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证据来探讨纳西族Y染色体遗传进化历史。  相似文献   

18.
引入反映纳西族民居木结构榫卯连接的半刚性单元,建立了纳西族民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以及地震时程响应分析,得到了纳西族民居结构的自振周期、频率和位移、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而得到振型与位移响应的关系,并对抗弯承载力及抗剪承载力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纳西族民居的木结构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纳-汉双语语料库构建及双语语料对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存在着部分纳西语-汉语双语互译文本,利用这些双语互译文本构建大规模的双语语料库,是双语互译文本的深层加工及其双语词典编纂、跨语言信息检索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个大规模纳-汉双语语料库的构建方案,包括其总体规划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和流程细节.通过组织构建纳-汉双语语料库,实现双语语料库在统计的机器翻译系统中的应用,并实现纳-汉之间的双语对照翻译系统,较好地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进而推动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廖智 《科技信息》2011,(33):200-201
东巴象形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反映了纳西族特有的符号特征和审美观念。在分析东巴象形文字象形、原始古朴、动态和场景描绘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东巴象形文字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造型应用与装饰应用。使日用陶瓷设计充满民族文化底蕴,同时也将纳西文化以另一种方式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