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黄岩区委、区政府以“工业服务年”和“项目推进年”活动为抓手,逐步完善政府服务机制,加快培育和构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截至2006年11月底,黄岩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已达28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5家,市级7家。以国家科技部命名的台州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黄岩塑料模具产业基地为龙头,涌现出了联化科技、永宁制药、公元太阳能科技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群。[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黄岩区委、区政府以“工业服务年”和“项目推进年”活动为抓手,逐步完善政府服务机制,加快培育和构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截至2006年11月底,黄岩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已达28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5家,市级7家。以国家科技部命名的台州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黄岩塑料模具产业基地为龙头,涌现出了联化科技、永宁制药、公元太阳能科技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群。  相似文献   

3.
特约主编:黄岩区科技局局长沈茂聪■主编观点:今年以来,黄岩区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建设创新型城区为抓手,着力做好"服务引导、研学结合、成果转化"三篇文章,重点抓好区域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共建创新载体,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以产业化为导向,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促进黄岩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构建“大思政”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有效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以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为例,开展“大思政”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大思政”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导向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以“双智慧(IT+Wisdom)”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创业孵化等多种形式为抓手,统筹专业教育、第一课堂、第二课堂3个维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新工科建设,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湖凹陷黄岩区“区域成藏、一层多藏”的天然气规模成藏与差异成藏现象,基于钻井资料、流体预测、断裂解析及低渗天然气藏运聚方式等分析,提出区内“翼部主运、核部调节”的天然气差异聚集特征。具体表现为:当构造核部小断层不发育时,核部为天然气汇聚优势区,易形成气藏富集区;当构造核部小断层较发育时,断层面附近易形成非渗透区,靠近深大断裂的构造翼部易形成气藏富集区。这种现象是先伸展后挤压的地质背景、背斜-似花状断裂构造及低渗储层天然气“体积流”充注富集共同形成的。黄岩区的油气评价应遵循“一核两翼、近断富集”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今年起,我市将围绕产业升级、企业生根、产品创牌,大力实施以“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自我创业”为主题的“三自”创新战略,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完善创新体系为中心.以健全创新机制为动力,以优化创新环境为基础,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要突出两个抓手:  相似文献   

7.
<正>椒江区深入贯彻“创新制胜”战略导向,以“五大行动”为抓手,厚植创新发展沃土,着力打造全生态科技创新产业链。台州市椒江区坚决贯彻落实全省、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牢牢把握“创新制胜”战略导向,锚定争创省“科技创新鼎”,围绕“一二三四五六”工作要求,通过三年努力,实施平台“造峰”、两链“融合”、主体“登高”、  相似文献   

8.
自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县科技局积极创新载体,以“惠民为民强服务,创新创优提素质”为载体,以“科技帮扶促转型,创业创新促发展”为调研主题,围绕“千方百计保增长,齐心协力促转型”这一主线,着力做好“六送服务”,帮助企业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9.
《杭州科技》2008,(1):49-50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目标三主线”和“创业创新、联网成片、三线并进、品质为先”的总思路,按照培育“四个一批”的要求,依托两个基地(科技经济园、丁桥工业区块),突出三个重点(深化科技强区、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坚持“四位一体”(创新环境、人才、平台、项目),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注重“三科”(科技园区、科技商贸、科技楼宇)建设,认真实施“五专项工程”,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积极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此对“双创”人才培养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1+1+2+N”人才培养模式,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大学科技园为阵地,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核心,推动“双创”人才培养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由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联合打造的新型创新创业综合体。基地以“智能机器人与未来科技”为主题,以技术转化、创业孵化、人才培养为主要功能,以“产学研创一体化”为特色,依托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平台,创新提出并试点打造“产学研创”深度融合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基地已成为西湖区发展高校经济、重点打造的“环浙大人工智能产业带”的首个项目。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创新团队计划评审结果已经揭晓,我校有2个研究团队入选,住居全国高校前列.我校入选的2个创新团队分别是以卢秉恒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增材制造技术”创新团队和以管晓宏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系统的经济与安全性研究”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3.
<正>杭州市科技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杭州“创新活力之城”的发展定位和市党代会提出打造“创新创业的新天堂”的战略规划,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建设“天堂e创”“孵化在线”“一键入孵”等应用场景,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提升管服效能,增强创新创业活力,着力解决创新创业资源分散、专业服务不强和创新体系支撑不足等困难,全力打造全球孵化器,构建“全市域、全网络、全空间”的数字孪生“创新活力之城”。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变“个人学习”为“合作发展”,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15.
余邦福 《广东科技》2005,(10):52-5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以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引擎,通过运用“逆向科技创新方法”,走出了一条“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从局部创新到全面创新、从外国技术到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之路,创造性地建立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以分级管理、重心向下为特色的复合式三层研发体系结构,为开发核心技术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加要导之以“创”。它是要在全面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迸出智慧的火花。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通过文献计量方法梳理和分析该领域的总体研究趋势、核心机构和作者、研究主题演化以及研究前沿。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热点为“服务化”“可持续”“数字化”3大主题,研究前沿为平台生态系统与价值共创。未来的研究热点是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和演化路径、平台生态系统构建和价值共创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正>以高水平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引领,桐乡不断加快生态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全面创新、全域创新、全员创新的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桐乡市坚持把创新摆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1+3+1+X”(“数字经济”+“新材料、新制造、新时尚”+“现代服务业”+“未来产业”)主导产业,持续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努力打造乌镇品牌,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深入引导企业从个体创新向产业整体创新转变,高水平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久久为功提升全域“创新浓度”,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2009,(11):14-15
黄山市创新基金以创新和产业化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上联“863”、“科技攻关”等国家指令性研究发展计划和科技人员的创新成果,下接“火炬计划”等高新技术产业化指导计划和商业性创业投资者,重点支持产业化初期、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风险较大、商业性资金进入尚不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并为企业进行产业化扩张和商业性资本的介入起到铺垫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以入选第一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为契机,海宁将重点聚焦教育、科创、产业、城市四个板块,进一步优化资源整合,打通创新资源国际链,有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海宁市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嘉兴市关于“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等工作部署,立足海宁发展实际,深化改革创新举措,在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基础上,探索以“教科产城”模式打通创新资源国际链的新路径,加快破解县域城市能级不足导致人才留下难、资源集聚难、成果转化难问题,有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列入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为主题的第一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