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连云港于“十一五”时期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2011年连云港市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创新型试点城市。在发展路径上,连云港市提出要走一条具有苏北特点、连云港特色的发展之路。本文对连云港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对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欠发达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样本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建设模式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城市及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河流生态系统建设模式分析了城市河湖水体的生态功能和建设原理,并以连云港市城区水生态系统建设工程为例,研究了城市河流防洪排涝、供水、生态用水及水质安全的保障系统,制订了水环境保护方案,构建了城市河流湖库的水景观和水文化建设体系,提出了水经济开发方案,为城市的水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运用城市中心度、引力模型、断裂点公式等相关方法,从中心城市及其相互联系和吸引辐射腹地3个方面,划分淮海城市群的理论空间范围,并结合淮海核心区一体化建设实践和地域邻近实际情况,综合界定出淮海城市群合理的空间范围。结果表明:徐州是淮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它的城市中心度、综合实力和对外经济联系量均远高于淮海经济区其他城市,且与周边城市联系紧密,吸引辐射腹地范围广阔;淮海城市群理论上的空间范围包括徐州、枣庄、淮北、宿州、宿迁、临沂、淮安、济宁、商丘和连云港共10个城市,而合理的空间范围则为徐州、枣庄、淮北、宿州、宿迁、临沂、济宁、商丘和连云港共9个城市。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徐州的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徐州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徐州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法计算了2003~2009年徐州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子系统的生态位及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位,并对各层次生态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年徐州市环境、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生态位及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位均呈上升的趋势,资源生态位呈下降的趋势;2006年前后徐州市综合生态位和各子系统生态位呈不同的变化特征,子系统生态位的优势由资源生态位演变为环境生态位;经济生态位与社会和环境生态位呈显著的同步发展趋势,而与资源生态位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目前,徐州市的资源、经济和社会生态位仍然较低,应加速城市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的数量和空间规模也不断提高,城市越来越成为整体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客观深入地调查、分析和评估生态现状,为后续的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依据十分必要。文章从城市周边生态环境、城市形态、城市内部的生态类型以及"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等方面分析了洛阳城市重建自循环型生态系统的优势;在现代城市迅速扩张与工业大发展背景下,从洛阳城市建设带来的农田生态破坏、河道廊道生态破坏、森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了洛阳城市生态系统遭受的破坏类型和程度。  相似文献   

6.
借鉴自然生态系统解决优化问题的思想和机制,提出了"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概念.首先定义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自主进化机理,然后创建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自主进化过程的算法模型——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进化算法(简称城市生态算法).最后,构建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优化数学模型,并使用城市生态算法进行求解.选取上海市作为算法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城市生态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宜居性问题,建立了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淮海经济区内8个核心城市进行城市宜居水平评价,得到宜居水平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徐州、济宁、连云港、商丘、宿迁、枣庄、淮北、宿州,并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居住地,生态城市建设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六安市河流生态系统现状 的调查以及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河流生态系统对六安生态城市建设的功能和意义,提出了修复六安 市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廖日红  魏溦 《江西科学》2020,38(3):331-334
森林城市建设是评价城市生态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有效发挥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的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分析,探讨了森林城市建设中树种的选择要求,为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提供科学指导。研究表明:在森林城市建设中,树种选择应该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抗性强的树种,注重不同树种的配置,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了大批城市游客,成为现代旅游业中新的亮点。美丽的海滨城市连云港,虽然拥有发展乡村旅游业十分优越的条件,但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推进连云港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连云港市旅游业日趋走向成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及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滨海型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有利于烟台市更好地实现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阐述生态城市概念的基础上,概述了烟台市滨海型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与现状,然后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烟台市建设滨海型生态城市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未来烟台市建设滨海型生态城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结合大庆市的实际情况对各项指标配置了权重。计算出1997~2003年反映大庆市生态城市现状和发展过程的几种评价指数,体现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功能。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目前发展状况良好,生态城市评价综合指数1997—2003年由0.701增加到0.802,各子系统的发展逐渐趋于平衡。产业结构比例的严重不平衡和财政分配体制的制约,是影响大庆市生态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地级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综述了国内外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江苏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分3层,以发展为表征,涉及发展水平、发展效益、发展潜力、发展外向度、发展调控度等5个方面共29项指标,运用SPSS对2003年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江苏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函数,并对江苏省地级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是:苏州、南京、无锡3市城市竞争力最强,常州、南通、镇江3市较强,连云港、泰州、徐州、扬州、盐城5市较弱,淮安、宿迁市2市最弱.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群众体育发展评价存在局限性的基础上,本课题引入了基于模糊数学视角的优化思路,利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江苏省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京、苏州、南通和常州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优秀地区,扬州、泰州和无锡为良好地区,徐州、连云港和镇江为一般地区,宿迁、淮安和盐城为落后地区。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研究在2019年保持着持续高涨的研究热度。以自然生态为切入点,结合城乡规划建设、城乡规划学及其相关学科,盘点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在区域层次、城区层次、生态社区与住区层次、生态建筑与群组、生态景观和新技术在生态城市研究的运用等6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成果经验。  相似文献   

16.
生态城市建设经济效益的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经济效益评价对城市的规划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笔者分析了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从构建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着手,提出了对生态城市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进行动态评价和敏感性分析的思路,为生态城市建设及选择优先的投资领域和最佳方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徐州市1995~2010年生态足迹进行核算,通过分析各类土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该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995~2002年,徐州市生态足迹缓慢增长,2002~2010年生态足迹快速增长;生态赤字与生态承载力倍数由1995年的1.739增加大2010年的4.971;从生态足迹的结构分析,对徐州市生态足迹贡献最大的是化石燃料地;十五年来,徐州市万元GDP的生态足迹不断缩小,说明经济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但资源利用效率仍不高.最后对徐州市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