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IGF-ⅡP3脱氧核酶对人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IGF-ⅡP3DRz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DRz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析细胞凋亡;倒置显微镜、光镜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DRz作用SMMC-7721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而且脱氧核酶的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0.01);DRz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细胞形态结构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结论 DRz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发展发挥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DRz还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2.
空间环境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间通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空间诱变后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细胞间通讯功能及细胞间黏附能力的变化,并探讨可能的机理。应用细胞低温长期生存系统,将B16细胞株搭载于“第20颗返回式卫星”,返地后单克隆化,从得到的110株单克隆空间诱变B16细胞株中随机选取6株,编号为39#~44#,常规培养6代后和对照细胞株同时做MTT和FCM,检测细胞增殖和周期分布;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细胞间通讯功能;将有变异的细胞接种C57BL/6J小鼠,免疫组化观测CD31蛋白的表达量。初步筛选出两株(39#、44#)变化比较明显的细胞株,44#细胞增殖能力降低、G1期分布增加、细胞间通讯功能增强、CD31蛋白表达增强;39#细胞增殖能力升高、G1期分布减少、细胞间通讯功能减弱、CD31蛋白表达减少。空间环境的作用使体外培养肿瘤细胞产生多向变异,有可能筛选出有意义的细胞株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MDCK(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s,MDCK)单克隆细胞的生长特性,确定MDCK单克隆细胞库的可用性。方法:通过台盼蓝拒染测定细胞复苏活率,依据细胞生长的快慢、好坏和观察细胞形态判定细胞的生长速度、状态和形态.结果:MDCK单克隆细胞平均复苏活率为0.954±0.016,2~3 d长满的细胞占92.1%.57.9%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具有多角上皮样、梭形成纤维样和圆形岛状样三种形态.结论:MDCK单克隆细胞库中细胞复苏活率达到0.954±0.016,92.1%的单克隆细胞株在2~3 d长至单层致密,细胞状态良好.库内细胞有三种形态,可为病毒敏感细胞基质筛选提供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纳米二氧化硅(SiO2)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人张氏肝细胞(Chang liver cells)的毒性作用.方法: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SiO2粒径、形态及分散性.体外培养人张氏肝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及纳米SiO2暴露组.纳米SiO2暴露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200(mg·L-1),作用外周全血细胞和张氏肝细胞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结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TRITC-Phalloidin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微丝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纳米SiO2引起人张氏肝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胞体产生皱缩、变圆,细胞核固缩并出现空泡化,细胞骨架微丝结构破坏.结论:纳米SiO2作用于人张氏肝细胞会抑制细胞增殖,造成细胞形态改变,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表面修饰方法制备出谷氨酸修饰的壳聚糖纳米基因载体。对样品进行红外分析、粒度分析、zeta电位分析、生物相容性、凝胶阻滞分析、DNA保护性试验、体外细胞转染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得的谷氨酸修饰的壳聚糖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70nm,其zeta电位为 4.7mV。红外分析显示谷氨酸已通过酰胺键结合在壳聚糖上。MTT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颗粒与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凝胶阻滞分析和DNA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纳米载体可与DNA通过电性结合作用而结合,并可以有效保护DNA,防止核酸酶对其的降解作用。而体外细胞转染的结果表明,谷氨酸修饰的纳米粒能介导pEGFP-N1质粒转染HepG2细胞并在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因此,谷氨酸修饰的壳聚糖纳米颗粒可作为一种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介导核酸类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洛铂(LBP)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中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洛铂加入对数生长期的CNE-2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细胞生长状态;四甲基氮唑蓝(MTT)法观察其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洛铂促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CNE-2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洛铂作用CNE-2细胞后出现明显的凋亡学形态特征.MTT法显示洛铂能抑制细胞增殖,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关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洛铂能使CNE-2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洛铂能明显抑制CNE-2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可能与调节Bcl-2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7.
观察空间诱变后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在小鼠体内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数目的改变,并探讨可能的机理。应用细胞低温长期生存系统,将B16细胞株搭载于中国第20号返回式卫星,返地后单克隆化,从得到的110株单克隆空间诱变B16细胞株中随机选取7株,编号为38#~44#,常规培养6代后和对照细胞株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同时采用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又称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增殖差异较大的39#和44#细胞株接皮下种于C57BL/6J小鼠,两周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出瘤体,经福尔马林固定后,采用CD31和PAS套染的方法观测肿瘤组织血管生成拟态的情况,并推测其与肿瘤生长速度和转移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体外重建出可用于角膜移植的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TE-HCE),本文从业已建立的非转染人角膜内皮(HCE)细胞系中筛选出单克隆细胞株(mcHCE),并以其为种子细胞对TE-HCE的体外重建进行了研究。经有限稀释法从非转染HCE细胞系筛选出了mcHCE细胞株,形态结构、染色体分析以及细胞连接蛋白和膜运输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mcHCE2401单克隆细胞株细胞具有正常而稳定的形态、结构和二倍染色体核型,并能表达细胞连接蛋白和膜运输蛋白,具有TE-HCE种子细胞的理想特征。以mcHCE2401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去上皮层修饰羊膜(mdAM)为载体支架体外重建出了TE-HCE,形态结构鉴定结果显示,多角形mcHCE2401种子细胞在mdAM 上形成了连续、完整的细胞单层,在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mdAM之间均形成了广泛的细胞连接,单层细胞密度高达3602.22±45.22个/mm2(相当于0~3岁孩童HCE的细胞密度),所重建单层角膜内皮的形态结构与在体HCE高度近似。可见,本文成功建立了形态结构、核型以及功能蛋白表达正常的单克隆细胞株,并利用mcHCE2401细胞和mdAM在体外成功重建出了形态结构与与在体HCE高度近似的最“年轻”的TE-HCE,有望作为捐献角膜内皮的等效替代物用于角膜内皮异常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观察QKI蛋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进一步完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相关机制.以大鼠的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分别过表达QKI5、QKI6对血清促增殖作用的影响.细胞增殖采用MTT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结果血清可促进大鼠的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过表达QKI可抑制血清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说明过表达QKI对血清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高血压等病伴发的血管平滑肌增殖.  相似文献   

10.
研究磁性Fe_3O_4/SiO_2/石墨烯-CdTe量子点/脱乙酰壳多糖纳米复合材料(FGQCs)提高药物传输效率的潜力。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给药后的细胞生长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载体混悬液(5-FU-FGQCs)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GQ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5-FU-FGQCs具有更高的药物输送效率,证明FGQCs增强了5-FU药物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1.
核酸是DNA和RNA的总称,能够参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调控.然而,核酸分子极易被降解,如果直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生物利用率极低,因此需要合适的载体进行核酸的递送.选取了生物兼容性较好的铁基金属-有机框架(MOF)MIL-101-NH2,分别负载单链DNA和siRNA来探究其细胞学行为.MIL-101-NH2能够有效递送单链DNA和siRNA进入细胞,且siRNA在细胞内能够发生溶酶体逃逸,并发挥基因沉默的效应.结果表明:基于MIL-101-NH2的纳米复合物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核酸递送与基因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离骨肉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DC细胞,Trizol法提取患者骨肉瘤细胞总RNA,用总RNA转染DC并诱导特异性CTL的扩增,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和CTL的杀伤活性。探讨骨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能力。经骨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特异性表面标志及功能相关分子表达均上调,转染后的DC可显著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的特异性CTL对靶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和未经转染的DC。说明骨肉瘤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可在体外诱导出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二苯并吡喃类染料吡口罗红Y(PY)与核酸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在pH11.5~12.0Tris-NaOH缓冲溶液中,1.75×10-5mol/L的PY溶液加入核酸后,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在364.0nm处,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其增强强度(△IRLS=I-I0)与核酸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纳克级核酸的简便灵敏的方法.对于fsDN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7.0~625ng/mL,检出限为8.1ng/mL;对于ctD N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9.0~500ng/mL,检出限为11.7ng/mL;对于yRN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9.0~375ng/mL,检出限为17.7ng/mL.建立的方法已用于六种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Breaker RR 《Nature》2004,432(7019):838-845
RNA and DNA molecules can form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folded structures that have surprisingly sophisticated functions, including catalysing chemical reactions and controlling gene expression. Although natural nucleic acids make occasional use of these advanced functions, the true potential for sophisticated function by these biological polymers is far greater.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or biochemists is to take RNA and DNA beyond their proven use as polymers that form double-helical structures. Molecular engineers are beginning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nucleic acids that form more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and apply them as tools for exploring biological systems and as therapeutic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粘附、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体视学计数、MTT法及ALP试剂盒分别测定不同浓度bFGF诱导一定时间后BMSG的粘附特性、增殖和分化情况的变化.结果10n/mLbFGF明显促进BMSG的粘附,但是200ng/mLbFGF反而不利于细胞粘附;在细胞增殖和分化测定中,100ng/mLbFGF明显促进细胞增殖,但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也最低.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效应是复杂和多方面的,可以作用于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等多个环节,这种影响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血清微载体培养MDCK细胞,并接种流感病毒H1N1,优化培养条件,为细胞流感疫苗的工艺研发奠定基础.采用不同的细胞接种量在50mL无血清微载体搅拌瓶中培养MDCK细胞,并接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检测不同pH值和TPCK-胰酶含量的病毒培养液,不同病毒接种量,补加TPCK-胰酶,以及不同收毒时间对血凝效价的影响.以1.0×105mL-1的MDCK细胞数量接种到无血清微载体上,病毒培养液pH值为7.2~7.4范围内,TPCK-胰酶质量浓度为1.0μg/mL,接种后不补加胰酶,病毒接种量MOI=1.0,并在72h收获,最高血凝效价达到512.由此获得了在无血清为载体上培养MDCK细胞和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个体来自核酸”.核酸包括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两类.它们都属高分子化合物,它们分子单元片段的区别在于:①在RNA中不含胸腺嘧啶而含尿嘧啶;DNA中含胸腺嘧啶而不含尿嘧啶.②在RNA分子中,核糖部分的第2’位置都带有羟基(即有氧)而在DNA分子的核糖部分的第2’位置都不带有羟基,即不含氧原子之区别.同时还介绍核糖、核苷、基因、核苷酸等概念及其它们的国际化的蒙文名称.  相似文献   

18.
探究KLF4沉默与经不同作用浓度阿霉素处理诱导的DNA损伤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应用RNA干扰技术,采用siRNA转染HepG2细胞以沉默KLF4基因.采用MTT法检测KLF4沉默前后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LF4沉默前后对HepG2细胞周期变化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HepG2细胞中KLF4蛋白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到高浓度的阿霉素促进KLF4的表达,并且低浓度的阿霉素可使得细胞停滞在G2/M期,高浓度的阿霉素则使部分细胞凋亡(19.31%).将KLF4沉默后,发现细胞生长变缓,低浓度的阿霉素处理后,细胞随时间增加而出现更多的细胞凋亡;高浓度的阿霉素处理后,细胞数明显减少,更多的细胞发生凋亡(28.89%),且在KLF4沉默前后均发现低浓度阿霉素促进p53与p21表达,高浓度阿霉素抑制其表达.阿霉素诱导的DNA损伤可提高KLF4的表达,KLF4依赖于DNA损伤激活的p53促进p21的表达,进而引起G1/S期细胞周期阻滞.沉默KLF4与阿霉素诱导的DNA损伤可协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其在肝癌细胞 HepG2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阳离子型近红外花菁染料做为生色探针,研究了该染料与核酸的结合反应,在PH6.0的条件下,该染料在771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核酸存在下,其吸收峰显著下降,而在640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据此,以该近红外花菁染料为生色探针,在771nm处依其吸光度的下降可定量测定核酸。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lncRNA SIL与肺纤维化中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之间的关系.设计小干扰RNA沉默内源性lncRNA SIL的表达,通过RT-PCR、MTT、Western blot、细胞损伤修复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研究沉默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变化.MTT结果显示:沉默lncRNA SIL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