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RP-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尾叶香茶菜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生长期尾叶香茶菜叶的4种主要二萜类成分kamebakaurin(Ⅰ), excisanin A(Ⅱ), rabdokunmin C(Ⅲ)和kamebanin(Ⅳ)的含量. 结果表明, 不同生长期尾叶香茶菜叶中二萜类成分含量发生变化. 化合物Ⅰ和Ⅱ在7月上旬含量最高; 化合物Ⅲ在6月初到8月中旬含量变化不大, 但8月上旬含量开始下降;化合物Ⅳ在6月中旬含量最高, 7月上旬含量开始下降. 7月上旬尾叶香茶菜中总二萜类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柑桔异常落叶的原因,柑桔脚腐病、流胶病、黄化病均能引起柑桔叶片脱落,同时,3种病害对叶片脱落的影响有季节性差异;柑桔叶片受潜叶蛾危害,其叶片脱落率比正常叶片脱落率平均高44.984%;柑桔黄化病株叶片中,硼、铁元素含量低于对照植株,锰、锌和镁含量普遍低于适量值,而铜含量则高于对照株、高于适量值,造成大量落叶;柑桔落叶率随冬季气温下降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对农业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不能直接分析气象因子与夏玉米气象单产间的周期变化.[方法]根据1988-2018年河南省13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方法探讨了河南省31 a夏玉米全生育期(6月至9月按旬分段)的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气象单产的周期变化特征;利用相干小波变换分析方法探讨了气象因子与夏玉米气象单产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 1)近31 a,河南省夏玉米气象单产占实际单产的比重逐渐降低,对于气象灾害抵御能力逐步增强.2)从周期变化来看,6月上旬的平均温度有6 a显著周期变化;8月中旬的平均温度有2~3 a显著周期变化;7月下旬的降水量有2~6 a显著周期变化;8月中旬的日照时数有2 a和3 a显著周期变化;夏玉米气象单产有2 a显著周期变化.3)从气象因子与夏玉米气象单产间的关系来看,6月上旬种子萌发期平均温度和8月中旬灌浆期平均温度与夏玉米气象单产呈负相关关系;7月下旬抽雄期降水量与夏玉米气象单产呈正相关关系;8月中旬灌浆期日照时数与夏玉米气象单产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6月上旬种子萌发期和8月中旬灌浆期平均...  相似文献   

4.
在不影响玉米籽实产量的前提下,探讨了提前利用玉米秸秆青绿叶片的可行性.在大田玉米处于开花期和抽丝期的3个可辨识的阶段,对玉米穗位下叶片进行了不同数量的去叶处理.结果表明:去叶时间对产量影响显著,去叶数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并且没有互作效应.在抽丝期雌穗花丝可见2~3cm时从穗位下去叶,去叶数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特别是留8个叶片的处理与不去叶的处理产量对比差异不显著,此时去叶获得的青绿叶片其营养价值、消化率、代谢能都大于7月和8月份的羊草和收获后的干叶片.在开花后雌穗不可见时去叶,将引起严重减产.雌穗可见花丝不可见时去叶,不同处理对产量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榆白长翅卷蛾在西宁地区主要危害龙爪榆和榆树,该虫在西宁地区1年发生两代。雌虫平均产卵量为73.8粒,产卵部位集中于叶背面主脉两侧,卵历期6~7d。幼虫5龄,历期30~35d。幼虫在寄主植物叶部吐丝缀叶结苞,幼虫隐居其内取食为害,老熟后在树枝上的卷叶内化蛹。蛹期20d左右。10月中旬以第二代的低龄幼虫在主干、粗枝的裂缝及枝条分叉处吐丝结茧越冬。该虫在西宁地区为害有两个盛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幼虫期与8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第一代幼虫期。  相似文献   

6.
变色夜蛾幼虫主要危害观赏树木合欢,其成虫颜色有浅有深,前翅有黑棕色斑点1~5个,同一数量的斑点有斑点分离型、斑点愈合型、斑点镶嵌型和白斑镶嵌型的变化.经研究发现有41种斑点排列,有的成虫左右翅斑点排列也不一样,这在鳞翅目昆虫中实属罕见.该虫在河北冀东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蛹越冬,蛹期269 d.翌年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7月产第1代卵,6月中旬~7月下旬幼虫作害.幼虫经7龄,第1代蛹期15~17 d,7月下旬出现成虫,7月下旬~9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8月中旬幼虫作害,9月上旬陆续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月份天女木兰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推测天女木兰多酚类物质的季节变化规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性、定量测定不同月份天女木兰不同高度叶片游离酚、结合酚和酯化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天女木兰叶片含有绿原酸和对香豆酸2种游离态酚;含有咖啡酸、对香豆酸2种结合酚;含有对香豆酸1种酯化酚.5月上旬开始,随着叶的发育天女木兰游离酚的含量逐渐增加,进入7月上旬,达到最高,随后含量逐渐下降;从5月上旬长叶开始至10月下旬落叶为止,总体呈现随着叶的发育酯化酚含量逐渐增加的规律,叶内结合酚呈现出非规律性的变化;5月叶片抗氧化性最弱,5月至8月抗氧化性逐渐上升,8月抗氧化性最高,8月至10月抗氧化性逐渐下降.天女木兰抗氧化性与多酚类物质含量具有相关性,确定天女木兰叶的最佳采集时期为10月上旬,即落叶前期.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发现山地红壤地区柑桔因患缺硼症使幼果发生“内坏”而大量脱落,喷施硼肥极大地提高着果率和果实产量,并显著地改善了果实品质。土壤施用硼渣或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 A.Crag)绿肥有益于改善柑桔的硼素营养。硼肥可提高柑桔叶片的光合强度,降低叶的含糖量和含水量,提高叶片的蒸腾强度,加速了糖在体内的运转。尤其重要的是硼肥降低了柑桔幼果及未成熟果实的果柄离层区纤维素酶活性,抑制了离层的形成,从而降低了不正常的生理落果。本文讨论了硼肥对提高柑桔产量的重要意义,增产的生理机制以及合理施用硼肥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稻水蝇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年发生 4代 ,世代重叠 ,发育历期世代间存有极显著的差异 ,虫态间发育历期除幼虫与蛹外亦呈极显著差异 .成虫越冬 .4月下旬越冬成虫大量出现 .4月下旬见一代卵 ,5月 10日为一代幼虫盛发期 ,化蛹在 5月 2 5日始盛 ,一代成虫于 5月下旬可见 .第二代 5月下旬见卵 ,6月上旬至 7月上旬幼虫发生 ,6月中旬至 7月上旬化蛹 ,6月下旬至 7月中旬为二代成虫可见期 .第三、四代幼虫分别发生于 7月上旬及下旬 ,第四代成虫于 8月中旬羽化 ,8月下旬达到羽化高峰并越冬 .第 2代危害严重 ,发生数量极显著多于其它各代  相似文献   

10.
变色夜蛾幼虫主要危害观赏树木合欢,其成虫颜色有浅有深,前翅有黑棕色斑点1~5个,同一数量的斑点有斑点分离型、斑点愈合型、斑点镶嵌型和白斑镶嵌型的变化。经研究发现有41种斑点排列,有的成虫左右翅斑点排列也不一样,这在鳞翅目昆虫中实属罕见。该虫在河北冀东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蛹越冬,蛹期269d。翌年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7月产第1代卵,6月中旬~7月下旬幼虫作害。幼虫经7龄,第1代蛹期15~17d,7月下旬出现成虫,7月下旬~9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8月中旬幼虫作害,9月上旬陆续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对美洲斑潜蝇监测技术、消长动态以及化学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虫系统调查法能很好地反映田间的实际发生情况,是一种可靠的监测方法;从三季豇豆及一季丝瓜上美洲斑潜蝇发生为害情况看,8月上、中旬和9月中旬~10月中旬是盛发期,其中9月中旬~10月中旬为害最严重,而7月底之前和10月下旬之后,虫口密度均处于较低水平;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绿菜宝(1000倍液)、爱福丁(1500倍液)等药剂效果较好,持效期也较长,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90.2%、87.7%,其他三种较差.  相似文献   

13.
核桃扁叶甲是核桃、枫杨等胡桃科植物的一种严重害虫,常将寄主树叶吃光,对树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经过前后三年来的观察研究,总结、记述了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亚洲玉米螟的种群动态及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10年6~8月对亚洲玉米螟在秦皇岛地区春玉米田间落卵量和亚洲玉米螟为害玉米的严重程度及赤眼蜂自然寄生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该地全年共发生2代,产卵高峰期分别发生在6月中旬和7月末至8月上旬,高峰期卵粒数分别达到400粒和374粒,第一代卵孵化率97.18%,第二代卵孵化率96.09%,田间花叶率86.00%,百株蛀茎孔数754,蛀茎株率100.00%,百株蛀雌穗孔数70,百株蛀雄穗数77,蛀雄穗株率77.00%,蛀雌穗株率66.92%;玉米螟赤眼蜂在春玉米的第二代卵粒的自然寄生率最高达到21.56%。通过调查及分析得出,亚洲玉米螟在秦皇岛地区发生及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5.
对露地、温室条件下大樱桃的落花落果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在露地还是在温室栽培条件下 ,3个大樱桃品种 (红灯、红艳、佐藤锦 )的落花落果均表现为 3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盛花后 8d左右 ,为落花高峰 ;第二个高峰在盛花后 16d左右 ,为第一次落果高峰 ;第三个高峰在盛花后 2 4d左右 (硬核期 ) ,为第二次落果高峰。但在露地条件下 ,不同品种落花落果动态不同 ,红灯、红艳主要集中在落花高峰和第二次落果高峰上 ,而佐藤锦与在温室栽培条件下的落花落果规律一致 ,主要集中在落花高峰上  相似文献   

16.
对春玉米进行锌-65示踪实验表明,苗期叶面喷施锌肥后很快被吸收,8小时后大量转入茎部,4天内茎、叶对锌-65的吸收分别占总吸收量的47.5%和40.9%.抽雄期喷施,主要运转入生殖器官,最后大量积累到籽粒中.锌的放射性强度由植株顶端至根基各组织器官逐渐减小,幼嫩组织中锌的含量高于老化组织.成熟期春玉米植株中锌的分布不同,即籽粒>茎、叶>根,而玉米果穗中部籽粒的锌含量明显高于上下两端.  相似文献   

17.
地膜覆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半干旱区春小麦进行短期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有利于春小麦光合作用和产量水平的提高,但覆膜时间过长,日光合积累和最终籽粒产量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在研究区,春小麦最佳覆膜时间为播种至三叶期,不必全生育期覆膜。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枯病发生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98年~2000年在桂林市雁山区、灵川县、兴安县、全州县等银杏种植区,自始见病斑起,用对角线法随机取点,每点标定4株银杏结果树,每树确定一个树枝,按病情分级标准,每月15日左右观察和统计标定树枝上不同级别的叶片数,然后算出树上标定枝叶的病情指数,分析银杏叶枯发生规律;根据银杏品种、树龄、雌雄株,以及施肥状况、坡向、叶面追肥等不同进行调查;探讨它们与叶枯病发生的关系。结果是银杏叶枯病在桂北产区,始发期在4月中下旬,较明显的2次发病高峰分别在6月15日前和8月15日前。银杏的特枯病在桂北产区,但温度和降雨量是决定叶枯病发生和消长的主要因素。培育良种壮苗、选择立地条件良好的地块建园,加强水肥管理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1988~1989年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在北京怀柔地区,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混合花序的分化主要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两性花序的分化和器官建成在4月初至6月初。7月中、下旬为胚的形成期。8月上、中旬为胚乳吸收期。8月份果实迅速膨大。板栗在年周期中对水分的需要有3个重要阶段,对缺乏氮素反应敏感。  相似文献   

20.
银杏营养生长与叶黄酮、内酯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杏营养生长和叶黄酮、内酯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从4月4日到5月16日是叶长生长的速生期;叶宽的主要生长时期则是从4月上旬到5月中下旬;而叶面积的速生期最长,从4月初到5月底。从萌芽到5月下旬是银杏新梢加长生长的主要时期;新梢加粗生长的主要时期则是从萌芽到6月中下旬,随着生长期的延长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分别在5月下旬和6月中下旬达到生长高峰期,在此之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停止。研究结果还表明银杏从萌芽到展叶期叶黄酮含量较高,即4月份叶黄酮含量出现一个高峰期,但随着叶片的逐渐生长,黄酮含量反而逐日下降,7月份是全年含量最低点,从8月份又开始逐渐上升,直到10月份达到最大;而内酯含量自春季芽萌动后呈逐渐增加趋势,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其含量达到最大值。由此可以确定银杏叶的最佳采叶期应是10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