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认真理解哈佛大学校长德雷科·鲍克的“新世纪择业的三类法则”,或许能为你找工作带来帮助。心态法则德雷科·鲍克说:每一位求职者都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特长、待遇又很高的工作。然而在实际择业的过程中,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确实很难如愿。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求职者能否客观看待择业。  相似文献   

2.
“科学价值”与“科学的价值”具有不同的含义。后者是一个以科学为价值客体的概念,指“科学(对于人和社会来说)有什么意义,它包含了科学的多种可能的价值系列或集合。“科学价值”则相反,它是一个以科学为主体的概念,是以科学的需要和尺度为标准所作的价值判断,其确切涵义应该解释为“对于科学的价值”或“在科学上的价值”,即(包括人和社会的活动在内)任何事物“对于科学来说的价值”或“在科学上的价值”,即(包括人和社会的活动在内)任何事物“对于科学来说有什么意义”,它们“是否适合于科学的尺度、满足科学的需要、为科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国,“服务型政府”是最热门的社会术语。它代表了新一届政府执政为民的决心,也是祖国繁荣民族振兴的希望。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表达了新的执政理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衣食住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论述了“科技产品非商品性”思想及其社会原因之后,分析了科技产品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最后有此分析的基础上,把科技经济价值实现过程中的总是暴露出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建设目标是以工科院校为载体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也构成“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对新时代课程内容新质的分析、新工科课程目标的提升、创新发展需要课程体系的转型,以及新工科研究生培养中课程实践方法的转换四方面的研究,试图为新工科时代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新一轮教材建设提供理论佐证与实践坐标。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实现跨越式突破,各个高校在“学科建设”的口号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科研”活动。专科学校升本科,本科院校争取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普通院校组合升重点院校,名牌大学创世界一流,地方大学争国内领先,等等。然而,各个高校都非常明白,这些问题要想得到解决,必须抓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上去了,一切问题都好解决。为了抓科学研究,相当多的高校实行了科学研究的量化管理。这种带有实证性的量化管理有一定的科学性,它一方面以数量的方式来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打破了传统的吃“大锅饭”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也以实证的方式做到了客观、公正和公平,使科研人员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发展伦理学的价值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发展模式是一种只有动力机制而缺少评价和规范机制的发展模式。它在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相当成功,而在解决“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的问题上却是失败的。发展伦理学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是对社会发展本身的价值关怀和伦理关怀,在对“自然价值”的理解上,发展伦理学克服了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的片面性,合理解决了自然界所具有的“工具性价值”与“环境价值”,“存在性价值”与“消费性价值”的内在冲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价值的,伦理的基础,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消费价值对使用价值的背离,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挥霍性的消费价值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消费方式和消费观的革命,把人类的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作为评价和规范社会发展的提高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尺度,是发展伦理学的终极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和谐发展图景及其实现路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所描绘的美好蓝图,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追求和目的归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要实现和谐发展蓝图必须处理好三大矛盾人自身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而要处理好这三大矛盾、实现和谐发展蓝图,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下加强人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以及这三大学科相统一的“大科学”的研究,以便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了解自己价值法。这是争取加薪的最基础的条件,如果对自己的市场价值还不了解或者不够了解的话,那么,争取加薪也就无从谈起。因为一切都有现行的标准,把自己现有的职位或者你所希望申请的职位在同行业中可作纵比,也可作横比;也可到咨询行业协会和劳工部,了解自己的市场价值,提出要求时比市场平均水平高15%,这样给双方都留有回旋和协商的余地。记录成绩证明法。自己的价值主要靠自己来证明,尤其是在证明自己工作能力时,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平时的工作业绩。因此,要学会每周确定固定时间记录自己的最新活动,主要是你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或独具创意…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整个社会体制的重大变革和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固有弊端日益暴露呈现出来。如“应试教育”这个概念所标示的,教育活动中的实际价值取向,与“人”的自由、全面和健康发展是格格不入的,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严重脱节的;也如“应试教育”所指称的,教育施行过程中的教育教学方式,对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国民教育生态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因此,在反思基础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时,人们将一切罪责都归咎于“应试教育”,似乎也是合乎情理的,而极力推崇做为一种理想的“素质教育”,以期得到基础教育窘境的消解,似乎就更在情理之中了。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二十多年,尤其是近十年来的跃进式的扩张,这有其合理之处,但问题也不少。多年来高校升格的热点不断:中专要升大专,大专要升本科,本科要争取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普通高校要升格为重点高校,各高校要争取进入“211工程”,名牌大学要争创世界一流,教学型大学要进入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教学型大学,再加上学校、院系力争硕士点、博士点、学科建设重点基地……,每个高校都围绕上述种种“学科建设”事项忙得不亦乐乎。学校能否升格,能否争取到这样那样的名誉和资源,绝对是一种政府行为,各校管理部门每年都要填报不计其数的表格,迎接层出不穷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关于"闲暇"与"休闲"两个概念的对话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闲暇与休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无“闲”,何谈“休”。但此“闲”更指一种心态和心境。闲暇,是一种以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其价值重大。休闲,是使人“成为人”过程中的重要舞台,是人的本体论意义之所在,是一种生活实践和生命体验,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也是促进文明与社会进步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发展伦理学: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只关注社会“如何发展”而不关心”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发展”的问题,它只是关于社会发展的“, 而缺少对社会发展的哲学反思,价值评价与伦理的约束和规范。生态伦理学由于它自身存在的理论缺陷,也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伦理的基础。发展伦理学正是适应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理论的需要提出来的,它集中解决的社会发展的价值评价和伦理规范的问题,因而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的,伦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围绕科学的“计划”与“自由”发展这一主题,科学家、政治家、人文学者与社会民众展开了三次热烈的争论。在争论中,人们逐步达成一致的观点:政府应主导和组织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最终要体现国家目标。这些观点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科学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环境社会技术对自然技术的生成具有重要的“绿色编码”作用。主体之“要”与客体之“是”构成了“绿色编码”何以可能的理据;强制、商谈、博弈及其“语言转换”构成了“绿色编码”的主要路径;目标、设计、试验及其“绿色嵌入”构成了“绿色编码”的一般机理。上述研究,对于“恰当设计”环境社会技术、合理建构其与自然技术的互动模式、提高环境绩效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社会的建制,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其设置取决于当下社会的需要和对未来社会目标的设定。基础教育决定了国民的“三个基本”——基本的知识体系、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的价值观。工业文明的教育体系意在培养工业社会中合格的社会人。工业文明是建立在数理科学及其技术体系之上的,故数理科学是其基本知识体系的核心部分。数理科学与机械自然观是相互建构的。故机械自然观既是其基本思维方式,也是其基本价值观。生态文明是与工业文明迥异的一种文明形态,需要其国民具有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三个基本”,故需对当下基础教育加以调整。加强博物学是一个可操作的方案。博物学可以作为基本知识体系的重要乃至核心部分,从博物学中,也能产生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基本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所描绘的美好蓝图,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追求和目的归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要实现和谐发展蓝图必处理好三大矛盾:人自身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矛盾,人与自然的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而要处理好这三大矛盾,实现和谐发展蓝图,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下加强人学,自在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以及这三大学科相统一的“大科学”的研究,以便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社会目前缺少对休闲“文化价值”的认识,欠缺“国民权益论”思想的支持及缺少行政、地域社会支援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日本社会休闲的实际运行机制指出,发展我国休闲应首先着手形成国民休闲文化价值的社会意识主流,确立其权益属性,其次为建设权益保障制度,接下来是开展休闲活动的具体“技术”方面建设,从而促使社会休闲系统的运作建立在“权利”的本位基础上,各级政府必须回到“事业”立场上来对待国民的休闲要求,建设公助、共助、自助协力的社会机制,使我国的休闲业在很好地体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健康地得以开展。  相似文献   

19.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严重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一类化学物质,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是我国政府的承诺,制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是我国履约的实际行动。因为制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在我国是首次,也因为履约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规划编制自然也是我国及各地方长期开展的一项工作。所以,作者将《天津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的研究与编制》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希望为各地方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编写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技术的价值伴随着它的设计、发明而诞生,伴随着它的开发、生产而增长,伴随着它的应用、普及而实现。作为其“自然编码”,技术从设计到发明形成它的“内在价值”;作为其“社会编码”,技术从开发到生产形成它的“潜在价值”;作为其“社会表达”,技术从应用到普及形成它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