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遮光处理可使高原粳稻生育期延长、分蘖力减弱、有效穗降低、穗长变短、穗粒数和产量下降,部分物理品质变劣。因此,在生产上应选择适宜品种适时播种,采用宽窄行移栽,配方施肥,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2.
以楚粳2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钵种植,研究硫酸钾镁作底肥对高原粳稻产量和一些生理性状的影响,设1g/钵和2g/钵试验两种施用量,单独施用或与农家肥配合施用,设单施农家肥和不施任何肥料两个对照。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钾镁肥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有利于产量的提高;硫酸钾镁肥与农家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减缓后期叶绿素的下降速度,并使SOD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抽穗后有较大的提高,在灌浆后期降低速度慢,达到了增强水稻渗透调节能力和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了抗性,延缓叶片衰老。在生产上建议每667m2用钵硫酸钾镁肥20kg和腐熟的农家肥1500kg配合作底肥一次性施入田中。 相似文献
3.
在氮、磷施用相等,栽培管理水平相同的基础上,探索钾肥的不同时期施用及不同用量对玉产量影响,应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在第四系黄色粘土发育的黄泥土里,经采取钾肥15kg/667m^2,60%作基肥、40%作追肥施用为最佳选择,获得较高产量,其投产比为1:2.39 相似文献
4.
大穗大粒小麦品种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明春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15(3):19-21,25
通过7个大穗大粒小麦品种(系)的田间小区控制性试验,分析了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进一步提高小麦大穗大粒型品种的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大穗大粒品种的个体和群体产量,宜走提高穗粒数的路子。在保持一定的粒重水平的基础,选育多小穗品种,采用适宜大穗大粒品种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以增加每穗小穗数,特别是增加结实小穗数,减少退化小穗数。 相似文献
5.
6.
应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不同叶面肥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营养素的处理产量最高,单产2875kg/667m^2,比不施叶面肥增产52.8%。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冀粳8号和90-3两个粳稻良种叶型和产量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功能叶的比叶重以倒二叶最大,品种产量水平越高,各叶比叶重越大;抽穗期剪叶对结实率有显著影响,高产品种尤其明显;产量因素的进一步改良应在90-3产量因素的基础上提高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高原粳稻新品种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四川省2008年凉山州水稻新品种中粳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粳1号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其次是西粳2号,天香1号和西粳3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2006-427综合性状最差。对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方差分析不能反应出与产量性状和生产需求相关的其他性状的信息,易造成对品种评价的片面性,而灰色系统理论对参试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分析,能克服只靠产量排序带来的弊端,弥补方差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产量及穗部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选定的8个春小麦亲本进行4×4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所得的F1代的产量等9个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与表型值之间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在16个杂交组合间存在由基因型引起的真实遗传差异,其中,产量、株高、主穗长度、蛋白质含量在杂交组合间的表现差异是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效穗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是由非加性基因决定的.父本组对主穗小穗数的影响较大,母本组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大.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大而且都是正面影响,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小,且有负面影响.母本格莱尼、毛娃娃与父本陕西超大穗、青春533的一般配合力综合效应值高,杂交组合互助红×阿勃、毛娃娃×陕西超大穗特殊配合力综合效应值高于其他组合.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无公害蔬菜综合丰产技术中,为了探索茄子规范化栽培中施用生物菌肥对产量的影响.2006年在茄子栽培上进行了试验,其应用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该文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以巨型稻“丰超6号”为供试材料,以磷钾肥为基肥,设置氮肥或硅肥使用组合的4种处理:不施氮肥和硅肥(CK)、施氮肥(N)、施氮肥配施低量硅肥(NSi1)和施氮肥配施高量硅肥(NSi2).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CK处理,施用氮肥和硅肥使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5.6%和67.0%,使水稻根冠比分别增加了30.8%和46.2%.与CK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和硅肥使巨型稻分蘖数分别增加了23.9%和45.0%; 与单施氮肥相比,氮、硅肥配施使分蘖数进一步增加了17.1%,施用氮肥和硅肥使巨型稻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9.7%和19.8%.氮、硅肥配施使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硅含量分别增加了19.2%~31.5%和9.2%~28.5%.NSi2处理较NSi1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6.5%.与单施氮肥相比,NSi1处理使巨型稻产量提高了11.7%,而NSi2处理使巨型稻产量显著增加26.1%.在巨型稻种植过程中以氮肥配施高量硅肥(NSi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方式对粳型巨胚稻产量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巨胚1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淹水、旱种、垄畦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水稻产量性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垄畦栽培方式下,西巨胚1号产量比淹水栽培下增产24.33%,产量构成较合理,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显著提高;旱种下产量各构成因素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导致减产显著。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有效穗数与千粒重、每穗粒数与千粒重呈较弱的负相关,因此,生产上巨胚稻栽培建议采用垄畦栽培方式更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在制定巨胚稻高产栽培措施时,应加强稻田水分管理,在提高千粒重的同时,主攻并协调好有效穗数和每德粒数。 相似文献
14.
连作晚稻田中的秋籼,对连晚直播粳稻的产量影响很大。含籼1%减产2.5%,但未选显著标点;含籼5%减产17.0%;含籼10%减产22.1%;含籼超过15%减产32.6%以上,均达到极显著标点。所以,连晚直播稻的含籼率临界值为1%。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和每穗实粒锐减。 相似文献
15.
AGP转基因粳稻产量性状在低世代中的遗传与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云南粳稻合系38、合系42经AGP基因导入后,株高,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性状的群体变异频率在T1和T2代中显著增高,由于水稻自花授粉的特性,导入目的基因的两条同源染色体配对的频率也较高,因此在代世代中已经出现了综合性状较好的株系。 相似文献
16.
凉山州地方粳稻品种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部分凉山州地方粳稻品种的生育进程、分蘖成穗情况、株叶特性和抗性、穗部性状及物理品质的研究表明,各品种的生育期均短于对照,单株分蘖力大多高于对照而成穗率大多低于对照,株高偏高,抗倒伏力弱而抗病力强,株型和剑叶性状较好,穗部性状各品种间差异较大,产量和收获指数均不及对照,稻米的物理品质除个别品种的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达粳稻米二级指标外,其它均较差。综合各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及物理品质,以Y63、Y64、X32、B95和B134较好,可作为育种材料或经过改良在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用水稻品种万家香16号、新七占8号进行了二年三造试验.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喷用1%,2%,3%的环状糊精(CD)溶液和水.结果是喷用2%和3%CD溶液,获得水稻增产效果,以抽穗期喷用3%的CD溶液效果较好,与对照比较达到5%的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