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前端人才市场匮乏,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却难以满足市场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对比高职院校与IT培训机构人才培养模式区别,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院入选"1+X证书"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为契机,将"1+X"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打造专兼职结合"新"团队,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结合行业职业要求,推进复合型Web前端开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曾欢 《科技信息》2012,(21):269+319-269,319
针对中职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技工院校对财会专业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把"教、学、做、训、考"有机结合,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能够促进课程建设的发展和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133226"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体系、课程设置、教育合作、教学保障和教学改革要求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阐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创新地提出了基础、拓展、复合3个层次教学要求和课程体系;对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及教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学习德国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对各专业的课程根据毕业生工作情况进行调整、整合,建立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的要求分段规划教学,按照职业技能的水平分级组织教学活动。学历证和职业技能鉴定结合,最大化的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双证融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建设入手,结合院校开展课程建设的实际,阐述了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教学体系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余江涛 《科技信息》2011,(27):I0256-I0256,I0261
高职审计专业课程改革必须根据行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审计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分析为基础,构建工学结合新型课程体系;以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作为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曹鹏举  周玲 《太原科技》2014,(10):38-39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预选士官识图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选取,课后管理等方面,针对培训岗位需求、模式特点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提出了围绕学员识图技能体系的构建来优化教学内容;利用课程及预选士官学员特点,选取恰当的方法、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加强课后管理,确保所学内容"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为背景,提出以课程能力培养标准调整课程建设,以实践为中心架构教学模式,以应用为目的镶嵌理论教学。倡导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素质提升为阶梯的实践教学理念。建立突出能力、多元考核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如下分析: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等.提出了“四结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任务与项目驱动相结合;专业技能与资格认证相结合;专业综合实训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结合高校实际,提出了网络技术专业“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特点和大工程背景下"宽口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一种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方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及扩充教学资源、网络及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1+X"证书制度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掌握BIM技术初级应用层面的人才缺口较大,对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是急迫和大量的。目前高职校的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师资能力不足、不适应"1+X"BIM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要求、专业特色不明显和不满足培养BIM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问题。在对建筑产业BIM人才需求和"1+X"BIM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主导,多证并取拓展专业发展方向,基于"1+X"证书制度优化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专业融合重构实训课程体系,并以"微订单"模式提高就业对口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学校重视力度不够,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教学缺乏"高""职"性,课程缺乏完整性,设施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增强认识,制定人才培养策略;优化教师队伍,突出教学"高""职"性;搭建多种平台,保持体育课程完整性;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体育教学设施;拓宽内外机制,建立体育公共课程评价体系等建议和对策,希望能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各个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动态跟踪西昌学院2009级、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学历教育+职业技能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效果,并为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切实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方案落到实处,本文对全校2009级、2010级本(专)科学生职业技能证书获得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收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西昌学院学生职业技能证书的总体情况,归纳学生在获得证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印刷专业应用性学科特点与浙江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从应用型印刷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出发,对其核心专业课程——图像处理课程的内容与体系、教学方法、质量评价体系三方面进行特色化教学研究,提出了学科系统教学与职业技能认证有机结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移动通信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了课程理论偏重,实践技能要求较弱等专业定位、培养方案上的缺陷。提出了调整专业定位,突出职业技能;优化培养方案,凸显课程融合;加强实践教学,培养综合能力的改革思路,以期在新形势下培养出优质通信人才,推动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过程中既要强调职业技能训练,也要重视职业素质教育.从《悉尼协议》三大理念出发,以装备制造产业链人才需求培养为例,结合德技并修型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规划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设计五育并举立体式德技并修型人才培养体系;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细化能力指标体系;创设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尹梦霞 《科技信息》2012,(18):151+154-151,154
面对激烈的竞争,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必须探索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特色取胜。"本科学历+职业技能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选择。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载体,本文对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在"本科学历+职业技能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重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该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情况,结合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所选用教材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向等实际情况,以"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课程内容与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能复制老牌大学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简单定位为职业院校岗位型、就业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文章提出了以职业技能类别课程群为主线构建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的观点,并从必要性、操作办法、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建筑制图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秀 《甘肃科技》2009,25(4):148-149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着注重实践,培养职业技能的原则,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形式等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