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所谓差生也就是待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由于中等生和差生的种种不好表现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差生更差。  相似文献   

2.
所谓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由于中差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差生更差.  相似文献   

3.
苏明祥  付正大 《科技信息》2006,(12):117-118
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再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了两个实验,探讨在中学教学中优、差生解决物理问题的特点.结果表明:优、差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表征层次上存在差异.优生侧重于科学理论表征,表现为以物理原理分类,在科学理论表征层次上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而差生则受初始表征的影响,以表面特征分类,在科学理论层次上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相互独立,相互脱离,难以取得思维成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体育专业优秀学生与差生在人格结构上的不同,我们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对某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114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在人格特征比较上,差生组比优生组呈现出高怀疑性、高独立性并且具有显著性,另外优生组比差生组呈现出高乐群性、高聪慧性的趋势。(2)在次级人格因素比较上,差生组比优生组呈现出高怯懦与果断性,而优生组比差生组有更外向与易感情用事的倾向。(3)在心理健康因素比较上,优生组比差生组呈现出高创造能力,而且差异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普通中学学生来源广,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参差不齐,如果课堂教学不顾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差异,妇“一刀切”,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若要求较高,只顾及少数尖子生,必然会挫伤中、差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相反若是总片面地强调照顾差生,低要求,低标准,则既不能真正地转化差生,而且将抑制优秀学生的发展要求。因此,要贯彻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就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力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差生不差,优生更优,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解题教学中贯彻面向全体教学原则的粗浅认识和体…  相似文献   

7.
韩庆龙 《科技信息》2007,(19):224-224
教师这一职业面对的总是千差万别的学生,有的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有的贪玩好耍成绩落后,我们习惯以成绩为依据把学生划分为优生和差生。我们为优生欣喜,为差生苦恼。那么,在历史的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视角一:传统学生观,分化学生乱点鸳鸯 传统的评价学生方法,不外乎看学分和操行其中尤其重学分,这势必把学生人为地分为好、中、差三等。优等生被视如掌上明珠,而“差等生”则多遭冷眼。其结果是“差生”更差,好生则不一定更好。其实,从一开始,我们的评价角度就错了,我们患上了“单相思”,喜好不喜差;我们戴上了“有色镜”,用一种眼光看人。究其根源,好生符合教师愿望,能为他们带来利益和声誉,而“差生”则会给他们增添麻烦,增加劳动强度。人的避重就轻、好逸恶劳的本性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会有优生和差生。转化差生是班务工作的重要部分,要把它做得卓有成效,必须做到“六要六不要”。  相似文献   

10.
一、教法开放,深化因材施教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纲领性论断,进一步阐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避免"优生吃不饱,差生化不了"的现象,又要杜绝只抓优生、放弃差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一、教法开放,深化因材施教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纲领性论断,进一步阐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避免“优生吃不饱,差生化不了”的现象,又要杜绝只抓优生、放弃差生的现象。在实验中,我们采用分层教学为每一个学生铺设成功的阶梯。作法是:把学生按照困难、中等、优秀分为A、B、C三类。摸仿学校教学楼的命名,依次命名为:希望组、奋进组、先锋组。分层的原则是一少一多,即A组学生尽量少、C组学生尽量多。  相似文献   

12.
谈差生转化工作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陈志在学校和班级工作中,差生的存在是客观的,做好差生转化工作乃是学校教育者特别是政治思想工作者的一项长期不懈的重大任务,它直接影响着良好校风和班风的形成.经调查发现:差生表现出差.一方面在于思想素质差;另一方面因志向...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形成英语学习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情绪低落,成绩差,沦为“差生”,一部分学生学习热情高,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优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同在屋檐下就是不相同?出现这种学习的差异现象,有的是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每个班级不同程度地有几位体有差生。所谓差生,就是指他们的体育基础差,体质差,技能差。这些因素导致了对体育缺乏兴趣,以致体育课考核常常是不及格的。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提高认识,有效地组织他们进行学习锻炼,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增强体质,是中专学校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需要。下面谈谈对差生的转化的对策。一、中专学校体育差生的类型及原因分析在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差生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体质型差生。这类学生觉得自己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均不如别人,存有某种自卑心理。他们在体育课上能否完成课中技能练…  相似文献   

15.
“应试教育”被“素质教育”逐渐扬弃之时,差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作为教学中艰难的环节,再次严峻地摆在数学教师的面前。但目前的教学现状如何呢?有弊端种种。具体体现在:(1)以分数论英雄。分数考不好,影响均分、及格率者就被冠之以“差生”的符号。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培养少数优生,却牺牲了大部分的中差生,这种局面给差生带来的无疑是灾难。差生最不能得到的就是分数,随之而来必然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信心,结果导致流生;(2)教法单一。“讲、练、考、评”等环节粗糙,课堂教学没有处处关注到差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基本上普及教育95%以上的小学生升入初中,不调查也知道学生基础差、玩性大,不好学的学生较多。由此可见,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是转变基础差的学生工作。如何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成为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课题。一、抽样分析差生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对5-Ic个差生抽样分析、观察他们的特点,并家访找“差生”朋友侧面了解,深入详尽调查后发现以下几个问题:①一些差生在文娱或体育方面有特长;②一些差生班集体观念强,乐于助人,…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而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许海燕 《科技信息》2008,(17):273-273
所谓“问题学生”.是与优生相对而言的.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差生”,“后进生”,是指学生中那些品德行为不良,经常违反纪律,成绩低下且经常不及格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对重庆市普通中学71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审美化的实验发现,英语教学审美化能显著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及综合能力,而对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同时发现,英语教学审美化对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作用不同,在阅读和写作能力上,对优生作用不明显,而对中等生和差生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
何丽芬 《科技信息》2007,(31):666-667
本文将通过实验来论证策略训练方法中的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对大学英语词汇策略训练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词汇学习策略训练中,分散训练优于集中训练,优差生在接受词汇分类策略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集中训练中,优中差生对于词汇学习策略训练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分散训练中,优中差生对于词汇学习策略训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优生明显高于中差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