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安装于普通压力试验机上的FM型刚性试验装置。该装置由热加载系统和刚性支承系统所组成。试验时利用原试验机上的液压系统对试件进行预加载,而最终的位移由热加载系统中钢柱的热膨胀取得。由于刚性支承系统的过栽保护作用,试件达到强度极限后,可以得到稳定缓慢的破坏,从而可以得到岩石的全程应力——应变曲线。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在普通试验机上附加一套FM型刚性试验装置即可构成刚性试验系统,可收一机多用的效益。本文介绍了利用FM型刚性试验装置对四种岩石试件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刘征  陈雪松  唐文庆 《科技咨询导报》2012,(13):102-103,141
本文利用已有的20g热机械疲劳总寿命试验数据,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试验条件,对不同试件进行应力应变计算,找出危险部位,通过对危险部位的试验结果、计算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能表征试件热机械疲劳总寿命的参量,并建立用该参量表征热机械疲劳总寿命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技术对PVDF应力传感器进行了压电系数的动态标定,标定值为27.21 PC/N.在落锤冲击试验机上完成了预埋PVDF应力传感器的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的轴向冲击试验,并利用PVDF应力传感器信号和试件轴向压缩曲线得到了混凝土在冲击加载条件下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由于混凝土试件在冲击加载过程中应力分布不均匀,预埋在试件中心的PVDF应力传感器测试的应力结果比用锤头冲击力计算出来的试件平均应力稍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5组组合试件,测试了不同含湿状态下混凝土的导温系数,并采用原理部分的公式对实测结果进行了修正;用修正后的混凝土热物性参数,计算了试验条件下主测点与加热面上的温度变化过程。试验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误差在6%以内。由本实验方法得到的饱和混凝土试件的导温系数为干燥试件导温系的1.6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沥青混合料应力松弛试验所需设备的要求,试件的制作和试验条件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用自行改装的设备对几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应力松弛试验。证明压缩式应力松弛试验是可行的;试验时应取用较大的初始应力和较低的负温;用松弛模量指标更能有效地判断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6.
局部应力应变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原理和现有的各种理论,试验测定了40CrNiMoA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应变寿命曲线,并做了随机载荷作用下缺口试件的疲劳试验.用上述各种理论估算了缺口试件的疲劳寿命,并与试验结果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5000kN压力机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混凝土多轴性能试验装置。该装置可进行平面应力平面应变以及一般三轴荷载等不同应力组合的混凝土强度和变形试验,并可适应多种试件形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采用热套容器作为加氢反应器的筒体结构,加氢反应器的设计条件视原料油性质,催化剂性能及对生成油的要求而定,操作压力一般为80—220公斤/厘米_2,操作温度370—430℃,而设计使用寿命为20年。为了减轻或避免高温、高压氢气对筒体的腐蚀,国内目前均使用内保温(大颗粒膨胀珍珠岩),使筒体壁温降至350℃以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热带缠绕混凝土试件的加热方法,设计了一种用于测量试件温度应力的温度荷载施加方法.混凝土试件为圆柱体,内部中心位置埋设混凝土应变计和温度传感器,电热带外侧用隔热保温性能良好的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密封.试验时把试件置于普通压力试验机的上下承压板之间,温度传感器控制升温幅度,压力传感器测定温度应力,内埋的混凝土应变计和外设的千分表测量试件的温度变形.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给混凝土试件施加较为均匀的温度荷载,升温幅度可达70℃;与水浴、油浴等其他加热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结构简单、试件受热均匀,而且能在普通压力机上进行温度应力测定,为温度应力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一条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新型混合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能力,制作足尺试件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中同时考虑了3种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以探索预应力对墙体抗震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浇试件相比,新型混合装配式剪力墙试件抗裂性能、承载力、刚度均明显提高,位移延性性能接近,耗能能力有所降低;随着张拉控制应力的提高,试件刚度提高,开裂延迟,残余变形减小,而强度无明显变化.建议采用的极限应力计算方法所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基本一致,精度较高,基于现有规范的强度计算方法可保证足够安全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测试软岩单试件直剪试验的原理、方法,以一个软岩标准试件测定在不同压力下剪切屈服强度,绘制抗剪屈服强度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或解析法求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并在试验基础上把单试件法和多试件法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数值非常接近,因此是软岩单试件直剪试验方法的可靠性和应用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为软岩单试件直剪试验提供简便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包含多种焊接缺陷(T1)和焊接质量高(T2)的两种角焊接T- 型节点受弯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焊接缺陷通过金相试验检查,试件的母材、焊材及热影响区的材料特性均由拉伸及硬度试验测得.试验考虑了受弯时两种节点的力-应变曲线、破坏形式、破坏机理,并将试验结果与规范规定的设计承载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1 试件的破坏荷载远低于规范设计值,而T2试件的破坏荷载比设计值高30%~40%.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节点试验,给出了试件的应变发展过程及其应力分布规律;结合对破坏起始位置及裂纹扩展路径的研究表明,焊接缺陷是T1试件强度不足的主因.  相似文献   

13.
两种新型单拉平板剪切试件的设计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单向拉伸试验机开展平板材料的剪切试验,设计了两种形状特殊的剪切试件,即对称剪切试件和偏置剪切试件,并对双相钢材料的两种试件分别进行了试验和数值计算,对比了两种试件的断口倾角、剪切工作区的剪应力分布、以及各应力分量和应力三轴度随加载位移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两种试件的剪切工作区剪应力分布均匀明显,剪切效果较好;对称剪切试件适用于研究材料的剪切模量、剪应力剪应变关系或者韧性较差材料在剪切模式下的失效破坏;偏置剪切试件适用于研究韧性较好材料的剪切失效破坏。  相似文献   

14.
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D_2EHDTPA)是从酸性介质中萃取三价砷离子极有应用前途的萃取剂。而Cu~(2 )离子一般常与As~(3 )离子伴生在一起,为了积累我们国家自己的数据和探讨两者分离的可能性,我们进行了用该萃取剂萃取Cu~(2 )行为和机理研究。我们在萃取平衡时间,酸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和反萃取三方面进行了试验;用连续变量法和饱和容量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探讨了萃合物的成键情况;测定了有色萃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及服从比尔定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合板材在工程应用中的力学性能分析需求,为测量其平行于试件面板方向的剪切破坏荷载,以能够较准确表征复合板材双剪状态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研究了复合板材双剪切试验方法,设计了双剪切试验装置,并对不同芯材和不同厚度的结构保温板进行了双剪切试验,分析了其破坏形态和剪切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各试件双剪切破坏面形态合理,应力-应变曲线数据稳定;EPS(聚苯乙烯泡沫)芯材试件抗剪破坏形式为脆性破坏,而岩棉芯材试件受剪开裂后,抗剪强度不会立即丧失,而是逐渐降低;随着试件芯材厚度的增加,EPS芯材试件应力峰值和应变随之减小,两者变化均为非线性,而岩棉芯材试件应力峰值随之减小,应变则无明显相关关系。该方法与装置为进一步研究复合板材的力学性能提供了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发了一套室内试验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倾角将竖向载荷分解为垂直或平行于试件表面的分力,实现对刚柔复合式路面结构的室内压剪试验.采用Abaqus软件分析了复合试件的三维应力分布,通过室内试验对比了不同试验方法的强度值,测试了不同因素对压剪强度的影响,并拟合出考虑温度和沥青层厚度的压剪强度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压头和试件组合能较好地模拟实际路面结构的应力分布状态.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沥青层厚度是影响复合式试件压剪强度值的主要因素.当试件压剪破坏时,对应的层间剪应力恒小于层间剪切强度,若荷载扩散角为45°,则层间剪应力仅为层间剪切强度的8%,从而确定了复合试件的破坏位置在沥青面层而非层间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柱中柱(Column-in-Column, CIC)组合构件的轴压试验,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试件的承载力、破坏形态和轴力-柱中纵向应变曲线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对两个典型试件进行全过程受力分析,得到各受力阶段钢管和混凝土的应力分布云图。研究表明:外柱外钢管的应力最大值位于局部屈曲破坏处,外柱混凝土呈全截面受压状态,内柱混凝土随着轴向加载发生弯曲破坏,混凝土从全截面受压逐渐转变为一侧受压和一侧受拉状态。利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对CIC试件的轴压力学性能进行参数分析,当外柱外钢管径厚比从31增加到125时,试件的轴压承载力最大降低了71.6%,试件的承载力随钢材屈服强度和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提高,随外柱长径比的增加而减小。最后基于试验和有限元结果,提出适用于CIC构件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碾压混凝土断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测定Ⅰ-Ⅱ复合型裂缝断裂能的方法,用试验论证了不同组合Ⅰ-Ⅱ复合型试件的断裂能属同一量级;对不同应力强度因子水平的试件进行了碾压混凝土层面的徐变断裂试验,得到了应力强度因子水平与断裂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沥青路面分析仪疲劳试验,通过调整试件的宽跨比来增强试件尺寸对路面结构的代表性,研究沥青混合料板式试件的疲劳开裂规律.制备原状、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3种板式试件,用往复移动的试验轮加载,使对边简支的板式试件内产生双向弯拉应力,测量疲劳过程中的挠度变化,观察裂缝开展过程,测定试件破坏时的疲劳寿命.板式试件疲劳试验显示了具有初始局部缺陷的有限宽度板在双向弯拉应力下的开裂过程.板底裂缝既呈现出从下至上的垂直扩展,又在板底水平方向呈现出长度的增加.板式试件的裂缝发展、裂缝形态及挠度变化均有别于梁式试件.  相似文献   

20.
多功能三轴混凝土试验系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研制了一套进行三轴应力下混凝土变形与强度试验装置系统。该系统适用范围广,既可用于荷载控制,也可用于变形控制;可进行不同应力比下的平面应力、平面应变及一般三轴受压和三轴受拉加载下的变形与强度试验;适应多种试件尺寸,最大试件尺寸可达到 lm;吨位较大,每向最大压力为2000 kN,最大拉力为 500 kN,并具有钢刷加载装置。数据采集处理全部由计算机实现,可采集到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试验精度与效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