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西藏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动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之意,有利于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抓好“四件大事”。西藏生态经济体系构建的目标是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要坚持在理论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战略上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价值导向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原则,理念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生态产品市场建设等战略举措,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的生态经济体系,有力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生态型海滨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推进三大经济带规划建设的战略构想,必将推动汕头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南澳县要抓住这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海岛资源特色优势,打造粤东生态经济示范区,为汕头推进三大经济带规划建设发挥示范作用、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中共广东省委发出了“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号召,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继续放思想,推动改革创新。南澳作为全省唯一的海岛县、山区县、经济不发达地区,如何在汕头新一轮发展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实现海岛经济社会新一轮的大发展?这是南澳县当前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1989、2001和2010年3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方法,提取南澳岛土地利用信息,并分析南澳岛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近20 a南澳岛裸地与林地面积变化最大,裸地动态度最高,土地利用转化率最高的为耕地和建设用地;海岛景观斑块趋于破碎化、不规则化.研究南澳岛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以期为其他有居民海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南澳地理与气候、社会经济及渔业状况,结合南澳岛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现状,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发展海水养殖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发展海洋高技术,加强对海洋资源环境的科学管理;科学制订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加强海洋及海区资源生态系统管理,为海岛经济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海湾型城市生态城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区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部分,遵循生态经济理念,建设集美生态城区,将成为厦门市“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及“海湾型生态城市”战略顺利推进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载体。该文参考国内生态市、县建设指标体系,结合集美区发展特点建立相应的生态城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现状评价,来衡量城区发展的生态化水平,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阐述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广西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在建设“美丽广西”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何钊  王艳 《汉中科技》2011,(2):56-58
本文从建设生态汉中入手,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理论为导向,提出要实现汉中在陕南的率先突破发展,必须走“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生态经济之路。客观阐述了汉中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从推进生态工作机制、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方面,提出了建设和保护生态汉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推进广西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必须实施正确的战略和对策:一是融入“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对接东盟”战略之中;二是构建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政府支持、资金保障和中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人们多维度的努力。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工自然的“内容”越发丰富、涉及的领域越发广泛,其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也越发深刻。当前人工自然呈现生态性存在的特征,产业生态、产品生态和标准是人工自然生态的结构内容。人工自然之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在于:生态环境问题在史实上“肇始于”人类创造人工自然的活动,根源于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畸形化存在与发展——对立有余而统一不足;产业生态失衡、产品生态失衡、标准违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业的锁定和打压使我国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依靠科技手段,构建和谐人工自然生态、削弱因人工自然的不当生产消费所致的人对生态环境的过度扰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海岛生态系统特征和生态压力驱动因子的基础上,指出海岛承受着自然与人为双重压力驱动,在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生境破碎度、周边自然环境要素等多方面得到响应,影响其生态功能,致使整个生态失衡而难以恢复,表现为海岛生态压力.  相似文献   

12.
赵刚 《科技咨询导报》2013,(5):160-161,163
根据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人们对生态公路传统认识的局限,阐述了新时期“生态公路”的基本内涵,提出了绿色、低碳、资源高效利用、产品价值最大发挥和因地制宜的核心理念,并探讨了一些实现山区公路可持续建设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广东海岛众多,海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根据实地考察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南澳岛土地资源特点、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海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在现代化进程中正面临生态环境问题的考验,怎样应对、何去何从,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树立“天人和谐”的现代生态自然观,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确保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安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前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曾曦 《科技信息》2009,(33):I0125-I0125,I0067
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持续保持增强的势头,其中对于海岛的开发利用比较典型,因为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资源以及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也是比较独立,因此本文通过对于海岛旅游的开发现状予以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海岛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别,然后引入海岛生态风险评价的相关内容,突出评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又是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好中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充分把握“生态”的本真内涵,而“生态”概念表达着生命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平等主体,体现出平等的价值内涵。这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就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尊重自然观念的树立,而应是保障有力的制度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建设和实现人民福祉目标建设的统一体,是一伟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要实现“草、畜、水”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是草原生态文化中的核心。草原生态伦理文化,至今仍然植根于蒙古族的价值取向中,这就为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提供了文化和心理上的支持。草原生态文化所孕育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功能,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建设必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草原生态文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经济发展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舆论环境,对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青年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建设者,他们在生态道德方面存在着认知不全面、情感意志不坚定、行为难以落地等问题,从丰富青年学生生态道德认知、增强青年学生生态道德情感、推进青年学生生态道德实践等几个方面下功夫有利于更好地提升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对增强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建设美丽的生态文明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更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全方位的整体推进过程,在这个系统的整体推进过程中,生态伦理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对自然界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此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活动不应超越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宜损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提供。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中,不少工程项目高消耗、低水平、重复建设,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的牺牲品。即使在经济已经起飞的今天,这一势头也并未得到很好的遏制。因此“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的目标,实质上就是为了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中国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