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针对传统GPS多径抑制算法无法在复杂短时延多径情况下准确估计出Galileo BOC(1,1)多径信号,提出一种隐含多径数量参数的多径模型,并构造自适应遗传算法对实际多径信号进行估计.当实际多径参数变化不大时,引用上次估计的多径参数,直到多径模型发生较大变化时,再启动遗传算法进行多径估计.城市峡谷中多径信号频繁消失和出现,而文算法中隐含对消失多径信号的估计,当消失的多径信号再次出现时,可以快速获得多径估计模型.本算法对于BOC(1,1)多径信号估计更加准确,有效地减小复杂短时延多径环境下每个通道的伪距测量误差,从而提高了Galileo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计算量.  相似文献   

2.
单通道时频重叠高斯调幅通信信号盲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单通道多个时频重叠高斯调幅通信信号共信道的盲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与最小值搜索的盲分离算法。根据信号的特征,建立信号模型,利用接收到的一组混合信号的数据,利用混合遗传与最小值搜索的盲分离算法对所有待估计参数进行联合搜索,实现了多个信号分量的重构和分离。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小值搜索算法(初值选取误差控制在远离期望值的5%以内)和遗传算法相比,该算法有较高的数值精度和不受初值选取影响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前基于概率积分法求取地表移动预计参数的优化算法,如线性最小二乘法,具有易发散、易出现局部解、对初值要求较高、抗粗差干扰性弱等问题。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是一种高效的全局寻优搜索方法,采用人工进化的方式对目标空间进行随机优化搜索。采用遗传算法,利用地表任意点的概率积分法数学模型编写了求取地表移动预计参数的程序,通过皖北某矿井的1013工作面的观测数据并结合地质采矿条件反演了地表移动预计参数,通过与传统的优化算法所求取的参数比较,证明了遗传算法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用进化算法估计高频地波雷达海洋回波的DO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勇  焦李成  保铮 《自然科学进展》2004,14(9):1047-1052
提出了一种用于波达方向(DOA)估计的基于进化算法的最大似然超分辨算法,当信噪比不高、阵列输出数据较短的情况下,其性能比普通的超分辨算法有较大改善. 其中的进化算法结合了遗传算法和进化策略两种算法的优点,适于求解似然函数的多维搜索问题,与交替投影等算法比较,精度上有了较大提高. 对高频地波雷达海浪回波的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了DOA估计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超声回波模型,对检测目标的超声回波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应用高斯与牛顿法迭代出估计参数.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少的迭代次数计算出向量参数,但对模型中到达时间初值设定较为敏感,这可用常规方法(互相关或小波变换、遗传算法等)解决.  相似文献   

6.
讨论双应力交叉步进加速寿命试验在获得混合分组数据情况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问题.当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利用EM算法给出参数极大似然估计的迭代式,并提供迭代运算的初值.  相似文献   

7.
应用遗传算法(GA)估计线性GARCH(1,1)模型和非线性EGARCH(1,1)的参数,建立两个模型计算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险值(VaR).通过对比传统算法和遗传算法的风险值,计算数据显示:线性GARCH(1,1)模型和非线性EGARCH(1,1)模型下,GA得到的风险值均大于真实值,可以解决传统算法中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于工业过程数据中的离群点,一般采用稳健估计技术处理.针对Fast-MCD算法中初值随机给定,以及当样本数据较大时,人为给定分堆个数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改进稳健估计算法,即采用聚类中心及聚类个数分别作为Fast-MCD算法的初值及分堆个数选择依据,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并使样本数据较大时的分堆计算更合理.将本方...  相似文献   

9.
同步电机在线参数辨识的混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输出误差法(OEM)、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同步电机参数在线辨识的四步法.由于OEM辨识参数需要较好的初值,文中首先用遗传算法在大范围内进行参数寻优,然后以此值作为OEM的初值进行迭代,再用OEM求得的结果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最后通过成功训练的神经网络在线辨识各种运行状态下的电机参数.这样使得传统的OEM参数辨识算法、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在辨识参数方面充分地扬长避短,解决了单一算法的不足.在对一台111kVA、440V同步电机进行的仿真试验中,该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辨识时间仅为0 008s.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LM算法的混合学习算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针对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结合方式中存在的早熟收敛、泛化能力弱等问题, 提出一种交替使用遗传算法和Levenberg Marquardt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混合学习算法(GALM算法). 该算法先通过遗传算法粗调得到一组全局最优近似解, 再以该近似解为初值, 交替使用遗传算法和LM算法优化神经网络训练, 直至发现满意的网络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 新算法提高了网络的学习能力和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1.
提出用种群发育停滞代数对变异概率和变异位数进行动态控制的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把种群没有更优个体产生看作种群发育停滞 ,将种群发育停滞代数定义为当前繁殖代序号与已得最优解的繁殖代序号之差 ;变异参数 (包括变异概率、变异位数 )初值与标准遗传算法 (SGA)相近 ;随着发育停滞代数的增长 ,增大变异参数 ;当有更优个体产生时 ,变异参数恢复到初值 ,种群发育停滞代数置 0 ;随种群发育停滞代数再次增长 ,变异参数再次增大 ,如此反复 ,直至算法结束。该算法在保持局部搜索能力的同时 ,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及速度。用两个多极值函数(Camel函数、Shaffer’sF6函数 )对该算法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与SGA及自适应遗传算法相比 ,该方法以相当强的鲁棒性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且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国产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乙醇和叔戊醇为原料,在常压液相下合成乙基叔戊基醚的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出了一个13参数动力学模型,并用改进的进化算法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和水的阻害系数。在改进的进化算法中,模拟退火的方法被引入了交叉策略和变异策略之中,并且与地化策略相结合,开发了一种多进化模式的进化-模拟退火算法。通过与一般遗传算法的比较发现,该方法收敛速度快,估算精度高,并能有效防止计算陷于局部优化,所得到的有关动力学参数可靠,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发酵过程的细胞密度在线检测与底物浓度实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的微生物发酵和培养过程中,控制碳源(葡萄糖)是实现过程优化的关键.但是葡萄糖等碳源电极价格昂贵,且不能在线灭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基于电容法测量细胞密度可以在线灭菌,与细胞干重、OD(光密度)值等生物指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文实现了基于动力学模型用细胞密度检测数据对发酵底物浓度的预测控制.用遗传算法建立的微生物反应过程动力学模型对分批发酵过程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几次发酵结果对比表明,本文的方法可有效提高目的产物的产量,对制药、食品等工业发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和遗传算法的地图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和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图匹配算法.首先初始化HMM概率矩阵,然后使用前向后向算法进行参数学习,用Viterbi算法预测一组路段序列,最后将路段序列作为种群,通过遗传算法得到最优的路段序列.采用北京市2012年出租车GPS定位数据分别对传统的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算法和新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算法的匹配精确度低于90%,新算法的匹配精确度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同岩性的储层孔隙类型不同,孔隙度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在孔隙度预测中效果不理想这一问题,提出在孔隙度预测模型中考虑岩性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将样本岩性转化为一种与岩性变化相关性好的属性值,以此构造出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对于模型参数优选,提出使用网格粗选和智能精选相结合的方法,网格粗选确定最优解的近似范围,智能精选(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可以在局部区间搜索到最优解。利用优选出的参数建立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加入岩性信息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在参数精选中,使用智能方法的预测精度高于常规网格搜索法。  相似文献   

16.
BP神经网络(BPNN)模型对移动通信用户流失的预测有较好的效果,但其全局搜索能力相对较弱,对初始网络权重非常敏感,因此本文通过对用户通信行为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改进GA-BP的移动用户流失预测算法: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BPNN的权值和阈值进行初始化,从而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率.改进的遗传算法采用一种自适应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计算策略,提高了遗传算法寻找全局最优解的能力.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本文构建的移动用户流失预测模型,在预测准确率上有着很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工业过程中数据丰富但机理不完全可知的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规划算法,以辨识模型结构和参数.该算法首先基于多层次辨识和反馈的基本思想,对系统进行多次辨识,直到把辨识误差缩小到可接受的范围;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估测模型参数,避免优良模型结构因低劣参数而被淘汰;最后,实施M估计技术,削弱强噪声对建模的影响,增强模型泛化能力.针对满足Lotka-Volterra方程的非线性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辨识满足Lotka-Volterra方程的一类非线性动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核的自组织映射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核学习的方法应用于自组织映射聚类中,提出了一种核自组织映射聚类算法.该算法以核函数代替原始数据在特征空间中映射值的内积,并且神经元权值向量的初始化和更新都可由其组合系数向量表示,从而获得了直观而简单的迭代公式.分析了算法中学习速率过高会降低学习稳定性、学习速率过低又会降低收敛速度等参数选择问题,给出了一组折中考虑学习稳定性和收敛速度要求的参数初始值.实验结果表明,核自组织映射聚类对于非椭圆型的类分布数据,如环形数据,聚类正确率也能够达到99.886 4%.对IRIS数据集和入侵检测报警数据的聚类也证明了核自组织映射聚类方法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岩石蠕变模型参数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粒群优化(PSO)算法是一类随机全局优化技术,具有收敛速度快、规则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针对岩石蠕变本构模型参数的辨识问题,本文利用FLAC软件自带的fish语言实现了改进PSO算法对本构模型参数的辨识.该方法从岩石本构模型参数的随机值出发,以蠕变过程中试件变形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误差大小作为适应度函数来评价参数的品质,利用改进PSO算法规则实现模型参数的进化,搜索出全局最优的模型参数值,从而实现了岩石蠕变本构模型参数的自适应辨识.利用该方法对页岩蠕变实验进行了仿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PSO算法用于岩石蠕变模型的参数辨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BP神经网络强处理非线性问题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寻优的特点,总结出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多维客户行为细分模型,对客户进行细分,挖掘出潜力客户,有效降低营销成本。最后,利用Matlab对多组数据进行测试,并与纯BP算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