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常见压力源及对其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洁  林梅 《科技资讯》2010,(19):228-228
老年痴呆的患病率日趋升高,究其原因,其直接影响因素是其家庭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程度,故分析其照顾者常见的压力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调查慢性病老年人家庭长期照顾者的压力状况及对专业护理知识的需求,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以缓解家庭照顾者的压力,提高家庭长期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3个社区100名慢性病老年人家庭照顾者进行照顾压力及对专业护理知识需求的调查.结果 慢性病老年人家庭长期照顾者压力大,对专业护理知识需求强烈.结论 护士应加强对慢性病老年人家庭长期照顾者关注的力度,了解他们的需求,予以心理支持,并提供专业护理知识的培训与指导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埃里克森理论为理论指导依据照顾住院患儿,为其未来的成长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100名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患儿及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照顾者。采用调查表及相关问卷进行调查,搜集被照顾者住院期间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相关的资料。结果应用埃里克森理论指导前调查发现婴儿期主要住院压力来源是分离焦虑,幼儿期主要住院压力来源是失去控制力,学龄前期的主要住院压力来源是害怕,学龄期的主要住院压力来源不明显。以埃里克森理论为指导对孩子进行一周的护理并且对孩子主要照顾者进行宣教之后做同样的调查时候发现孩子住院压力反应明显减少。结论以埃里克森理论为指导护理住院儿童,儿童住院期间的排斥抗拒行为大大改善,主要表现在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这3个年龄阶段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痴呆患者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从目前对痴呆患者的居家照顾形式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对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角度,综述生活质量测评工具和痴呆患者照顾者的生活质量评定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结果:我国痴呆患者照顾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应利用各种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加强照顾者之间的联系.实施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来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应通过干预提高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提高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5.
老年痴呆是一种是危害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常见疾病,其日常护理通常在家庭内部完成,家庭护理者的科学护理对于提高患者健康质量,滞缓疾病进程至关重要.总结对48例例老年痴呆家庭看护士者开展的健康教育及指导,总结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成年子女照顾高龄孱弱老人的日常生活存在性别差异,女儿和媳妇偏重老人日常生活和精神慰籍方面的照顾,而儿子和女婿则偏重于老人经济方面的照顾。角色理论和性别理论揭示了成年子女照顾者产生性别差异的深层原因,短暂休憩服务、个案管理服务、照顾者支持小组服务和家庭咨询服务可以减轻成年子女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风后遗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及发生抑郁症(PSD)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9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评估,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的家庭照顾者PSD的发病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中风后遗症患者家庭照顾者PSD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与主要照顾者同步接受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门诊就诊及健康体检患者初次诊断为糖尿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家庭的主要照顾者42名(其中2例患者有2名主要照顾者),对试验组及主要照顾者、对照组进行同步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在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进步,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生化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同时对主要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干预主要照顾者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对其进行护理、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Orem自理模式对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主要照顾者各项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3月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对主要照顾者进行干预能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康复,同时也能提高照顾者的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松疗法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心理韧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120名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放松疗法进行干预。运用心理韧性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化版(WHOQOL-BRIEF)进行测定,比较两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得分情况。结果两组主要照顾者心理韧性总分,生存质量得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疗法能提高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心理韧性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归纳了高龄老人的照护问题给家人造成的种种压力与负担,以及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的动机,并参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家庭照顾的角度,通过个案分析家庭成员在照顾老人问题上的困境,探讨高龄老人所处的特殊地位及所需要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2.
许凯林  林梅 《科技资讯》2014,(9):229-22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痴呆的人数不断增加。本文就老年痴呆的定义以及从心理、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睡眠、安全、饮食方面对早期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缓解老年痴呆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居家养老是现在也是未来我国养老模式的主流,是老年人及其家属最愿意接受的养老方式,而居家养老模式的有效运转有赖于城市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支撑.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发展,家庭中需要照顾和护理的老年人口将大量增加,而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个后果就是家庭照顾者缺少,老年照顾和护理需求的增加和服务提供者的减少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阶段的城市,以上海为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过程中老年照护的需求发展趋势,以及提供老年照护者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最后提出了构建社区援助网络,支持老年照顾者,应对高龄化社会挑战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老年痴呆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对患者危害极大。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生活场所是家庭,为了更全面地在家庭中护理老年痴呆患者,该文将从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和家庭健康护理两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俞雪莲  林梅 《科技资讯》2013,(11):232-232
本文针对老年痴呆早期的认知功能障碍论述了其临床特点及相应护理对策,旨在加强社会大众对老年痴呆患者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延缓老年痴呆的发展及减少该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健康教育的形式对婴儿照顾者进行喂养知识水平的干预,并评价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吉林市358名婴儿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喂养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喂养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喂养知识知晓率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后,干预组喂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健康教育的形式对婴儿照顾者进行喂养知识水平的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痴呆(AD)病人住院期间安全护理的要点。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病人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痴呆病人安全问题的发生占各种护理问题的30﹪.结论:老年痴呆病人的安全护理应放于一个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其特征是学习、记忆的进行性下降,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老年痴呆也将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动物模型可以完全模拟老年痴呆,脑室注射STZ(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可以模拟老年痴呆神经退行性病变的许多重要方面。现就该模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王惠  林梅 《科技资讯》2011,(10):239-239
目前,治疗老年痴呆尚无特效药,因此对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就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江西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氛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对农村父母教育方式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提供参考。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家庭氛围测验,通过整群抽样,对景德镇428名农村五至九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五至九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不同的年级、性别、照顾者条件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不同的性别、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照顾者条件下,学生的家庭氛围感知状况不同;家庭氛围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