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蜡油中硫化镉纳米颗粒原位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合成法合成了硫化镉纳米微粒,通过静置及高低速离心测试,证明了硫化镉纳米微粒在基础油石蜡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TEM研究表明:合成的纳米颗粒粒径约为16 nm.通过FT-IR表征合成样品,发现油酸分子—COOH部分和硫化镉表面发生了化学性吸附,增强了硫化镉纳米微粒在基础油中的油溶性.用四球摩擦机考察了含硫化镉颗粒的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发现添加有油酸修饰的硫化镉纳米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磨减摩效果.  相似文献   

2.
油酸修饰铜纳米颗粒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无水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溶液混合体系中使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油酸修饰铜纳米颗粒.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油酸修饰铜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约为20 nm.用FALEX-6型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2%时就能明显降低摩擦系数,当添加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4%时摩擦系数下降至最低值,但当进一步增加浓度至1.0%时,摩擦系数开始有较大的增加趋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摩擦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当添加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4%时磨斑直径(WSD)为最小值,抗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层状硅酸钠的油酸改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油酸对层状硅酸钠表面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层状硅酸钠,用沉降体积、红外光谱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把改性层状硅酸钠作为润滑添加剂分散到500SN基础油中,用HQ-1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痕表面形貌,探讨了改性层状硅酸钠的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层状硅酸钠在150SN基础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改性层状硅酸钠作为润滑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500SN基础油的减摩性能,在质量分数为0.8%时,摩擦因数最小,油样温升最小,试块磨损量最小;层状硅酸钠晶层之间的滑动有效降低了摩擦副的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4.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硫、磷复合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含硫、磷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复合使用可产生增效作用,使菜籽油的极压抗磨性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还表明添加剂的量并非越高越好,否则WSD值增大。  相似文献   

5.
添加纳米金刚石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纳米金刚石做添加剂的润滑油进行一定的分散,并采用HQ-800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M-200摩擦磨损试验机、HDM-20端面摩擦试验机对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金刚石的46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含磷添加剂在植物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选择磷酸三丁酯(TBP)和磷酸三苯酯(TPP)作为植物油添加剂,利用四球机对比法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分析了植物油与含磷添加剂之间的作用机理,含上述添加剂的植物油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由甘油脂和摩擦化学反应产物组成的边界润滑膜,从而改善植物油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TBP和TPP能明显改善植物油的抗磨性,并有效提高植物油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使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LaF3在润滑脂中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对试验前后钢球的称重分析,评价了LaF3在润滑脂中的自修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润滑脂中添加1.5%的LaF3微粒,承载能力PB和极压性能PD分别提高50%和100%,磨损量在±0.003g内,且具有较好的对磨损表面的自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TiCl4为主要原料、油酸(OA)为改性剂,通过水热法原位合成油酸修饰的TiO2纳米粒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粒子表面出现了油酸修饰层,且油酸的浓度直接影响到纳米粒子的形貌;随着油酸浓度的增加,棒状晶体含量逐渐增多。当油酸与Ti4+初始摩尔浓度比为0.8∶1时,未发生明显团聚现象,此时,油酸修饰的TiO2粒子的亲油性最好,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也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
覃超国 《科技资讯》2006,(21):26-26
本文介绍了油酸聚乙二醇酯的硫化,并讨论其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及在金属加工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合成含有磷酸酯基的油酸系阴离子型缓蚀剂,用失重法研究了其在标准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发现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其水溶液喷涂在金属表面,干后形成一层保护薄膜,防潮防锈,并能抑制已锈蚀金属继续生锈。  相似文献   

11.
表面修饰纳米粒子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别用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DDP)、硬脂酸修饰的MoS2、TiO2纳米粒子,并用作油品添加剂.通过表面修饰的方法不但解决了油溶性问题,而且由于修饰层控制了粒子的长大和团聚.在四球机上研究其摩擦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有机基团修饰的纳米粒子具有优良的抗磨、减摩能力,并根据摩擦表面光电子能谱分析提出润滑机理假设.  相似文献   

12.
室温下,以铅片(Pb)和碘(I2)为主要反应物,通过简单的浸泡方法原位合成了具有正六边形结构的碘化铅(PbI2)纳米片.借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碘(I2)的浓度、反应介质以及反应温度等条件对产物的形貌和尺寸有明显的影响.当I2浓度为0.026mol/L、反应时间为10min、温度为25℃时,可以得到厚度约100nm、宽度约2~3μm的正六边形PbI2纳米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高温工况下摩擦学性能和抗黏着性能,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添加石墨烯的基础油进行摩擦磨损实验。用XRD对石墨烯进行表征,用基础油和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烯润滑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润滑油中添加石墨烯能显著提高摩擦副在高温工况下的摩擦学性能和抗黏着性能。在质量分数为0. 03%时,其摩擦系数约降低22. 5%,磨斑直径约减少48. 9%,抗黏着时间约增加44. 9%。  相似文献   

14.
在不使用任何黏合剂的情况下,将镍钴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Co-metal organic framework,NiCo-MOF)和MXene材料附着在泡沫镍(nickel foam,NF)表面,合成了高性能电极材料,这两种材料结合生长出的层状结构有利于离子的快速传导,减少了活性材料的无效堆砌,同时表现出理想的电化学性能。当投入原料的镍钴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制得的电极材料在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4.96 C/cm2的优良比电容。得到的电极与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负极组装成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后,在10.09 W/cm2的功率密度下,得到的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可达到1 530 mWh/cm2,并且当功率密度升高到102.29 W/cm2时,能量密度仍可以保持在770 mWh/cm2。在1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经过5 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不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电容保持率为98.52%。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原位合成镁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和原理,分析了不同制备技术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对原位合成镁基复合材料性能分析表明,通过原位合成技术将镁合金制成复合材料,可使其耐磨性和高温性能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16.
微波场中油酸正丁酯合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在微波场中以 Na HSO4 · H2 O作催化剂催化合成油酸正丁酯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 ,反应最适宜的条件是 :油酸 5 0 mm ol,正丁醇 10 0 mm ol,催化剂用量 0 .6 g,微波输出功率 5 4 0 W,反应时间 8min。在此反应条件下 ,油酸的酯化率为 93.5 % ,所得产品的质量符合工业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金属基复合材料原位反应合成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现有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中,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它已成为当今复合材料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方向。原位反应合成技术主要有:放热弥散法、气液反应合成法、自蔓延燃烧反应法、直接氧化法、无压力浸润法、反应喷射沉积法、接触反应法、机械合金化法等。文中综合评述了各种原位反应合成工艺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前景。利用原位反应合成法制备金属基寿星 合材料,在同等条件下,其力学性能一般都高于强制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并且原位反应合成技术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较低,工艺又相对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并能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18.
含氯硼酸酯聚合物制备及摩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含氯、硼等元素成分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利用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了其结构;利用四球试验机测定含氯硼酸酯作为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分析磨损表面形貌、EDAX能谱仪分析摩擦表面的组成.四球试验结果表明,含疏水基团链长长的硼酸酯的最大无卡咬负荷比疏水基团链长短的硼酸酯的高,1.0%水溶液的PB值为715N;而且减摩抗磨效果好,承载能力高,磨斑直径(D30196)为0.458mm.EDAX能谱仪分析表明,该产物的抗磨性能与摩擦表面中存在硼、氯活性元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原位合成(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煤灰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原位合成了(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研究了配炭量对合成材料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材料的生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配炭量有利于O′-Sialon和β-Sialon的生成;将粉煤灰与炭黑质量比为100/42和100/56的试样加热至1 350℃并保温6 h可以合成(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且合成材料中O′-Sialon和β-Sialon多以粒状形式存在,平均粒径约为1μm;(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的生成过程包括O′-Sialon和β-Sialon的生成及O′-Sialon向β-Sialon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利用激光熔覆工艺在中碳钢表面制备出原位自生TiB2-TiB/Fe复相金属陶瓷复合涂层,以改善常规材料表面综合使用性能.采用XRD、SEM、EDS、EPMA等手段对复合涂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由(Fe,C)固溶体胞状树枝晶及分布于晶间的TiB2/Fe或TiB/Fe共晶组成,部分Fe2B相也会出现在晶间.涂层成分不同时,陶瓷增强相的含量将发生变化.涂层力学性能较基体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