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即"三个自信").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三个自信"意识的重要渠道。加强"三个自信"教育是当前"概论"课教学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内容.在"概论"课中加强"三个自信"教育,一是要充分讲清楚新中国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要充分讲清楚旧中国战乱动荡的苦难和改革开放前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挫折.三是要充分讲清楚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形形色色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及其历史局限性.四是要充分讲清楚中国过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与失误和当今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不仅是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需要,更是推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引导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正确履行职责使命的需要。新形势下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中开展“四史”宣传教育,要重视内容建设,开展宣传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工作思维方式;还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既全面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内涵,又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的自信,以"中国模式"开辟了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以"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开拓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以"中国奇迹"的成就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以"中华文化"的独特视野引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趋势,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当今世界发展的格局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述是在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作出的又一重要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明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进路,厘清"两个弄清"的关系,对于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的展开具有核心的引领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人才管理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在学习贯彻中以“六个必须坚持”为着力点,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人才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为高校高质量内涵式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明确提出,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内涵。在邓小平理论中,"实践主题"与"生产力问题"的相互提升与深化,最终标志着社会主义已经开始由最初的"理论设想型"和"经验主导型"向"科学实践型"的飞跃。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和谐社会主义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同时也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基于我国发展现状的有机统一的系统整体,不仅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深刻理解“六个坚持”的理论内涵,对未来宏观微观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坚定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对"三个自信"认知认同情况总体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其原因主要在于认知来源的相对单一和社会复杂现象的多重影响。提升大学生的"三个自信",就要拓宽教育内容,揭示"三个自信"的理论逻辑和历史依据;引导社会风尚,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加强锻炼,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三个自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中国化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有关党的建设和发展理论中国化的产物;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紧密结合世纪之交的中国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必将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百年.中华民族在这一世纪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为她在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铺平了道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历史和现实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艰巨而光荣的使命.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坚持理论创新,用科学的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抓住机遇、完成使命的必然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逻辑要求与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2.
学习应用写作,必须从写作的特点出发,将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用写作理论指导写作实践,通过反复的写作实践,把理论变成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在应用写作实践训练过程中,学生只有坚持"练"与"思"同步的原则,着力"四思",才能事半功倍、练有所得。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科学的实践探求,从而成为引领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而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黄河、长江流域文化遗址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雕刻着四个鸟的图案;在号称中国文学源头活水的千古奇书《山海经》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使四鸟”这样的字眼,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本文根据殷墟龟甲出现鸡卦符号可证易卦数字源出鸡卦,并依其方法对“使四鸟”进行了成功解读,提出《易经》八卦是因为“使四鸟”生出来的观点。“使四鸟”就是上古时代的鸡卦,它们是易卦数字形成的载体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人文型时间观的缔造者。其人文时间观对于整个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周易》的时间观具有对于现代情境的应因性与机因性、矫正西方近现代时间观之偏失、语用学意义的现代运用、转化为复兴中华和中华民族的行动智慧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否.我党历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这一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作了重要的论述,并形成了各自关于“三农“的思想,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当前的背景下,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三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校女大学生是妇女群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四自"教育是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的基础.进行"四自"教育的目的是鼓励女大学生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教她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18.
论中华体育精神与“三个代表“思想的同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体育精神中的“顽强拼搏,争创一流“,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中华体育精神中的“振兴中华,为国争光“,是中国文化前进和发展的动力之源;中华体育精神中的“科学创新、力攀高峰“,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有效实施“双证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要有效实施“双证制”教育,必须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其中,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前提,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关键,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意识形态化以及阶段性等特点,致使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贡献长期以来为学界所忽视。然而,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功不可没,总的来说,他们不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并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阐释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进程,而且实现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总结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本质。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就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化水平以及在深入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