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特区科技》2009,(9):44-45
许多化学品公司只制造化学原料,而不制造化妆品,结果利润很少,股价一般都很低。但化妆品公司因为拥有买者熟悉的品牌,利润就很高。陈笛:“既然这样,为什么那些化工厂自己不开发品牌,也赚钱呢?……尹先生又是怎么走出来,他们怎么克服品牌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等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对此,德国经济学家拉尔贝教授认为,这不会改变中国的世界制造大国地位。“中国制造”中所遇到的问题与百年前“德国制造”中曾经遇到的问题十分相拟,借鉴德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提升,应是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时下,中国企业已经积蓄了从“制造”向品牌高端创新的坚实基础,只要我们打造出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管理、营销模式、服务与文化等六大支撑优势,  相似文献   

3.
一些中国汽车企业想通过并购国外的汽车品牌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然而中国汽车品牌由于自身的制约因素,很难摆脱在消费者心目中"低廉"的品牌形象。若想成功管理并购的海外品牌,中国企业需从品牌身份、形象、定位、价值主张等方面来应对品牌适应管理。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并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制造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是我们制造的产品大多都是低端的日常生活消费品,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并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低成本的劳动力贱卖。中国要想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创造自主的知识产权品牌和价值,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再次腾飞的创业过程,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如何从制造走向创造。  相似文献   

6.
刘涛  刘瑞 《世界知识》2021,(2):52-53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双方经贸合作日益加深。一方面,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人气持续上升。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参与了莫斯科地铁建造项目;由中俄企业联合打造的"速卖通"目前是俄罗斯人气第二高的电商平台;中国小米、华为跻身俄罗斯人最喜爱的电子产品品牌前十名;中国的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继续发展,俄汽车行业分析机构Autostat数据显示,2020年11月,俄汽车市场上共售出5800辆中国制造汽车,同比增长77.5%。  相似文献   

7.
这是百年汽车历史与中国创造的有机融合。二十载风雨兼程,吉利几代车驰骋天下路,创造世界品牌;畅享未来,让世界充满吉利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出行革命正在发生。汽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了拥有全新科技生活的载体。吉利是国内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奏响了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新乐章,引领智能出行新体验。吉利纯电动汽车"未来工厂"是在"追求满足客户极致体验"的战略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既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心伤。我们是世界工厂的同时承受着微笑曲线最低端的价值增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中国制造必须寻求升级。当前不论是企业、行业、商会亦或是国家都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中国制造作为一个整体品牌开始经营已经逐步浮出水面,中国制造的国家营销也在逐步展开。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制造的国家营销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还能够推动企业强化产品质量管理,以满足新产品的生产制造要求.与老产品相比,新产品在技术标准、材料质地、结构性能等方面会做出相应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造的难度,促使企业必须更新质量管理观念,健全质量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质量标准,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确保新产品质量管理更为现代化、科学化.该文在分析当前企业产品制造质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基于新产品制造的企业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产业升级和技术革命的发展,我国产业政策的模式也由过去的选择性产业政策,逐步转变为功能性、普惠性产业政策.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按照产权性质和行业特性进行了分组讨论.结果显示:"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对被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对实质性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分组回归分析中,"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依然显著,尤其是有效地促进了发明专利的产出,但是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非高科技行业,该政策对外观设计专利这类微小创新产生了挤出效应.可以看出,研究结果基本符合"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制定的初衷,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科技智囊》2008,(3):I0004-I0008
近年来,在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同时,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国际市场中,大量服装、玩具、食品、家电等非高技术中国制造产品生产附加值极低,品牌影响力明显不足,中国制造产品的溢价能力不强,品牌国际化成为中国制造的短板。特别是2007年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媒体对中国制造产品的妖魔化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制造的品牌缺失。  相似文献   

12.
王峰 《科技智囊》2008,(1):I0022-I0025
与中国相比,韩国商品没有价格优势;与日本相比,技术上的优势是韩国商品无法企及的。可以说,韩国企业是在中日两个制造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然而,韩国商品却成功走向世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加速品牌的国际化,三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三星电子作为三星集团最重要的企业,SAMSUNG品牌是全球第一消费电子品牌,2006年其品牌价值超过了SONY。三星品牌何以走向世界,我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品牌国际化面临的难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品牌国际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国品牌都将面临着一个更加国际化和商业化的市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为我国企业品牌跨出国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然而品牌跨出国门后,能否顺利开拓各地市场,让产品成为当地人视为属于他们,这是企业必须关注的战略问题.本文对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存在突出的难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理论上探讨我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之路,希望为我国企业品牌在全球范围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并在全球范围实现新的发展和扩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博览》2012,(19):38
正3D打印技术让产品从设计到制造之间只相隔一个"打印"按钮的距离。由它引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由大规模制造转向个人化生产,改变制造的流程,从而打破跨国代工的产业链,让制造业工厂重新回归发达国家。不过,这个近来被国外舆论热炒的美好"概念",究竟会是中国制造的噩梦,还是美国制造的一场春梦?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汽车制造行业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汽车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靠价格提升利润空间的可能性较小等局面,因此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为占据市场、攫取利润,有效控制成本仍然是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本文针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分析企业制造各环节成本费用控制的基本方法,并提出相应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国内企业既享有机遇但又需面对挑战。国内企业要想让自己的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品牌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各大企业都想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国门,有的企业给自己的产品冠上了洋味十足的名称。事实上,"洋"名称并不能达到企业想要"扬名"的目的,且商品的内涵并未很好地传递,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也并未得到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汉语的本土化地位被削弱。该文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人员走访等方式,发现近些年国产品牌名称"洋化"现象愈演愈烈,并从语言学及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其实质及危害,呼吁采取措施遏制这一乱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无利润区的出现并扩大,一些高瞻远瞩的企业已经将目光由市场份额转向利润,但是相当多的制造类企业依然没有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本文针对制造类企业在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再生期的特性,总结了制造类企业在成长历程中各阶段适用的利润模式.  相似文献   

18.
《科技智囊》2003,(1):73-73
中国汽车业在整个价值链中只分到部分微薄的制造利润而已,与品牌的溢价利润和整个流通利润无缘  相似文献   

19.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3.6万家装备制造企业,尚无一家跻身世界500强,而且世界知名的品牌寥寥无几.尽管建国已经56年,我国制造业总规模至今也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2002年中国制造业产值为1.2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仅占全球GDP的3.7%,是美国的11.5%,日本的20%.也就是说,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品牌服装产品设计中视觉符号的特殊性,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服装文化产业和视觉形象的相互关系.企业和机构采用符号、标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名字和行业规范的特点,定义自己的视觉形象,创建其品牌的认知度.随着品牌文化产业的持续成长,形象设计在全球将继续面对挑战,并以此引发革新并寻求到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