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工业堇青石和γ-Al2O3作载体,用浸渍法制取了无铬铁系变换催化剂,实验发现,这类催化剂的变换活性与载体性质,活性组份负载量和焙烧温度有关。经550℃焙烧,堇青石载体负载量在10%-15%,γ-Al2O3载体负载量15%-20%的情况下担载型催化剂具有最佳变换活性。  相似文献   

2.
担载型镍基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PSR、TPD和脉冲反应等方法对担载型镍基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过程中二者的吸附和解离行为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CH4在镍基催化剂表面被吸附时至少可解离为三种表面碳物种——Cα、Cβ和Cγ.其中完全脱氢的Cα物种是活泼的反应中间体,而石墨态的Cγ物种则可能是造成催化剂积碳的前身物.高温下部分脱氢的Cβ物种可与H2或CO2反应生成CH或CO.另一方面,CO2仅在该催化剂表面发生弱吸附且只形成一种吸附态.在此基础上推测出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协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性的理论和实验结果分析,指出用氨水作沉淀剂,共沉淀法制备主组分为铁、镁和锌的无铬铁系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催化剂时,重现性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锌和镁的沉淀不完全。从催化剂组成的稳定性、制备的经济性以及反应性能等方面阐明了氢氧化钠是比氨水更优选的制备无铬铁系催化剂的沉淀剂。通过对催化剂的晶相分析和酸度测定,指出催化剂中的钠是降低催化剂的酸度使其活性和选择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湿法合成技术制备以γ-Fe2O3为主体的无硫无铬型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及Moessbouer谱对制备出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并讨论其耐热温度、助剂氧化钴的含量其加入方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催化剂在400℃耐热前后具有良好的活性;氧化钴不仅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而且能大大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Ln2O3/x-13分子筛担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实验说明了Ln2O3/x-13分子筛在合成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对Na Y分子筛进行Ce4+交换改性,获得Ce Na Y载体,继而负载Au制备一系列Au/Ce Na Y催化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分析仪(ICP-OES)、N2物理吸附仪、X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负载纳米Au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催化剂的水汽变换反应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载体中Ce4+含量增加,催化剂的Au负载量逐渐提高,比表面积和孔容显著下降,且纳米Au颗粒均匀地分散于分子筛载体上。Au/Ce Na Y比Au/Na Y具有更高的水汽变换反应活性,且Au/Ce Na Y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随载体中的Ce4+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在350℃时,Au/Na Y的反应活性为2.6 mol/(mol·h),而Au/Ce Na Y的反应活性高达33.2 mol/(mol·h)。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不同条件下烧结对Cu-Zn和Fe-Cr催化剂变换反应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催化剂的化学吸附表征手段,探讨了用Cu-Zn系催化剂替代Fe-Cr系催化剂作为高变催化剂的可行性.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从初期活性来看,Cu-Zn系催化剂不仅在低变温度,而且在高变温度下也优于Fe-Cr系催化剂;从催化剂的烧结特性来看,Cu-Zn系催化剂虽然在450℃的高温烧结条件下于初期阶段烧结明显,但500h之后逐渐趋于稳定,稳定后的活性仍优于Fe-Cr系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与CO化学吸附量测试结果相吻合.据此提出了不使用Fe-Cr系催化剂,在高、低温变换过程均使用Cu-Zn系催化剂的CO变换工艺,可将入口体积分数10%的CO去除到1%以下.  相似文献   

8.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取了LaMO_3(M=Cr,Fe,Co,Ni)与La_(1-x)Sr_xFeO_3(x=0.1~0.4)系列化合物。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LaMO_3(M=Cr,Fe,Co,Ni)与La_(1-x)Sr_xFeO_3(x=0.1~0.3)均为单相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x=0.4时,有少量SrFeLaO_4与钙钛矿相共存。在300~500℃范围内水蒸汽转化反应催化活性顺序为:LaCoO_3>LaNiO_3>LaFeO_3>LaCrO_3,400℃时La_(1-x)Sr_xFeO_3系催化活性随x值的递增而下降。上述活性变化规律与催化剂晶格中氧结合能有关,晶格氧结合能愈低,催化活性愈好。文中对钙钛矿型催化剂上水汽转化反应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表面浸渍的方法制备了以 Fe3 (CO) 12 为母体 ,SY分子筛为载体的担载型 Fe3 / SY催化剂 .采用 TPD- IR,UV- DRS,XPS,TPD- GC等技术综合研究了 Fe3 (CO) 12 与 SY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在真空中的热分解以及 Fe3 / SY上 CO吸附、CO和 H2 共吸附的动态过程 .IR结果表明 ,Fe3 (CO) 12 与载体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 ,并由此使得簇结构得到稳定 ,脱羰过程中存在着结构的转变 .XPS及 TPD- GC结果均表明脱羰过程中铁被氧化 .U V- DRS结果表明 ,脱羰还原后表征 Fe- Fe键的特征谱带仍存在 ,并能对 CO再吸附 ,形成一个新的羰基簇合物 .根据 Fe3 / SY上CO和 H2 共吸附的结果 ,提出了 F- T合成中 C- O键的断裂是经由羰基氢化物的途径 ,而不是直接断裂 ,催化剂簇结构的保持可能是高催化活性的原因之一 .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脉冲气相色谱法研究了Cu-Ni系免硫化耐硫变换催化剂对H2O的吸附强度和活性中心数,以及它们与催化活性的关联,并且考察了碱性氧化物对吸附性能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沉积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TiO2-Al2O3,ZrO2-Al2O3复合载体和Co-Mo-K耐硫变换催化剂。借助XRD、TPR和XPS技术对催化剂及其载体的结构、氧化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使用活性评价装置研究了复合载体替代单一γ-A l2O3对Co-Mo-K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复合载体替代传统的γ-Al2O3作为Co-Mo-K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载体,可以改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分散性、氧化还原性,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13.
母体相组成对CO低变铜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XRD、TPR、TPD和活性评价装置等技术设备,研究Cu-Zn-Al催化剂母体相组成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体为HZ相的催化剂活性高,母体为FC相的热稳定性好,母体以ML相为主相的催化剂性能差。通过选择适宜的Cu/Zn/Al比和控制制备条件,获得适宜比例的FC、HZ、ML三相态混合母体是制备性能优良的低变催化剂的基础。制备出了活性高、热稳定性好的CO低温变换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担载型钅了催化剂对二氧化碳甲烷化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溶液浸渍法制备了多种无机氧化物担载的钅了催化剂,并对其在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机氧化物担载的钅了催化剂具有高活性;不同载体担载的体系有如下的活性次序:TiO2>ZrO2>海泡石>Al2O3>SiO2;反应条件及第二组份的添加对催化性能均有影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活化能大小顺序与活性变化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15.
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 ,以乙酸与乙醇酯化为探针反应 ,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用 IR、XRD和 BET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杂多酸均匀负载在载体 Si O2 上 ,仍然保持原有杂多酸结构 .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天然气蒸汽转化环状催化剂的活性,利用开孔剂和成孔剂对传统转化环状催化剂的孔结构进行了改进,优选出开孔剂SJ和成孔剂2A3H。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SJ粒度为200~300μm,含量为5.0%;成孔剂2A3H的含量为15.0%~18.0%。研制的改进型环状转化催化剂的强度能够满足工业要求,与传统环状转化催化剂相比,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高温活性提高27%~30%。  相似文献   

17.
依据川南地区排水找气过程中气水动态资料和模拟实验结果 ,首次提出排水找气过程中天然气的排出具有水溶气排出和游离气排出两个阶段的认识 ,并提出了判识水溶气排出阶段和游离气排出阶段的天然气地球化学指标 ,为进一步研究排水找气过程中预测游离气大量产出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拓展了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19.
珠江三角洲农业结构变化与空间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与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各类农产品生产的区外,区内空间转移的类型,强度,方向和时序,并就为化与空间转移的动力机制作了较全面的分析,还对珠江三角洲粮食生产的供应,城郊农业和创汇农业发展方向等问题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用分子力学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丙烯氢原子〔1,3〕σ异面迁移的反就机理,从分子的结构变化过程中整个分子的张力变化,具体分析出3个碳原子的键角减少而造成的张力增加并不是导致新键较迟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