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轿车车内噪声品质偏好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噪声品质主观评价所需周期长、可重复性差且仅能比较出具有较明显差别的噪声样本等问题,在研究声品质客观量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心理声学客观参数来描述噪声主观评价结果的计算方法.以6辆同类轿车匀速行驶时的车内噪声样本为评价对象,采用成对比较法进行声品质主观评价,计算各噪声样本的主要心理声学客观参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声品质偏好性主观评价客观量化的数学模型.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噪声分析中常用的A计权声压级和线性声压级,心理声学客观参数更适合于描述车内的噪声品质,其中响度和尖锐度是匀速行驶工况下车内声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某款国产乘用车匀速工况下车内噪声声品质,以驾驶员耳旁处的噪声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支持向量机基础上,引入最小二乘法进行优化其求解的约束条件,建立LS-SVM高精度的预测模型,实现声品质的客观评价.选取对声品质影响最大的响度作为控制参量,依据特征响度的大小确定各临界频带对总体响度的贡献程度,然后采用CEEMD经验模态...  相似文献   

3.
为达到改善某款SUV匀速工况下车内声品质的目的,以驾驶员右耳旁的稳态噪声为研究对象,建立GA-BP声品质预测模型,对声品质客观参量和主观烦恼度进行一元线性回归,选取与主观烦恼度显著相关的响度和粗糙度作为控制目标,利用Zwicker计算模型对响度进行分析,利用小波变换对粗糙度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最优控制频带,并设计基于FELMS算法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对样本噪声进行主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后噪声的响度、粗糙度分别降低了33.5%、23.1%,烦恼度等级下降了2.76个等级,车内声品质得到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轿车理想的车内声品质主客观评价模型,采集某轿车在时速为60 km·h~(-1)时,车内播放不同音乐时的驾驶员双耳噪声样本.对声样本进行剪辑、等响及分频段等预处理,基于成对比较法进行车内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客观参量计算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RBF)3种评价模型.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评价模型各个频段的误差较大,稳定性较差,车内声品质的评价为非线性过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整体频段的误差最小,频率为160~1 280 Hz时的误差较大,相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误差进一步缩小,但距理想的预测效果还有一定的距离;基于径向基函数评价模型误差基本能控制在20%以内,且稳定性较高,能够较好地预测此试验工况下的声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某款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非稳态工况下的车内噪声声品质进行研究.对采集到的噪声信号烦躁度指标进行主客观评价试验,并通过相关分析找出与主观评价结果相关性较大的心理声学客观参量.对原始声样本进行互补总体经验模态分解,得到每个信号的16阶模态指示函数.将各阶模态指示函数与原始信号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与原始信号相关性较高的7-12阶模态指示函数并计算这些分量的样本熵值,作为声品质的客观特征参数.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分别建立了以心理声学等参数为模型输入和以样本熵特征参数为模型输入的声品质评价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以样本熵为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的预测精度更高,适合用于混合动力汽车非稳态工况下的声品质预测.  相似文献   

6.
整车NVH开发过程中,在怠速关空调工况下,车内噪声声压级相比竞品车偏高,整车内声品质较差.通过分析优化燃油系统、附件皮带以及前悬置支架,使怠速车内噪声声压级达到竞品车水平,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分析得出车内声品质改善明显,提升了整车怠速时的NVH性能.  相似文献   

7.
遴选出15辆乘用车三挡全油门加速工况车内噪声,选择专业评审者进行主观评价试验,选择具有噪声时变特征的4个客观评价参量,基于GA-BP神经网络建立精准的预测模型,同时将用该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GA-BP神经网络模型更适合描述车内噪声品质评价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可以获得更好的预测结果,可较大程度地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遴选出15辆乘用车三挡全油门加速工况车内噪声,选择专业评审者进行主观评价试验,选择具有噪声时变特征的4个客观评价参量,基于GA-BP神经网络建立精准的预测模型,同时将用该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GA-BP神经网络模型更适合描述车内噪声品质评价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可以获得更好的预测结果,可较大程度的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对4辆不同类型汽车的雨刮器在高低速挡位下工作时所产生的车内噪声进行了测试,根据雨刮器的噪声信号特性制作了主观实验所需声样本.采用分组成对比较法对所得样本进行了烦恼度主观评价实验,从速度挡位、刮刷方式两个方面分析了主观得分值的分布特性和4个心理学参量对主观烦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挡的烦恼度高于低速挡,下刮对总体烦恼度的影响程度高于上刮,影响主观烦恼度的客观参量主要有双耳响度和波动度.  相似文献   

10.
以某6缸商用车柴油机为对象,研究其不同扭矩和起始转速下的加速声品质评价方法.以心理声学参量响度、尖锐度、粗糙度、抖动度和语义清晰度作为初级客观评价指标,将初级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率作为二级评价指标,构建两级声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声品质客观评价;采用成对比较法对39组声音样本进行评审团主观评价,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柴油机加速声品质预测模型,并进行了精确度验证;分析了影响柴油机加速声品质的因素.研究显示,模型的预测结果和主观评价结果的平均偏差率为15.72%,说明基于新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预测模型对加速工况下的柴油机声品质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响度是影响发动机声品质的主要客观指标,扭矩和转速的增加会导致声品质的下降,转速变化的快慢程度也对柴油机声品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压裂前对储层质量的优劣进行准确评价可以显著提高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将储层质量分解为储集能力和 流动能力两个要素,并将要素进一步细化为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等容易获取和量化的指标参数,建立了多层次 的压裂井储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获取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权重,然后结合模糊数学方 法考虑各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多级模糊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判体系;通过上述处理后得到一个表征压裂井 储层质量优劣的具体评分数值,根据该数值的大小即可对储层的优劣进行定量评价。现场应用表明,模糊综合评分越 高,储层改造后产量越高,充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变电站的低频噪声对周边居民影响日趋严重,将声品质评价的概念与研究方法引入对城市变电站噪声的评估中。通过对110 k V、220 k V和500 k V三座全户内型城市变电站的噪声现场采集,采用等级评分法对变电站噪声的烦躁度品质进行主观试验,计算了所试验的声样本的心理声学参量。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了城市变电站噪声的烦躁度品质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变电站噪声的烦躁度与A声级、响度、粗糙度和抖动度都有着相对较高的相关性,而与尖锐度的相关性较低。烦躁度主观预测模型主要取决于A声级与粗糙度,并且A声级的权重明显高于粗糙度。通过对城市变电站噪声的烦躁度品质进行评价,为变电站噪声的治理提供一个具体的、全新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引入了序半群上Fuzzy反C-内理想的概念,借助于强均Fuzzy子集和Fuzzy集的λ-截集给出了Fuzzy反C-内理想的一些刻画.进一步给出了完全Fuzzy内理想的概念,讨论了它在正则序半群中的一些特殊性质.作为应用,这些结论在一般半群(不含序)中都成立.  相似文献   

14.
禹建丽  卢皎  陈洪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7):11180-11184
为了合理的评价软件质量,本文研究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合的多属性决策软件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在模糊子集的隶属度的基础上,加入非隶属度及犹豫度,从这三个方面对软件质量指标进行评价,使之更加符合人们对事物评价的不确定性及犹豫程度。同时,本文还应用了直觉模糊熵权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利用GIFHWA算子对直觉模糊集合进行集成,通过具体案例的结果对比,说明了本文给出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具有多因素、多层次,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特点,常规层次分析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为降低主观性,用三角模糊数为指标集赋权,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创业教育中质量进行评价;实证分析表明,三角模糊数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在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室内扩声系统中普遍存在着声反馈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扩声质量和效果。本文针对声反馈产生的原因,从科学建声、扩声设备选择、扬声器系统布置、严格科学调试、正确操作使用等五个方面讨论预防声反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关门声品质成为影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品质的关键因素。以提升某自主品牌SUV关门声品质为目标,开展声品质心理声学参数与主观评价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得出影响关门声品质的心理声学参数主要包括响度、尖锐度等;利用声学定位技术定位影响关门声品质的主要声源,结合噪声源位置,对车门关闭过程存在的多次碰撞提出改进方案;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心理声学分析方法以及主客观相关性评价结果验证整改方案的有效性,从而获得一整套基于声学定位技术的关门声品质改进设计方法,为全面提升自主品牌SUV整车品质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极位移信号的点焊模糊推理系统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集电阻点焊过程中的焊接电压、焊接电流和电极位移信号,提取过程信号特征,使用模糊推理工具,建立电阻点焊过程的喷溅识别系统,然后分别使用电极位移和动态电阻信号建立电阻点焊质量评估的模糊推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喷溅识别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识别准确度高的优点.根据喷溅识别结果分别使用相应的模糊推理系统模型,可对发生喷溅和未发生喷溅时的电阻点焊过程进行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