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科学》2012,(7):F0002-F0002
6月30日,随着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7000米级海试第六次下潜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以及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7000米级海试的六次下潜试验中,"蛟龙"号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最大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6月,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见证了属于中国人的深蓝梦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之最。2013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正式开始了"应用之旅":三个月后,圆满完成了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科考任务。作为我国海洋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与制高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坚持走中国式自主创新道路.它是我国走向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一次有益探索。走向深海技术领域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不属于任何国家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度5 182 m的位置坐底,并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个木雕的中国龙,之后将向7 000 m海底冲刺. “蛟龙”号作为高科技的载人潜水器可以挑战大洋深处.人们不禁会问:人体潜水会被海水压瘪吗?潜水员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相似文献   

4.
2011年7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度5182m的位置坐底,并成功安放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个木雕的中国龙,之后将向7000m海底冲刺。蛟龙号作为高科技的载人潜水器可以挑战大洋深处。人们不禁会问:人体潜水会被海水压瘪吗?潜水员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相似文献   

5.
"蛟龙"号——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经过不断海试,证实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今夏,"蛟龙"号即将挑战潜海7000米的更高目标。这一目标一旦达成,就标志着中国的载人深潜器将可到达全球99.8%的大洋深底。根据初步计划,今年3月份"蛟龙"号将到南海做一些科考,7-8月将挑战7000米潜海能力。目前正在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提升保存样品  相似文献   

6.
<正>"潜龙三号"于近期开始在南海北部陆坡东沙西南海域进行试验性应用第一潜。4500米级"潜龙三号"潜水器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自主无人潜水器,以深海复杂地形条件下资源环境勘查为主要应用方向。"潜龙三号"此次进行了两个海试潜次。海试现场验收专家组在对"潜龙三号"最大工作深度、航速、无动力下潜和上浮、续航力、卫星通信、导航等50项试  相似文献   

7.
裘祯 《自然与人》2012,(6):33-36
当深潜器“蛟龙号”下潜到7000米以下的深海底时,科学家透过舷窗看到了鱼儿、小虾和其他深海动物。它们对于黑暗和高压的耐受能力,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  相似文献   

8.
对有过曲折、坎坷经历,活到100多岁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用“传奇”二字来描述肯定是贴切的。如果也可用这种标准来评述航天器的话,“和平号”空间站也具有传奇的色彩。 “和平号”空间站是前苏联的第二代空间站,“礼炮”1-5号第一代空间站和“礼炮”6-7号第二代空间站为其积累了深厚的科技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而它的发射、组装和营运技术都给人以炉火纯青的感觉。在这样有利的基础上.“和平号”空间站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果和国际空间站需要着力借鉴的建造和运营经验,但这只是”和平号”空间站的一个侧面,它还有生不逢时的坎坷曲折的历程。 “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是1986年2月20日发射入轨的,它有6个对接口,除对接往返于天地之间的“联盟TM”型载人飞船和“进步”型货运飞船外,还先后对接了5个专业舱。按照理想的发展思路,它可以与另一座“和平号”对接,另一座“和平号”还可与又一座“和平号”对接,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太空城镇。但因经济制肘和苏联解体等原因, “和平号”仅止于此一“和平号”。而且,专业舱的对接进度也一再延迟。第一个专业舱“量子-1号”专业实验舱是1987年4月11日对接的,主要用于天文观测、地球勘测和医学生物学研...  相似文献   

9.
当舱门被重重地关上,舱内灯光熄灭,我意识到此次探险旅程即将开始了。船长用短促而有力的声音发出指令:"检测仪器、仪表,准备起航!命令关闭通气孔,打开通海阀,主压载水舱注水。"潜水艇缓缓下潜,在模糊的水下我隐约可见一些构筑物。我们从科技馆出发,迂回一段路程后,潜水艇开始上浮,探察队长告诉我们,现在正航行在大运河上。水面上蓝天白云,运河灰绿的水色,映衬两岸的垂柳和夹竹桃,柳林深处是民房和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10.
经过10年努力,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最后一个对接实验舱——“自然”舱,终于在1996年4月26日由质子号火箭发射升空,到390公里高与和平号组合对接,从而宣告这一120多吨的积木式空间站大功告成。 和平号空间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在太空运行的“天宫”,也是至今发射过的质量最重、载人最多、寿命最长、技术最先进的空间站,还是第二代,即最新一代空间站的“处女作”,且为“独生子”,“别无分店”。去年,俄罗斯男女航天员在和平号上双双刷新了载人航天的世界纪录,美国航天飞机也与和平号多  相似文献   

11.
祖国的荣耀     
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16日6时许,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自主走出返回舱,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此时此刻,身为中国人,只有一个感受:自豪。一个曾经是积弱积贫的中国,一个曾经在她的土地上写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半殖民地的中国,有了自己的载人飞船,有了自己的航天员,要知道目前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接下来的就是咱们中国,咱们中国哟! 本期科学视点就“神舟”五号升空的方方面面作密集报道,以示庆贺。  相似文献   

12.
一代天娇和平号站1995年4月26日,是一个令人极其难忘的日子。经过10年奋斗,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终于对接上最后一个舱段——"自然"舱。至此,这一庞大的空间复合体全部组装完毕,它重达120多吨,还不包括载人飞船和无人货船的重量。和平号空间站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座在轨道上  相似文献   

13.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飞行14圈、21小时,远超前苏联首次载人飞行108分钟、美国首次载人飞行15分钟的纪录。据查证,美国发射第8次载人飞船时才飞了6圈、9小时,第9次飞行时达到22圈、34小时,且曾出现故障。“水星8号”仅飞6圈美国与中国首次载人发射水平达到同等高度时,已是第8次发射载人飞船“水星8号”。1962年10月3日,美国发射载有希拉中校的水星8号飞船上天,飞船绕地球飞  相似文献   

14.
立梅 《世界科学》1999,(4):15-16
1998年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由俄罗斯建造的“曙光号”功能货舱从哈萨克斯坦拜克努尔发射场成功地发射升空,进入近地点150公里、远地点185公里的初级轨道。11月24日,“曙光号”功能货舱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后成功地进入工作轨道,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参与国最多的国际空间站开始进入了装配阶段。庞然大物,飞驰太空按照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计划,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于12月3日携带空间站的节点舱升空,12月6日与“曙光号”功能货物舱对接,在此后的装配过程中,节点舱将作为一个狭长的联接通道帮助空间…  相似文献   

15.
浩瀚的海洋,瞬息万变,神秘莫测,在科学技术日臻发展的今天,仍有许多困惑着人们的谜团,在等待着解开……铁塔1964年8月29日,“艾尔塔宁”号科学考察船航行至智利的合恩角以西7400千米左右抛锚停泊,按照南极考察计划开始工作。他们把一台深水摄像机下潜至4.5千米的海底进行水下拍摄工作。一天,考察结束后,当技术人员对当天拍摄的胶片进行显影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09,(9):38-38
浩瀚的海洋,瞬息万变、神秘莫测,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仍有许多困惑着人们的谜团,在等待解开。 铁塔 1964年8月29日,“艾尔塔宁号”科学考察船航行至智利的合恩角以西7400km左右抛锚停泊,按照南极考察计划开始工作,他们把一台深水摄像机下潜至4.5km的海底进行水下拍摄工作。一天,考察结束后,当技术人员对当天拍摄的胶片进行显影处理时,在一张胶片上发现奇特的东西,当胶片放大洗成照片后,清晰地看到一个顶端呈针状的水下“铁塔”,  相似文献   

17.
刘琳 《科学之友》2003,(11):23-23
已经在拉萨工作了25年的李杰信目前负责管理在国际太空站上进行的一些物理试验项目。他说,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是很令人兴奋的事,据他观察,这次飞行的准备工作十分出色。李杰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神舟”五号)准备工作做得很好,他们飞行了4次,又送过一些  相似文献   

18.
云轩 《大自然探索》2004,(12):10-14
2004年9月8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1时58分,"起源号"飞船抛出的密封舱坠落在美国盐湖城西南的犹他空军试验和训练基地附近的沙漠里,密封舱受到严重损害。舱内有"起源号"飞船在850天里收集的太阳风粒子,这是1972年"阿波罗登月"以后空间飞行器收集的第一批太阳风粒子样品,科学家对它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期望它能够为人类带来太阳系起源的新信息。然而,随着密封舱坠毁时的一声巨响,耗资2.64亿美元的实验以及科学家的愿望也几乎全盘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3,(1):31-31
澳大利亚政府目前决定,将建造一座高达1000米的“太阳塔”,利用太阳能进行风力发电。“太阳塔”的工作原理是简单的对流原理,即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高达1000米的塔身类似一根巨大的烟囱。它的底端有一个直径7000米的圆盘状  相似文献   

20.
深海探秘     
不该存在的生命深海球形潜水器“阿莫尔”号离开潜水母船“贝格尔斯坎”,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缓慢下潜。透过潜水牛眼窗,我们清晰地看到充满熔岩的谷底耸立着层层山脉,火山口的深裂缝中黑们袅袅。驱动机械臂将温度计伸入洞日的喷泉,温度竟然是450℃,而在此时的海面却是冰冷刺骨。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这几千米深的海底,水下摄影机的镜头捕捉到了一个生物群落。而在我们原来的认识中,没有阳光.压力巨大,温度超过400℃的海底是不可能有生物存在的。机械臂调整摄影镜头的焦距,一条20厘米长,红肤蓝眼的管状蠕虫出现在我们的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