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感器材料是传感器技术的基础,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促进了新型传感器的发展。文章扼要阐述了导电复合材料、纳米金属材料、碳纳米管材料等先进传感器材料在复合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半导体气敏元件传感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国外先进传感器开发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传感器是指采用最新技术研制的传感器。这类传感器具有鲜明的特点,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有些先进传感器已经从实验室研究阶段走向商品化,有些则还处在理论研究之中。 英国作为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如今在开发先进传感器技术方面又走在世界前列,它的许多研究机构在世界上颇负盛名。本文以英国为例介绍国外先进传感器的研究开发概况,以及主要传感器公司和产品。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各汽车厂商竞相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也非常活跃。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松下公司新开发出可活用于汽车自动驾驶的新一代高性能图像传感器。该传感器将感光度提高至100倍,在夜间行驶时也能够瞬间识别信号灯、行人和障碍物等,最早将在2020年前后投入实用化。在图像传感器领域位居世界首位的索尼也在加强汽车用传感器的开发。松下将新开发的传感器材料  相似文献   

4.
PT14系列内调整集成压力传感器,是“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工业过程自动控制开发研究”中“53-03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开发研究”的一个分专题。采用集成技术制造的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便于集成化、  相似文献   

5.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是备受关注的新兴前沿研究热点。本文将对其专用操作系统TinyOS的特点,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更好地了解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和开发其应用软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技术难题     
《今日科技》2005,(5):46-47
光纤传感器、色标传感器的开发;天然沸石粉脱白技术;沼气发酵菌的生产技术;寻求IT行业合作项目;白鲳鱼产业化养殖技术研究;花蟹保活及精深加工;固体饮料——桑椹茶;  相似文献   

7.
四.山东省生物传感器研究开发的现状 山东省生物传感器研究开发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制了SBA—30、40、50、60型等多种生物传感器新机种,在全国率先把生物传感器技术应用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实际,已有26省市的200多台套生物传感分析仪在体育科学训练、生物发酵行业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从1996年开始,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牵头了国家“九五”的生物传感器国家生物技术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8.
光纤传感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传统电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耐酸碱腐蚀、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不产生电火花以及可实现分布式、实时在线、永久性监测等特点,得到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在油田开发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对应用于油田开发中的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用于温度、压力、流场、声波、应力等方面检测的光纤传感技术。阐述了各种光纤传感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各传感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与现有的传统传感技术比较,指出了光纤传感技术在油田开发应用中的巨大优势和广阔前景,并对光纤传感技术在油田勘探和开发中的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可穿戴传感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如智能眼镜、耳蜗植入系统、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智能药片、智能贴片、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鞋垫、连续无创血糖监测技术、人工皮肤及表皮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无线能量传感技术、可穿戴式环境监测传感器技术等。对于其形式、功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对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合商业化可穿戴产品和实验室中的在研技术,简述了可穿戴传感器的主要形式,列举了可穿戴设备的常用测量方法和与人体常用接触形式,展示了可穿戴传感器技术在健康管理、医疗、运动科学、工业和军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生物传感器是一个内容广泛、多学科介入和交叉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固定化酶传感器为重点,对我国生物传感器技术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在生物活性元件的种类、固定化策略和推广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我国生物传感器实用化进程的主要问题是传感器酶品种缺乏、稳定性差以及检测底物范围受限等。以此为基础,在酶分子元件、生物电子器件、传感器制造技术及市场开发等几个方面,对今后发展重点和方向进行了探讨,建议加强新型酶分子元件、生物电子器件的标准化和分析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手爪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传感器技术、模式识别、神经网络、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和模糊理论等学科相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被美国列为 2 0世纪 90年代重点研究开发的 2 0项关键技术之一 ,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和非军事领域中。而在机器人手爪中应用多个传感器 ,采用数据融合技术进行传感器信息处理 ,是赋予机器人更高智能的关键之一。该文介绍了日本营救机器人手爪中的多传感器集成和数据融合技术及操作控制 ,美国早期的多传感器手爪系统和国内机器人手爪研究的主要情况 ,对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传感技术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与发展.结合光纤传感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军事、化工、航空航天以及地质工程中的开发研究,本论述首先介绍了光纤的结构及其分类,其次从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复用传感器系统、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系统以及智能化光纤传感器系统介绍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然后从军事、化工、航空航天及地质工程领域中介绍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最后结合现代科技以及计算器技术的发展对光纤传感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李巧真  李刚  罗翼 《实验室科学》2010,13(1):153-155
该实验基于流量标准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研究开发涡轮流量传感器的检定实验。学生运用所学流体力学、检测技术、误差理论、数据处理等多方面知识,实现对涡轮流量传感器性能测试、检定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测试系统的构成,本文分别从传感器工作原理、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信号分析和存贮显示等方面进行研究,采取多种先进技术和教学手段相结合方法开发出传感器应用综合实验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大分子电化学传感器是围绕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分析研究而开发出来的一系列电化学传感器,在这些传感器中尤其是以纳米间隙电化学传感器性能最为优异,在实际的检测研究中表现出超高灵敏度、微型化、较好的选择性、所需检测样品少、检测速度快、非常便捷等明显优势,因而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生物大分子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加工技术及特点,着重分析了间隙电化学传感器较比常规电化学传感器所具备的优越特点.综述了近十年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研究进展,特别是纳米间隙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大分子检测研究中的应用,并对生物大分子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开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远程校准以及DataSocket技术的组成、通信协议和网络安全问题,并利用基于虚拟仪器的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7.1开发了传感器远程校准仿真平台,实现了利用DataSocket技术进行实时传输数据的功能,并对传感器进行了静态非线性校准.  相似文献   

17.
皇甫文 《科技资讯》2009,(30):88-8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与传感器的密切结合,使传感器不仅具有传统的检测功能,而且具有存储、判断和信息处理功能,这种由微处理器和传感器相结合构成新颖传感器,叫做智能式传感器。近几年来,人们提出了智能结构的概念,也就是将传感元件、制动元件以及微处理器集成于基底材料中,使材料或结构具有自感知、自诊断、自适应的智能能力。在技术上,智能结构涉及到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处理和材料学等多种学科和技术,是当今国内外竞相研究开发的前沿科技。本文设计了一款性能良好,体积小巧,智能化的压力传感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海洋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洋环境管理需求,提出并开发了基于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系统,完成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时处理.研究了精确检测的方法与算法.系统综合运用无线传感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远程GPRS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以及基于Internet显示平台的监测点管理查询技术,实现实时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高温温度、压力、振动传感器开发与应用"项目经过两年的努力,攻克了高温振动等复杂条件下多参数耦合的测量问题,研制出了高温温度、压力、振动传感器样品。近日,项目顺利通过了科技部高技  相似文献   

20.
传感器技术在石油开采测井中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这些对能源生产企业是很大的挑战,石油开采企业需要开发那些难度更大的地区,这样要求石油企业要开发才开难度大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开采的过程石油测井的技术面临很大的困难,传感器测井技术的应用在这方面能够达到很高的要求。该文主要研究传感器测井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