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由CAD数据转入GIS数据库时属性信息的正确获取成为当前研究数据转换的重点.探讨了利用河道地形高程测点数据生成的不规则三角网为CAD中不连续等高线自动赋高程值的方法:首先基于最短距离和最小方向约束进行断线连接;然后利用三角网进行计曲线赋值;再利用计曲线与首曲线的相互位置关系对首曲线进行高程赋值;最后利用等高线上的特征点加密TIN网,并按高程值再次连接等高线.运用该方法实现了等高线高程值的自动赋值,为CAD等高线数据转入GIS系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试验及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在少量人工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效率的CAD不连续等高线数据向GIS数据的自动转换.  相似文献   

2.
在利用三角网制作DEM的过程中,山脊和山谷部位会出现同一个三角网格3个点高程值相等的情况,在3D渲染中显示为平面三角形平台,与实际山形不符,需要在平三角区域加测数据来弥补数据缺陷。现以等高线和高程点为基础,通过ArcGIS平台的3D分析工具判断山体的整体走向,在山脊和山谷自动内插高程点,重新构建三角网制作DEM,消除平三角。可以省去人工补测数据带来的工作量,自动消除不合理平三角,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地形三维可视化技术是当今GIS应用的热点,地形三维可视化可有利于提高地表地形的认知、分析、管理和工程实施等.本文基于日常工作中常用的纸质或CAD矿山地形图,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与可视化技术,通过数据转换、等高线修复及高程赋值,生成地表不规则三角网,然后结合纠正后的矿区影像可实现地形图的快速三维显示。  相似文献   

4.
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其显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应用建模方法中建模数据的获取问题,在介绍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数据采集方法和等高线模型、规则格网模型和不规则三角网模型三种表示模型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等高线的建模方法。指出不规则三角网(TIN)与规则格网(RSG)的优缺点,并通过对相同等高线数据进行处理生成TIN和RSG图。结果证明,在两者不考虑数据结构的情况下,不论在误差方面还是在数据质量方面,TIN明显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运用VirtuoZo、JX-4C等国产测绘软件,探讨了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对航片进行自动匹配制作DEM数据、生成等高线的过程和方法,并同采用航片手工测制的等高线、外业数字化采集高程点内插生成的等高线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自动绘制的等高线与手工测制的等高线和外业数字化采集高程点内插生成的等高线吻合较好,平均高程误差为0.14m,能够满足相应规范〈1/3等高距的要求,且成图速度快。从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的实现等高线自动矢量化的后处理工作,包括数据预处理(剔除毛刺和矢量数据压缩)、断点连接、接边检查和等高线赋值等.对于等高线数据压缩问题,采用了一种较好的压缩方法--Douglas-Peucker 算法.通过解决断点连接问题,提出了端点趋势连接方法,建立矩形框缓冲区、趋势比较和距离判断进行层层筛选,将符合要求的等高线进行连接处理的方法,提高了连接的速度和效率,为等高线后处理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影像和地形等高线数据,探讨利用Arc GIS平台实现大巴山地区地表三维可视化的技术流程.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了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等预处理,利用地形图矢量化并赋予高程数据,分析并对比了逐点插入法与三角网生长法,利用逐点插入法生成不规则三角网,建立了数字高程模型;其次采用一阶多项式变换进行遥感图和数字高程模型的地理配准;最后利用Arc GIS中Arc Scene三维模块将配准后的遥感影像作为表面纹理叠加到数字高程模型上,实现了大巴山地区的地表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不需处理平三角形即可构建等高线约束三角网(CDT)的方法.该方法针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弯曲较大处易产生平三角的问题,利用等高线邻接关系,在提取出等高线空洞区的前提下,对地形图中的剩余部分划分出可独立生成非平三角形的子区域,并对每一块子区域进行约束构网,这些子网所组成的集合就是整个张等高线地形图的约束三角网.最后,以云南某区实测等高线为实验数据,分别利用本文方法和Arc-GIS软件构建约束三角网,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简化传统方法用等高线地形图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时需先提取离散点数据、构建大量不规则三角形网(TIN)的繁琐过程,提出简便的带状区域法.首先对等高线进行完整性处理并按多边形编号存储,利用既有的等高线及其单边邻接关系将整个地形图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带状区域,形成DEM模型;通过搜索查询点所在的带状区域及对应的等高线高程值,采用距离加权平均法计算查询点的高程.该方法建立的DEM模型明显减少了网格数量和存储空间,高程插值计算精度不低于TIN法,建模效率提高,适合于建立基于等高线的大型DEM.  相似文献   

10.
高程点与等高线快速赋值方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地形图等高线、高程点在大规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给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程序设计思路和部分代码,在Mapinfo基础上,设计了快速赋值程序,提供了利用本程序在Mapinfo下制作DEM的实例工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化等高线的DEM提取及精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宏  刘沛  曾昭振 《科技信息》2010,(36):I0020-I0020,I0022
本研究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从地形图中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东风镇DEM;再用DEM内插法生成检查用等高线与原等高线套合,检查吻合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并将DEM生成的三维晕渲图与等高线叠加检查,实现DEM精度的评定。实验表明,利用数字化等高线生成DEM和评价精度的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网与Voronoi图联合提取等高线特征骨架的地形重建算法,该算法利用各Delaunay三角形与其对偶Voronoi多边形之间的关系,能一步高效的提取骨架,再通过分析骨架点与主要地貌特征的对应关系,对骨架点进行插值,最后由提取的骨架及原有等高线共同建立新的TIN,完成整个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生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修正TIN 中不真实的平坦区域有良好的效果,使得生成的TIN 能更准确地描述地形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工程地形图自动绘制系统实现过程中所采用的几个有效技术。系统中开发了“地面断层”算法,并且通过对三角网的动态变化,来保证等高线走向的合理正确,同时构造了一个实用三样条函数,解决了等高线稠密区拟合时易发生相交这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并利用维消隐算法解决了地物图示符号之的1交叉覆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地形等高线在地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地形图上等高线的修改是地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引入LISP语言对等高线进行修改.借助LISP语言处理技术对不同类型的等高线断点进行连接,对拐点过多进行选择处理。通过编写程序对获取的地形等高线进行批量赋值,最终较好地解决了等高线提取中的间断、交叉和粘连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洪泽湖地区格网DEM生产为实例,研究基于江苏省地理信息中心编制的1∶10000DLG地形图,提取高程点、等高线等高程数据为源数据,构建DEM并利用检核高程点和等高线回放进行精度评定的技术,阐述基于ARCGIS 10.2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提出利用快速成型技术构建等高线的算法.首先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对点云进行分层,通过对等高线上下两层点云加权计算等高线特征点;然后将特征点转化为格网图像,并利用行列格网直线段对格网图像进行快速轮廓提取及边界跟踪;最后采用B样条曲线拟合生成等高线.试验表明,该方法生成的等高线,不仅具有良好的质量,而且减少了构建三角网的中间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工程地形图自动绘制系统实现过程中所采用的几个有效技术,系统中开发了“地面断层”算法,并且通过三角网的动态变化,来保证等高线走向的合理正确,同时构造了一个实用三样条函数,解决了等高线稠密区拟合时易发生相交这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并利用21/2维消隐算法解决了地物图示符号之间的交叉覆盖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甚小比例尺地势图上的地貌要素常用等高线与分层设色配合表示。在这类地图上,等高线由具有严格数量指标的高程线转化为表示高程带的轮廓线,由表达地貌元素的形态线转化为表达不同地貌类型的形态线。它表现不同地貌类型的基本特征运用了三种方法:以等高线线性组合图形表示;以等高线与地貌符号配合表示;以地貌符号为主表示。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多源海陆数据中基准不一致、数据模型及格式不统一、同一地物表达上的差异等问题,设计了海陆数据的无缝拼接方案.利用坐标转换和垂直基准差拟合解决空间基准的不一致性,建立统一海部水深离散点和陆部等高线的多源数据无缝数字高程模型(DEM),基于点删除的不规则三角网(TIN)简化算法可实现海岸带模型的多尺度表达.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案可实现多源海陆数据的三维无缝拼接和多尺度表达.  相似文献   

20.
将B样条小波多尺度分解的思想应用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建模中,可以较好的简化数据并提高造型逼真效果。数字高程模型(DEM)建模中可以利用矢量化等高线的高程数据和B样条曲面拟合的方法,研究了B样条小波在矢量化等高线和B样条曲面中的数据压缩处理,并给出具体等高线和曲面的小波分解算法和实现结果,有效减少了等高线和B样条曲面存储所需的空间并提高了曲线曲面的光顺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