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主要关注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师生主体间性是学界把主体间性与师生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它对交互式平等民主融合的师生关系之描述契合和谐德育的本质应然。因此,基于师生主体间性所提供的话语体系和哲学思维,学校德育工作需转换视角、重构德育师生观,创新思维、营造和谐大德育,优化实践、创造德育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郑艳林 《科技信息》2012,(33):10-11
哈贝马斯认为技术理性的滥用导致了社会的合法化危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建理性。这需要从主体间性出发,为主体营造公平合理自由的交往空间,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帮助主体形成共识,最终实现人际交往的合理化,以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根据不同技术创新主体的定义,归纳出四种不同的划分。认为现有的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哲学研究中,忽视了哲学范式由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因而无法更好解释上述不同划分的事实与现象,影响到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中新课题的发现与研究。试图通过分析这些定义方式所依据的哲学根源,指出由于摆脱了将技术创新与社会非法剥离的做法,主体间性理论是对技术创新主体提供合理解释的哲学依据,并且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交往行动理论的回顾,了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支持,分析主体间性的跨文化研究,梳理常见的误区,区别多元文化论与主体间性的文化研究,以实现对跨文化交际的更好理解。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两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主体间性思想引入"两课"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并把这种交往关系拓展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个人主体性向主体间性提升,还"两课"教学以本真。  相似文献   

6.
章瑾 《科技信息》2009,(12):194-194
本文描述了主体间性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主体,提出在《多媒体应用与技术》课程中构造融洽师生关系,互动学习,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态美学需要有一个哲学基础。启蒙运动以来,确立了主体性哲学的主导地位。但主体性建立在主客对立和主体对客体的征服的基础上,因此,主体性哲学是反生态主义的,主体性美学包括实践美学不能成为一种生态美学。现代美学已经完成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型,只有主体间性才能成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哲学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定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通过二者的交往、对话、沟通、融合而达到审美的境界。不仅现代西方美学包括生态美学是主体间性的,而且中国古代美学也是主体间性的,因而也具有生态美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下分析司法公信力研究从主体间性理论角度探讨司法公信力现状的背后成因及其生成路径,司法公信力之中的司法者与公众的互动基础在于明确司法者与公众的主体间关系,而不再是过往的主客体关系。而司法公信力的开放性也正是发展了的主体间性——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所要求的开放性。主体间性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是对司法公信力研究的有益拓展,但国内学者涉猎这一研究者尚不多见,系统地整理这方面的资源对推动司法公信力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当前国内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现状出发,以哲学上的主体间性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石,提出翻译活动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复杂过程,并分析了各个主体在翻译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多元主体间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在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和对话中,才能解决翻译研究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难题,消除国际翻译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是人在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品质,是主体性的三大品质之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对"主—客"二分单子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走进教育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在教育主体的社会交往中开展。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么使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主动性,要么就会导致“个人中心主义”极端的出现。哲学概念“主体间性”的提出解决了主体性教育的困境,为我们理解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主体性教育中的传统师生关系的理论背景进行了反思,分析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合理性,由此提出要建构主体间性下的师生交往关系,并重点从知识观方面强调如何重构师生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以新奇隐喻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喻者的主观认知体验、施喻者的多视角和施喻者的创造性三个方面,可以分析隐喻构建体现出的主体性.隐喻解读中体现出的主体间性也相应地通过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即隐喻解读的动态性开放性、受喻者和施喻者的视域融合以及受喻者对隐喻的再创造.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产生理想的隐喻构建及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受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翻译研究出现了间性思维,主体间性从哲学层面引入翻译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主体间性的早期萌芽,受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译论,也明显带有主体间性思想的印记。主体间性的现代性,给中国译学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中国译者在发扬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精髓的同时,应适当结合主体间性的现代意义,为中国译学找出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工作应用主体间性理论,是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时代需要,是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特点和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施途径有树立民主管理理念、教育要面向大学生现实生活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文学批评还是翻译批评,都要以一种接受者的阅读形式展开。阅读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要求接受者与文本进行对话,并以此为契机获得理解。这种“对话—理解”模式在广义上可以视为主体之间的交流,它对翻译批评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使文学理论成为交流理论,为审美想象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审美想象是文学主体交流的中介之一,它以情感为基础,以审美判断为交流活动的表达形式,并在对审美理想的执着追求中实现其在文学交流活动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主体间性问题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体、历史、现实、价值的维度探讨了主体间性理论,为我们建构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萨特<存在与虚无>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指出作家--作品--读者这一特殊主体间性关系体,使作者和读者相互之间体现为超越性的关系,而不是对象化的原始冲突关系,突破了<存在与虚无>中描绘的人与人之间原始冲突处境,揭示了阅读(审美)对于人与人的共同生存具有超越性和现实性意义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文化之所以难以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高校文化主体不明确或说缺失是重要原因。立足于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文化的主体进行考察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文化中主体的多样性,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和学校工勤人员都是高校文化的主体,其中,学生是高校文化的首席主体。学生成为真正的精神主体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高校文化中学生主体缺位的状况,促使学校文化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主体间性范式的兴起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既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时代要求。文章从主体间性视域探求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转向的缘起、维度,障碍与途径,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