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国大陆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模式,面对世界金融混业潮流和来自外资金融机构日益激烈的竞争及混业经营日益凸显的优势,中国金融各业开始相互渗透,通过各种方式避开法律的限制,尝试混业经营,显示出了由分业到混业过渡的趋势,也暴露出了现行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不少缺陷.从长远趋势看,顺应金融法制国际化和混业经营趋势,依法扩宽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统一监管机构及其权威,促进金融监管法制合理协调,建立防止内部交易关联风险的法律"防火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监管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与重大问题研究制度,依法确立监管手段和方法的多元化和现代化等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际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冲击下,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逐步成熟,国内金融业关于实行混业经营的呼声日益高涨,金融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作为混业经营的一种较好的模式,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主要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及我国应如何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金融混业经营组织的形式在我国已经有初步实践,但法律对此监管尚付之阙如。我国在监管模式上应采取美国的伞形——功能监管模式并吸收英国自律型监管理念,具体制度上须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人制度,严格的资本充足率区分制度,同时,建立"防火墙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规定市场退出机制和控股公司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4.
金融混业趋势下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相应的监管体制是分业监管,这与当前的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是相矛盾的。在国内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势头呈加速趋势和金融业对外全面开放的形势下,我国目前在金融监管中存在巨大而明确的风险。因此,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当前形势下实现金融安全、稳定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宋莉莉 《科技信息》2008,(35):361-362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期日益临近,我国金融业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即将完成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将是混业经营。考察中外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基础,我国实行混业经营已经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针对于此,笔者认为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虽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我们也要根据国情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切不可盲从国外的经营模式,以免出现金融混乱。文章通过西方分业混业经营的变迁,对分业混业经营对中国的综合影响进行透彻分析。从而深入探讨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合理选择与发展方向,在金融深化与创新的趋势中,为我国金融业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提出宝贵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的风险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走混业经营之路的经验,立足国际金融发展环境,分析了我国金融业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的优势和我国金融控股模式面临的风险,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改进我国金融控股混业经营的对策,目的是为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刘雯 《山西科技》2007,(3):19-20,22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业多元化经营的一种载体蕴含着监管盲区、资本安全、内部交易及风险集中等诸多特殊的新风险。我国应从金融本土资源出发,参考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完善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具体包括:树立为创新而监管的理念,渐进式地改革金融监管模式,完善内控制度,适当限制内部交易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而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监管,金融监管协调在法律法规、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借鉴金融监管协调的国际经验,我国应加快法制建设,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牵头监管制度,抓紧完善监管联席会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世界上几种主要的混业模式 ,论证了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 ,以金融业之间先行合作渗透为辅的渐进混业模式是我国当前金融改革的现实选择。该模式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机构的自律能力相适应 ,是我国金融业风险最小、成本最低的最佳混业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王静涛 《科技资讯》2006,(16):120-121
21世纪以来,全球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成为本世纪引人关注的热点,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深,我国金融业也面临分业还是混业经营的选择,西方发达国家混业经营的经验可以为我国金融业发展所借鉴,国内学者基于本国国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华 《科技信息》2008,(22):298-299
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为标志,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入世后,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中国正逐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国金融机构正面临来自实行混业经营国家“航母”式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分业经营模式下的中国金融体系已难以应对国际混业经营的挑战。鉴于银行业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领域中的绝对主导地位,本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在比较各种混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实现混业经营的机理与方式、确保安全性的特点和在我国现有资源可获性综合分析,本文认为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积极构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混业模式是中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相对现实而稳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金融控股公司为主要形式的综合经营在我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目前的金融制度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并没有建立对其相应有效的监管制度。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的建议,以期寻找适合国情的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如今国内金融业事实上已经进入混业经营模式,而我国金融监管依然是专业化分工监管体制,存在与金融实践不一致、监管过度与监管空白并存、难以对金融创新进行有效监管等弊端。建议应该借鉴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改革金融监管制度,变机构监管为功能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与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4.
入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后,我国必须处理好强化金融监管与金融适度开放的关系,监管模式要由分业监管逐渐向混业监管过渡。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监管中,要特别注意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合规性,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流动性,赢利能力,管理水平的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金融服务多元化及世界金融发展格局的变化对我国分业经营制度形成的直接威胁和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加快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金融业现阶段尚不具备实现混业经营的条件,有效的金融监管不仅是我国金融体系内部完善的迫切要求,更是对外资金融机构进行有效规范、实施必要监管,保护国内金融体系顺利完成金融改革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梁丽红  张丞 《科技资讯》2008,(31):150-150
在当前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难以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全面的监管,本文通过分析,对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中存在的四大矛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及监管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群 《科技信息》2007,(31):133-134
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各类金融控股公司迅速发展壮大,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虽然使我国金融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得到极大提高,但金融风险也随之加剧。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下的主要风险及其特征,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雅霖 《甘肃科技》2009,25(13):116-117,107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世界,我国保险业应采用分业经营模式还是混业经营模式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命题。笔者在次贷危机的背景下,通过对“分业”“混业”优劣势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建议我国保险业在目前及其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整体上还应采用分业模式,但有必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小规模试点混业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的金融企业也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通过对国内外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以及发展历程的研究,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应采取渐进式战略,根据经济发展与金融业自身的现状逐步引入混业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