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科普基础设施,但是桂林植物园目前存在科普旅游经营意识淡薄、园林景观建设比较落后、科普旅游配套不够完善、推广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建议通过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加强园林景观建设,提高科普导游素质、完善科普旅游设施,加强宣传力度、努力开发客源市场等途径进一步深入开发桂林植物园的科普旅游工作.  相似文献   

2.
刘荆洪 《海峡科学》2012,(3):79-80,104
该文分析了科普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游客流量大大高于景区的合理容量,海岸线与防护林遭到破坏,海水与海滩遭到污染,生态科普旅游缺乏和谐环境,对生态科普旅游的内涵认识不足;文章提出发展生态科普旅游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攀枝花城市气候优势、植物资源优势、社会经济状况、城市发展前景与现有建设基础的分析,结合对国内相关城市植物园的特色研究,得出在攀枝花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植物园是现实可行。其特色应突出攀枝花南亚热带干热河谷地带植物的地方特色。在植物品种上以苏铁等攀西特色植物为主;在功能上力求实现其科研、科普,旅游和园林绿化生产经营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4.
泥河湾地区拥有开展旧石器时代科普旅游的的丰富资源。为了将旅游由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应该加强泥河湾科普旅游的体验设计。在体验设计中,应以古人类、古动物、古地质为重点表现内容,以科普旅游主题公园作为项目设计的中心,以专业化的旅游服务作为旅游环境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科普旅游开发的问题诊断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均亮 《海峡科学》2007,(10):20-23
科普旅游是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福建省拥有比较丰富的科普旅游资源,对发展科普旅游非常有利,鉴于福建科普旅游发展时间较短,在各方面还不成熟,该文在国内外科普旅游的大背景下就当前福建省科普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提出福建省发展科普旅游的若干对策,以利于福建科普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和福建科普旅游档次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桂林植物园的专类园建设方法和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桂林植物园中奇珍植物精品园、桂花园、金花茶园、珍稀濒危植物园、棕榈苏铁区和裸子植物区等9个专类园新建或改造的方法,其中建园用地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避免大的地形改造,原有的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尽量保留;目标植物主要是从野外引进,或到其它植物园、树木园引种;配景植物的选择和定植点的确定是根据全园的景观和生境要求进行;基础设施主要有园区道路、园景建筑、观赏性水池等;科普设施有科普橱窗、园区简介牌、植物标牌等.建成的各专类园在植物来源、收集、栽培、布置、景观建设等方面表现出严谨的科学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发展前景、科普旅游资源、发展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普+旅游"模式的可行性,阐述了"旅游企业+科普场所"、"政府+科普旅游协会+科普场所+旅游企业"、"科普场所+旅游服务部"、"政府+教育机构+科普场所+旅游企业"等四种科普旅游工作模式,并从经济性与公益性的关系、娱乐休闲与学习知识的关系、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关系、科学普及与群众参与的关系提出"科普+旅游"科普工作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支撑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石,也是提升城市的软实力重要方面。科普事业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广泛参与。当前,全社会对科普的重视程度和科普投入不够充分;科普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科普内容的产出和传播的形式不能满足公众需求。上海应当加快形成“科普社会化”发展新格局。健全科普激励机制,鼓励高质量的内容创制和形式创新;加大社会组织引导和培育力度,全面提升科普能力;优化科普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塑造更多“科普网红”。  相似文献   

9.
关于陆良彩色沙林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陆良彩色沙林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彩色沙林作为旅游景区开发并不存在着开发与保护不可调解矛盾的观点,建议加强对彩色沙林的科学价值与科学意义、科普意义的研究,以提升陆良彩色沙林旅游产品的科学含量和科学品位,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建议扩大彩色沙林景区范围,使其与周边地区形成资源互补、功能互补的态势;建议加强研究和规范建设,提升景区列级水平,促进知名度的扩展;建议加强旅游宣传促销,使空间拓展与市场拓展同步发展。促进彩色沙林旅游发展,并以此为龙头景区促进曲靖和滇东北的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科普旅游的内涵,探讨了科普旅游对于提升游客科学素养的作用,分析了山西省自然旅游资源中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内容,提出了融合创新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科普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于松 《科技信息》2008,(17):50-50
本文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不高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科普场馆发展现状,提出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框架下,加强科普场馆建设的主要任务及措施.进而阐述加强科普场馆建设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郭剑峰 《科技潮》2010,(9):54-55
世界花卉大观园 世界花卉大观园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中路235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园41.8公顷,是北京市四环内最大的植物园,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北京市科委命名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世界花卉大观园主要有花卉科研试验室、蔬菜瓜果园、  相似文献   

13.
分析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特色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英语专业特色建设思路,阐述加强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特色建设的举措:优化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革新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的体育旅游起步晚,开发时间短、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文章提出发挥政府力量,鼓励社会投资;抓好规划开发,发展体育旅游精品;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安全保障等发展体育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洪娟 《安徽科技》2018,(3):50-51
本文运用数据统计方法对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安徽省科普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应加强科普人才建设、拓宽科普经费来源渠道、提高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翠华山是我国国家公园体系中典型的灾害遗迹保护地,山崩遗迹规模位居全球第三,且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景观观赏价值,开展科普旅游是我国国家公园探索全民共享机制的重要途径。该文以景区旅游解说为研究对象,在厘清旅游解说涵义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解说对科普旅游体验的影响模型。利用125份问卷调研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方法,识别出影响翠华山科普旅游体验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标识牌解说中的科普专题解说、地质博物馆解说中的科普趣味性等6项指标是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一方面为翠华山旅游解说建设实践提供反馈,另一方面为拓展我国旅游解说效应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瓶颈因素,提出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多措并举加强经费投入,保障科普工作开展;加强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科普信息化建设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发展平遥古城旅游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平遥古城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古城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加强古城的保护建设,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制定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大力加强旅游营销的创新,提高古城的旅游知名度;应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旅游中来,充分发挥居民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加强旅游协同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旅游景区(点)的建设,促进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加强娱乐项目建设,增强旅游创收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特别是两型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植物园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西北地区的兰州植物园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对植物园的涵义、基本特征、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及兰州植物园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对植物园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进而更好地发挥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普志愿服务是科技馆完成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由于起步晚、专业性要求高等因素的存在,目前科普志愿组织中人员虽然不少,但仍然无法保证满足公众对科技传播的需求。本文提出深化科普志愿服务的四点建议,一是健全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二是加强队伍建设,规范运行模式;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科学素养;四是畅通信息渠道,搭建互动平台;以此更好地发挥科普志愿服务作用,助力公益科普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