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根据其成因和我国灾害管理现状将其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干旱、雨涝等)、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了70%,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 ̄6%。2005年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连续遭遇到多起台风的侵袭。包括“麦莎”在内,几次强台风虽然没有像“卡特里娜”那样“恶果累累”,飓风毁坏企业超过15万家,损失金额在250亿至1000亿美元。自然灾害的发生固然是件令人悲恸的事,它是不可抗拒的。然而…  相似文献   

2.
 梳理了国内外生物灾害定义和分类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生物灾害定义在国内外均未统一,存在定义的角度不一致、要素缺失、表述不准等问题,提出准确完整的生物灾害定义应分为广义和狭义,包含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和危害程度4要素;基于国标《自然灾害分类与代码》中的生物灾害分类存在错误和重复问题,提出应把森林/草原火灾改为与生物灾害并列、病虫害拆分为病害和虫害,将海洋灾害下的赤潮灾害删除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袁虹  孙小霞  郭生祥  王善举  杨正国  汪有奎 《甘肃科技》2011,27(20):183-185,168
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发生危害情况,表明火灾是森林资源安全最大的威胁因素,森林有害生物发生危害严重、损失巨大,气象灾害对森林生长和分布产生重大影响,地质灾害对局部地域森林或林业生产破坏性较大。分析了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系统管理总体目标及防灾减灾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对灾害、生物灾害与农业生物灾害的基本概念的分析入手,讨论了河南省农业生物灾害的现状,针对河南省农业生物灾害日益严峻的形势,提出了综合防治河南省农业灾害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暖对泉州产生以下影响: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加剧;农林生物灾害增加;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增加;能源消耗大增.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保护森林资源是泉州控制气候变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陇南地区行政中心重建的自然灾害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陇南地区属于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区划中的极重度灾害区.通过对陇南地区成县和武都区自然灾害的对比分析发现,武都区地震、地质和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远远大于成县,特殊地理条件下的地震,地质和洪水灾害的叠加性,以及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武都区未来的灾害隐患程度较高.因此,从城市选址的自然灾害背景来看,陇南地区的行政中心从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武都区迁往自然灾害程度相对较低的成县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森林在广阔、复杂的空间范围和漫长的生产周期内,随时可能遭受来自自然的或是人为的破坏和干扰,如火、风、雪、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及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灾害,都会给森林资源带来重大损失,以致给森林经营者带来比其他行业更多的风险和更惨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探讨分析森林重大自然灾害应对措施和科学恢复重建问题,对于保障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的灾害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 (人为 )灾害两大类 ,这些灾害又可以分为显性灾害和隐性灾害 .显性灾害是在其发生的当时或短时间内 ,能够被觉察到的灾害 ,如大多数自然灾害和部分社会灾害 .隐性灾害则是在其发生的当时和短时间内 ,没有被察觉到的灾害 ,如医疗事故和教育事故 .自然灾害的预防需要在研究其形成规律的基础上 ,依靠科学地管理来完成 .社会 (人为 )灾害的预防需要提高各阶层人士的素养 ,依靠完善管理制度来实现 .隐性灾害往往不易被民众察觉 ,但其对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 ,也是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的 .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南端森林变迁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太行山南端2200年(公元前206年前-1985年)森林变迁、森林生态效益和旱、涝自然灾害频数后,划分为七个时期。秦(公元前206年)前,森林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基本上没有旱涝灾害。至东、西汉426年间,森林植被减少,森林覆盖率下降至70%时,已出现了一般性旱涝灾害,均为142年一遇。三国至唐,森林覆盖率下降至50%,出现了特大干旱和特大水灾。此后,随着森林植被的继续减少,自然生态循环向着恶化方向日趋发展。至民国时期,森林覆盖率下降至5%时,旱,涝灾害频数分别为2.1年和1.4年一遇,灾害频繁,交替发生,生态循环极度恶化。建国以来,太行山南端境内的森林总的是发展趋势。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采取重大措施,森林植被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公路自然灾害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针对性地制定公路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结合公路自身特点及公路行业的要求,运用系统理论分析法将中国公路主要自然灾害划分为2种类型: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根据公路自然灾害成灾原因、灾害体规模、破坏形式和发生部位,将公路上常见的崩塌类、滑坡类、泥石流、路基沉陷与塌陷、暴雨洪水灾害做了进一步划分。结果表明,公路自然灾害类型划分是灾害管理和减灾防灾工程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法、空间插值法等,对明清时期陕北自然灾害的种类、等级、时空特征及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清时期陕北自然灾害频发,共发生645次,主要灾害类型为旱灾、水灾、雹灾和寒冻低温灾害,将自然灾害划分为轻、中、重度3个等级,各占灾害总频次的27.4%、66.4%和6.2%.自然灾害10 a频次呈显著波动增加趋势,最大值发生在1830—1839年,分为频次最少-频次较高-快速上升3个阶段,单一季节灾害多在秋季和夏季,跨季节灾害多为夏秋连发、春夏连发且灾害等级较高.灾害发生具有2~3 a,5~8 a,10~13 a的周期.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榆林、绥德、延安为3个高频中心,黄陵、吴起则为低频中心.不同自然灾害类型空间分布差异表现为旱灾在米脂、绥德频繁,水灾、雹灾、寒冻低温及风灾以榆林为最突出,虫灾和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黄陵.气候的寒冷干旱,以及由于屯垦、砍伐等人类活动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是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2020年,虽然经历23轮强降雨、沅澧两水和长江三口高位洪水考验,常德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未溃一堤一垸,未垮一库一坝,森林火灾发生率大幅下降,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市、全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今年,常德市将重点抓好五大行动."常德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铁牛表示. 开展"灾害风险大普查"行动.全面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编制市县两级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编制综合风险区划和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实行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救灾保险的供给情况和灾害损失的市场补偿情况,对比了国际灾害保险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上,从灾害风险科学的视角,就我国灾害保险制度的建设进行探讨.主要内容有:1)目前,我国保险机构将地震包括在企财险的附加险等少数产品中,将台风、洪水等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在大多数财产险、人身险中,但是专门的救灾保险还没有开展,且在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中,保险赔偿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通过对国际自然灾害保险典型模式的对比研究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灾害风险科学视角提出4点建议:遵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设计专门的灾害保险产品;依据灾害等级划分标准,研究有效的损失分担机制;关注多灾种灾害链特征,规定明确的灾害保险责任;使用概率风险评估方法,厘定科学的灾害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14.
对紊乱现象的研究称为紊乱科学。紊乱科学预测是在紊乱中寻找规律和秩序,并应用数理统计原理进行数学描述,从而实现对无规则自然灾害特点的掌握,并运用于生产实践。本文拟通过引入紊乱科学的预测方法,探讨这种预测方法在森林害虫灾害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以丰富森林害虫灾害的预测预报方法和模式,加深预测预报层次,拓展预测预报空间。  相似文献   

15.
研究自然灾害分布特征对自然灾害防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收集并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00—2018年的自然灾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灾害类型,然后分别从灾害发生频次、死亡人数、经济损失等方面揭示了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各类灾害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洪水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其次是干旱、地震、风暴和流行病.2)从时间分布来看,20世纪初期是自然灾害的多发期,灾害发生频次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特征,灾害死亡人数大幅波动减少,经济损失呈现不同幅度增长.3)从空间分布来看,南亚区和东南亚区灾害发生最为频繁,主要灾害构成为洪水和风暴;中国灾害经济损失数值最大、死亡人数最多,主要致死灾种包括流行病、干旱和洪水;灾害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国家是塔吉克斯坦,其绝对经济损失较低,但占国民生产总值比值最大.4)年代际灾害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异,因灾死亡人口分布较为集中,近年来受灾严重区域有向北转移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全面地影响当今人类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也使自然灾害风险显示出新的特征:自然灾害事件或社会灾害风险持续增多,灾害风险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全球性特征,自然灾害风险的传播与转移现象显著增强。全球化过程不仅积极地推进自然灾害管理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为应对全球化新形势,建议:提高全球化进程中自然灾害风险特征的认识;把灾害风险管理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灾害风险管理范式;积极推行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切实加强对新型灾害和突发灾害地防御;积极开展减灾防灾领域地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由于自然及历史原因,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对自然因素的依赖性很强,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比较薄弱.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其每年都受到洪水、干旱、地震、风暴、冰雹、泥石流、雪害、冻害、森林火灾等灾害的侵袭。每年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达10亿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一般年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6~40万hm~2,少收粮食约1.5亿kg,死亡牲畜数十万头.1991年,国家拨给新疆的特大自然灾害救济款达1330万元.自然灾害的侵袭给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已成为阻碍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掌握新疆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类型,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明代山西地区的干旱灾害的灾害链效应的概述和分析,针对五条灾害链之间的关系简要进行了总结。以山西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选取的干旱灾害的信息主要来自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的山西卷、《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和《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等已出版书籍,以及《明史》五行志、山西通志、各县县志等有关资料,寻找有关土地沙化、地面沉降、森林火灾、蝗灾、鼠疫、饥荒的信息,最后使用相关分析法确定干旱灾害和其次生灾害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山西地区的旱灾和土地沙化、地面沉降、森林火灾、蝗灾、疫病、饥荒之间存在五条明显的灾害链,而且五条灾害链效应之间并不是单一的形成影响,而是一个相互交错的网状链式作用图,明朝中后期万历年间和崇祯年间的大旱灾在经过一系列的旱灾灾害链效应过后,间接导致了明朝政权的灭亡。  相似文献   

19.
论泥沙灾害学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泥沙灾害是地球表层各种主要灾害之一.泥沙灾害学是泥沙学、地貌学与灾害学学科交叉的产物,它是描述泥沙在其侵蚀、输移和沉积运动发生变异时造成灾祸过程及其防治方法的科学.泥沙灾害在本质上不同于通常的气象灾害、水灾害、生物灾害和地质灾害,泥沙运动也不能用传统的气象学、水力学、生物学和地质学来描述.作为主要灾害之一,泥沙灾害具有灾害学中关于所有灾害描述的一般特性;作为相对独立于过去四大灾害的系统,泥沙灾害系统具有自身独特的体系和规律.明确的运动物质主体、固有的颗粒运动特性、独特的泥沙灾害系统和不同的灾害防治方法形成了泥沙灾害学的特殊体系,从而也构成了泥沙灾害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安排了33课时对10种自然灾害进行了分析,教材分三章: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三章:防灾与减灾.每一章对10种自然灾害都有介绍,每种自然灾害分散在各章节叙述,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教材内容,固然有他的用意,如果实际教学中教师仍按教材先后顺序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效果不佳,其弊端是: 1.某种灾害的成因、现象、分布、危害及防治措施分散在各章节不集中,导敛学生前学后忘,笔记零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