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针对几十年来解读者由于解读文本方法的陈旧与单一,以马、思、列、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为纲,受共产主义阵营必须对资本主义文明全面否定和批判的极"左"观念的影响,对鲁迅名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解读存在的误读和片面,独辟蹊径地从哲学的思维和方法的层面去重读,从而较为全面地客观地把握了杂文中的恢弘瞻富的内容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也由此把握了鲁迅早期思想中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中对于大学的看法说起,结合自身体验,探讨大学的理念和性格,就大学的专精与通博、教学与研究、"象牙塔"还是"服务站"等问题进行较为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有关"人性恶"的论题的戈尔丁的小说<蝇王>,借鉴了<圣经>中的"原罪说"来刻画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堕入罪恶的过程.在伊甸园一般的孤岛上,亚当和夏娃的堕落又在戈尔丁笔下的孩子们身上重演,这似乎告诉我们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罪恶的天性.但是,有了觉醒也就有了希望,戈尔丁的目的在于警世而绝不止于哀叹.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主流话语与文学话语的矛盾冲突>课题的第三篇.课题的基本思路在于试图将王实味、萧军、胡风、"三家村"等人,从重重的政治、文化批判中剥离出来,通过对其杂文的创作动机、文本功用、重新阐释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其杂文思想进行梳理与把握,从侧面勾勒出(1942-1976)年杂文被批判的原因、模式、教训的某些历史线索,窥探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心理与时代精神状态;把握其审美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发展脉络;进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路向提供某种程序的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魏微的短篇小说<父亲来访>做个案研究,分析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与父辈间的隔膜关系以及他们在"逃离"与"等待"的夹缝中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主流话语与文学话语的矛盾冲突>课题的第一篇.课题的基本思路在于试图将王实味、萧军、胡风、"三家村"等人,从重重的政治、文化批判中剥离出来,通过对其杂文的创作动机、文本功用、重新阐释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其杂文思想进行梳理与把握,从侧面勾勒出(1942-1976)年杂文被批判的原因、模式、教训的某些历史线索,窥探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心理与时代精神状态;把握其审美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发展脉络;进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路向提供某种程序的反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参军一职启于汉末,成熟于晋,盛于南北朝,隋唐宋相继,废于元朝.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鲍照印担任过参军,作品被冠以<鲍参军集>.<宋书·百官志>中有关参军的记载,是关于参军的最早、最详细的记录,但文中有前后不一的错误、流传过程中的脱阙以及现代断句方面的不当.<南齐书·百官志>也有相同情况.本文就讨论参军制的同时做一校补.  相似文献   

8.
作为主流文化的反面和制衡,"学衡派"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沈卫威博士的专著<回眸"学衡派">是一部研究文化保守主义现代命运的力作.沈博士令人信服地解决了这个独具特色文化派别的历史评价问题;对"学衡派"三位核心人物的个案研究也有许多新的见解和突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民主与法制的不断进步,<刑事诉讼法>中"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一规定的利弊、扬弃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论"三个代表">一书,十二次论及党政兴亡的原因、规律、经验和教训,其教育意义十分重大.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就必须善于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地山是一位独树一帜、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散文主要集中在其散文集《空山灵雨》中,学界对《空山灵雨》的研究成果已属不少,近三十年来的主要成果包括对其宗教意蕴的研究、对其体现的许地山的人生观的研究、与同类作品的比较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作是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教学中把课作为模仿的范,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写出好章。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计量法对2001年至2010年期间在《心理科学进展》上收录的1352篇文献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载文总量、高产作者、高产机构、引用频率、研究内容分类5项.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现阶段心理学研究的4个特点,包括:1.应用领域研究不足;2.创新不足;3.师范类院校心理学研究见长;4.排名前十的高产机构代表我国心理学研究最高水平.最后提出三点建议:1.以本土化研究为途径,加大创新研究;2.提升研究者的科研品格;3.加大应用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14.
葛水平作为一位有独特风格的山西作家,不仅因其高水平的小说创作而备受关注,还有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创作。她的散文集《心灵的行走》中的诸篇,或发思古之幽情,或记游历之感叹,或怀亲人之思念,无不内蕴着她后来小说中的一些元素。在她的散文中不仅有对乡土情怀的坚守,更表现出难得的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与对生命意识的高扬。通过揭示葛水平散文的这种美学意识与文化情怀,有利于理解她的文学理想和创作特点,进而也更能确认葛水平在山西文学界乃至当下文坛中所处的坐标。  相似文献   

15.
"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散文流派,以<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为主要阵地,提倡"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丰子恺是"论语派"刊物的重要作者之一,"论语派"也相当器重他.然而,从"论语派"刊物向丰子恺拉稿与丰子恺的供稿情况的对比,"论语派"刊物的办刊宗旨与丰子恺随笔、漫画的思想内容的对比,以及丰子恺作品与"论语派"代表人物作品的对比等方面观察,丰子恺不能算"论语派"中人物,他同"论语派"貌合神离.  相似文献   

16.
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10年出版的943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载文、引文、基金论文率、作者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相关文献进行了比较.指出学报应该坚持开放办刊,积极吸纳各类国家重点项目论文,稳定现有作者群体,保证高质量的稿源,不断提高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17.
周密是宋末著述大家,创作了大量的笔记和词作。由于时代风气的影响和文体内部新变的要求,周密的笔记与词作同步丰收、同题共作,有着基本相同的创作兴趣;宋人笔记具有的杂、散、实录等叙述特点影响了周密词作的风格特征;在词的创作中融人笔记小品文,使得周密词作有着浓厚的笔记小品文的趣味。周密的笔记与词作之间存在着的这些内在联系使得周密词作别具风貌。  相似文献   

18.
批评意识,是杂文与生俱来的文体特质。但杂文批评的文体特质,从文体确立至今,很多人也还有着这样那样的误解。有人把杂文批评等同于政治批评,或把杂文的批评性与建设性割裂开来,从而导致了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杂文悲剧,也妨碍了杂文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语是我国的第二大方言,吴语研究尤其是吴语语音研究起步早、论著多。吴语的全浊声母、声调、连续变调和小称变调都曾经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上述四个方面对吴语的语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檃括的本义是矫正曲木之工具,其本质在于"改",也就是不断追求事物的简化.类书的编纂实际上是不断追求简化的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具体部类的划分,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以"标题隶事""事对"等来简括纷繁复杂的事物上.李峤的120首咏物诗将所简括之"标题"在音律、对仗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其符合一定的格式,与类书的编纂有相似之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百咏"可视为唐代的"檃括体诗".考其成因,科举考试的帖经和试策为其成诗的社会因素,而初唐文人争以藻饰相高的文风则是"百咏"成篇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