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1世纪——一个新的千年,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个时代将是我们青年人的天下,是一个以知识为本的“知本主义”时代。它不仅仅是以土地或资本来代表财富,而主要是看谁的知识广博,谁就是这个世  相似文献   

2.
恒星际光子飞船“泰坦神”号利用的是脉冲式的光子湮灭推力,它是在一个时代即将结束时建造的,这个时代被电视评论员称之为“失策的相对论法”时代。这个称呼是尖刻的,但是很遗憾,也是相当准确的。 到了22世纪初,头几个国际联合公司开始建造功率强大、航行可靠的宇宙飞船。与金星、火星和“矿产奇迹之星”——水星建立了定期  相似文献   

3.
每当困境来临之际,科研预算总会被削减。不过以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为鉴,科学界可能是预算改革的受益者。尽管以一个尴尬的境地开始,然而,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h)总统的“新政”则开启了政府和科学界合作的新纪元——就资源保护和公共健康等问题与科学界展开新的合作。“新政”在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贯彻了罗斯福的“大胆而持久试验”的精神,政策制定者鼓励科学家通过研究来解决各种社会和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基本不会按照一个简单的从A到B的途径,其过程势必将包括错误的起点、死胡同以及大转弯。当然,科学可以接受这些曲折——“我们有误解”,修改并放弃曾经珍视的观念、发现与新现象更加匹配的新概念和新理论——是我们理解周围环境无可比拟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将我送上月球夏铿摘译——当年负责登月舱计划使得阿姆斯特朗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的约瑟夫·格·小盖文谈论这一历史性的使命以及其后的情况。这个月我们庆祝完成一个壮举25周年:1969年?月20日,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的宇航员耐尔·阿姆斯特朗和布兹·...  相似文献   

6.
有车并不能让我们更幸福,而失去这些则焉知非福 究竟什么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多数经济学家除外)对这个问题得出了许多不同凡常的见解。他们告诉我们说,在富裕的社会里,金钱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可以“买”来许多幸福。事实上,对于衣食无忧者来说,金钱能够“买”到的幸福感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7.
“克隆”技术的社会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时代,在下一个时代里,生物学的科学研究及其应用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这是一个建立在综观科学历程基础上的对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的合理推测。在即将跨进新千年之际,这个预测似乎已经悄悄地在向现实靠近。今年的2月27日,英国的《自然》杂志报道了首例无性繁殖的克隆绵羊“多利”由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维尔穆特博士及其领导的研究小组培植成功。一时在世界各地激起了激烈的反响,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医学界,而且扩展到了社会各界。克隆绵羊对社会的冲击不只是由于这项技术本…  相似文献   

8.
城市用水:21世纪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给即将到来的下个世纪带来了一些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最显而易见的是,到2Z25年,必须为5亿城市居民(是目前的两倍)提供安全、纯净的用水。1997年,LjNU(联合国大学)在东京组织了一个主题为“对世纪的城市用水”的讨论会,会议云集了8位世界顶尖专家,分别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世界银行,本文摘录了会上的主要观点。JuhaIUitto博士是UNU总部的高级学术计划官员,AsitK.Biswas教授,本次会议的召集人,是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国际合作委员会的主席。CeciliaTor-tajada是墨西哥第三…  相似文献   

9.
1998年12月20日去世的艾伦·霍奇金(AlanHodgkin)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神经生理学家之一。在一个极有应用前景的领域中,他和个赫克斯利(AudrewHuxley)合作,通过解释神经冲动的起因,为大部分现代神经科学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工作不仅仅在于阐明种经冲动的爆炸“起火”和冲动沿着神经轴突(神经纤维)的传导,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所谓‘海子通道”的全新的科学领域——即嵌入在每个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一个亚微观孔道,它们调节离子的通过,并控制由大批细胞组成的程序。1939年7月,霍奇金和赫克斯利(一位25岁,一位对岁)成功地测量了神经细…  相似文献   

10.
崭新的时代     
毋庸置疑,我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希望,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和困惑——有很多例子可以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海丛 《科学之友》2005,(2):46-47
说到“狼”,人们联想到的定是贪婪和凶残。然而北极狼却是个例外—— —从外表到内心似乎都要比所谓“恶狼”“美丽”得多:它们身披或纯白,或灰白,或银白的漂亮外衣,体态较我们熟悉的普通“大灰狼”丰满,步态则像狐狸般轻巧、潇洒,犹如模特在走“猫步”;此外,它们眼神中少了  相似文献   

12.
蔡天新 《自然杂志》2007,29(1):59-59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其晚期的代表作《科学和现代世界》(1925)中,把17世纪称为“天才的世纪”,并以此来为其中的第三章命名。大概正是因为“天才的世纪”这个词的诱惑力,驱使我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写下了3篇科学随笔,即《费尔马最后的定理》(载《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6日)、《牛顿在他的非典时期》(载《书城》,2003年第6期)和《隐居的法国人:帕斯卡尔与笛卡尔》(载《读书》,2006年第5期)。也就是说,我已经谈论了17世纪的4位科学天才——3个法国人和1个英国人,现在我必须要说到的是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那个世纪里最为博学的人,“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罗素语,《西方哲学史》),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  相似文献   

13.
纳米压印(nanoimprint)这个词汇从1995年发明到现在,目前还并未被大多数学者和人们所认识。让我们来解读一下纳米压印。纳米,已经越来越走进我们的生活,随着纳米技术的大量应用,纳米领域向我们敞开了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拜电视宣传所赐,越来越多人知道我们使用的电脑里Intel双核CPU采用的芯片是“45纳米技术”.这个技术就是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Gore  AI 《世界科学》1998,(10):2-4
技术创新的新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存储、处理和显示有关我们行星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大量的信息构成了“地理坐标”,它涉及地球表面每一个特定的地方。利用卫星对地面遥感形成“地球空间”(轨道)信息流,并将其中未经加工但有用部分的数据转变成为可供使用的信息。今天,我们经常发现我们能够得到比我们所能利用的更多的信息。陆地资源卫星(haha)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全球的环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陆地资源卫星每两星期对地表进行一次完整的成像,而且它已持续收集了20多年。尽管对这类信息有着巨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对一次巨变型爆炸的温度标志的找寻,最终变成了里程碑式的理论--“我们的宇宙膨胀自一个奇点”的一个证据。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宇宙诞生于一种炙热、稠密状态(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称之为“大爆炸”)这个理念是最重要、最确凿的科学概念之一。然而,这个伟大理念的诞生还不到100年,甚至直到英国披头士乐队(也叫甲壳虫乐队)大红大紫的20世纪60年代初,天文学家都还没能找到真的发生过宇宙大爆炸的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16.
刘瑛 《科学之友》2005,(9):67-6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码产品制造商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女性这个消费群体。目前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一档节目“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不断公布出“热门女性数码产品”。同时,《福布斯》与《Creativity》杂志则对这些“热门女性数码产品”进行了评测。从评选结果来看,造型时尚、柔和多用和方便靓丽的数码产品备受女性“宠爱”。以下是获得评奖并正在上市的女性数码产品。  相似文献   

17.
导言我们可以把今天尚待发展的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基础,看作是电子计算机这一划时代创举的自然延伸。电子计算机的实现不仅代替和减轻了各种日常性的脑力活动,并且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环境(Oren 1981,1982)。二十世纪下半叶确实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有充分的文献根据:丹尼尔·贝尔(1976)杜撰了“后工业社会”一词称呼这个新时代。彼得·德鲁  相似文献   

18.
江泽淳 《世界科学》2006,(9):15-15,42
现在,欧洲人也可以宣称他们到过月球了。今年9月3日清晨(中欧夏时制早上7点41分),欧洲宇航局(ESA)的探测器“智能一号”(SMART-1)将在月球表面留下一个撞痕,并以此完成其探月使命:  相似文献   

19.
全球高速信息网络──21世纪世界最优先发展的科技计划王汝笠(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一、前言21世纪将是一个全球性经济竞争的信息时代.结合各国或各地区的现状,及时制定和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卫星移动通信网络”……已成为时尚。然而,成功者不一定就是...  相似文献   

20.
网络发展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新明 《世界科学》2000,(10):34-34
因特网未来发展前景10大预测 (1)到2025年,我们生活的地球将披上一层“通信外壳”。这层外壳将由热动装置压力计、污染检测器等数以百万计的电子测量设备构成,负责监控城市公路和环境并随时将测量数据直接输入网络,其方式类似我们的皮肤不断将感觉数据传递到我们的大脑。 (2)到2010年,全球因特网装置之间的通信量将超过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量。届时人们家中的诸如洗碗机这样的电器将能自动呼叫生产厂商并报告故障,厂家则可进行远程诊断。 (3)带宽的成本将变得非常低廉,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随着带宽瓶颈的突破,未来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