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解决4,6–二硝基邻仲丁基苯酚(DNBP)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染问题,通过萃取法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萃取最佳实验条件:利用磷酸三丁酯作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萃取剂的体积分数为70%,萃取时间为30,min,V(废水)∶V(萃取剂)=5∶1,原水不调节pH,直接进行萃取,萃取级数选择两级.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0%.同时,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20%,V(有机相)∶V(NaOH溶液)=3∶1时,反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用磷酸三丁酯(TBP)和煤油组成溶剂萃取体系有机相,对煤制气洗涤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含酚废水进行了萃取和反萃处理研究.探讨了影响苯酚萃取的因素如废水pH和TBP体积分数,考察了反萃剂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对反萃效果的影响;同时,对萃取和反萃过程中有机相的重复使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的pH=3~6时,一级萃取率可达90%以上,CODCr去除率达到80%以上;二级萃取率达到40%左右,苯酚总的萃取率达到95%以上;当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4%~10%时,反萃率可达80%以上;TBP-煤油有机相可在萃取和反萃的过程中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用氯化三烷基苄基铵(7407)萃取分离铼钼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7407是铼钼分离的有效萃取剂,铼钼分离系数为2362。经3次逆流萃取,铼和钼的萃取率分别为:99.60%和3.37%。用40%硫氰酸铵溶液对富有机进行3次逆流反萃取,铼的反萃率为99%。萃取剂可再生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链霉菌702发酵液的溶媒萃取工艺的研究,试验结束表明,N、N-二甲基酰胺、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和正丁醇等四种溶媒对浓缩液的萃取效果相对较好,当pH值调至7.5时萃取率最高;链霉菌702发酵液萃取工艺为:把浓缩液pH值调至7.5,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10h,进行两次萃取,合并二次萃取液。本研究为进一步对该抗真菌活性物质分离提取工艺提供了有益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氯化铵氯化—二酰异羟肟酸萃取法从粉煤灰中提取锗.即用氯化铵氯化粉煤灰中的锗,使锗以氯化物的形式挥发富集,用浓度小于6 mol/L的盐酸溶液吸收富集水解GeCl4得到氧化锗.煤灰中锗的氯化适宜条件为向粉煤灰中加入其重量20%的NaHCO3焙烧1 h,往焙砂中加入粉煤灰重量15%的氯化铵,在400℃下焙烧90min,锗的氯化回收率≥81.5%.用1.5%H2SO4(固液质量比为1∶2)进行逆流浸取氯化焙渣中的锗,调节浸出液pH=1.0,以二酰异羟肟酸(DHYA)为萃取剂,异辛醇为溶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在VO/VA=1∶4、CDHYA=0.5mol/Lt、=8 min的条件下进行三级逆流萃取酸浸出液中的锗,锗总萃取率≥99.5%;用2.5 mol/L的NH4F进行二级反萃取锗,反萃率≥99.5%.氯化铵氯化焙烧—DHYA萃取法提取粉煤灰中锗的综合回收率≥95%.  相似文献   

6.
研究在硫酸锌溶液中用萃取法提取锗,萃取剂为7815(氧肟酸),稀释剂为磺化煤油,添加剂为T试剂,反萃剂为NaOH,原料液为云南会泽铅锌矿硫化锌高温、高酸、高铁浸出溶液;工艺就萃取体系的选择,金属的萃取平衡,工艺参数的确定,工艺流程的设计以及工艺流程的串级实验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锗萃取率大于96%,反萃率大于97%,锗精矿含锗大于30%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己醇/异辛烷反胶束萃取阿魏酸酯酶.考察pH值、离子强度、CTAB浓度对阿魏酸酯酶的CTAB/正己醇/异辛烷反胶束萃取及其反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的最佳条件为酶液透析24h,pH值为12,萃取液为25mmol.L-1 CTAB的正己醇/异辛烷溶液(体积比为1∶5),萃取率接近100%;反萃取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7的0.20mol.L-1 KCl溶液,反萃取率可达79%.纯化后比活为356.7μkat.g-1,纯化倍数为6.9,SDS-PAGE电泳显示两条带.  相似文献   

8.
利用三辛基甲基氯化铵为萃取剂,考察了不同烷烃稀释剂与不同醇类助溶剂组合对废水中柠檬酸镍的萃取效果及反萃取剂盐酸溶液对镍的反萃取效果.探讨了废水pH、萃取剂质量浓度、助溶荆体积分数、相体积比(废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萃取时间及反萃取剂浓度等工艺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油与癸醇组合对废水中柠檬酸的镍萃取效果最佳.在废水pH为9.00,萃取剂质量浓度为35%,助溶剂体积分数为20%,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1时,室温下萃取30min,萃取率可达75.41%;用0.5mol/L盐酸溶液对萃取反应后有机相中的镍进行反萃取,反萃取率可达94.50%.  相似文献   

9.
苯酚稀溶液绿色萃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减少苯酚萃取回收过程中萃取剂对环境的污染 ,研究以绿色溶剂碳酸二甲酯 (DMC)和正己烷组成的混和溶剂作为萃取剂对苯酚稀溶液进行回收的新工艺。考察了苯酚萃取回收过程中萃取剂组成、温度、 p H、相比等工艺参数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测定了碳酸二甲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同时研究了正己烷萃取回收碳酸二甲酯过程中的各项工艺条件。将混和溶剂萃取回收苯酚稀溶液的过程与正己烷萃取回收DMC过程结合起来就形成所谓的双溶剂萃取工艺。结果表明双溶剂萃取工艺在回收苯酚的同时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小 ,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绿色萃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考察当归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文中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微波辅助萃取法研究萃取当归挥发油.实验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分离釜Ⅰ解析温度55 ℃、萃取温度45 ℃,提取率约1.9%;微波辅助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800 W、微波辐射时间150 s、液料质量比为4.71: 1,提取率约11.2%.微波辅助萃取法取得当归油的收率高于超临界CO2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萃取当归挥发油收率高,但外观品质较超临界萃取的当归挥发油差.  相似文献   

11.
含铬污泥中铬、铁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硫酸浸出了含铬废水处理污泥,采用磷酸萃取剂分离溶液中的铁,考察了主要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溶液可用来浸出含铬污泥,固液比l:20,温度50℃的条件下获得最佳浸出效果,铬浸出率接近100%。磷酸萃取剂可以用来萃取分离铁,适宜的浸出液pH值为1.5左右。在反应时间12h、有机相与水相比为2:l、萃取剂占有机相比例为40%的条件下,可获得最佳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烟草多酚,利用质谱分析及二级管阵列光谱扫描(HPLC-PDA-MS)对烟草多酚主要组分定性分析。研究了烟草多酚提取条件和烟草多酚主要组成成分。经响应面优化确定烟草多酚的微波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53%,料液比1:12,微波功率510W,提取时间90s,在此条件下总多酚的提取得率为27.21mg/g(干重)。HPLC-PDA-MS定性烟草多酚主要组分为绿原酸和芸香苷。  相似文献   

13.
板栗壳中黄酮类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微乳薄层分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溶剂浓度和酸碱度对板栗壳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20的条件下,以70%的碱性乙醇溶液为溶剂,在80℃下回流提取3h提取效果较好.进行了多项定性实验,证明了板栗壳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用微乳薄层色谱法从板栗壳中分离出3个黄酮斑点,其中一个斑点与卢丁的Rf值相同.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法和L_9(3~4)正交试验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参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考察不同提取溶液、浸渍时间、蒸馏时间和料液比对丹参花挥发油收率的影响;应用DPPH法研究丹参花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并比较不同提取溶液所得挥发油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影响丹参花挥发油收率的主要因素为蒸馏时间,其次为料液比、浸渍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渍6 h、蒸馏8 h、料液比为1∶18,此条件下丹参花挥发油的收率为0.0935%。DPPH实验表明丹参花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与挥发油浓度呈正相关性,蒸馏水、饱和氯化钠溶液、pH=1的硫酸水和pH=1的饱和氯化钠硫酸水4种提取液所得挥发油对DPPH的IC_(50)值分别为1.07、1.03、1.45、1.40 mg/m L。通过验证实验表明,优化所得丹参花挥发油提取工艺稳定、易行。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减压蒸馏萃取法对同一种烟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这2种萃取方法鉴定出的化学成分、重复性和定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同时蒸馏萃取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较好的回收率,适合于烟叶香气成分的定量分析;减压蒸馏萃取法能使香气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下挥发逸出,真实反映烟叶香气成分的原始信息,可用于香气成分的初步鉴定,适合于香气成分的定性剖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酸沉淀法制取大豆低聚糖的工艺。经反复实验,初步确定了由稀NaOH溶液浸取、H3PO4调节pH值沉淀蛋白和离子交换脱盐等过程的工艺参数,并测定了成品糖浆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酶辅助超声波法提取连翘叶总黄酮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辅助超声波法提取连翘叶总黄酮,在超声波条件固定的情况下,研究了酶解时间、酶解液pH值、酶解温度和酶用量对连翘叶总黄酮的影响。获得的优化条件为:酶解时间1.5 h,酶解温度40℃,酶量3 mg/g,最适pH值为5.0。在此条件下测定的连翘叶总黄酮含量为(26.53±0.68)%。试验结果表明:酶辅助超声波法提取连翘叶总黄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交设计法优化酒石酸水溶液提取柑桔皮中果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酒石酸水溶液的萃取体系,利用正交设计,优选得到从柑桔皮中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用酒石酸水溶液与桔皮物料比25:1、萃取溶液的pH值1.5、萃取温度90℃、萃取时间90min。按此优选最佳工艺试验,桔皮果胶平均收率达到17.08%。  相似文献   

19.
Cold purification filter cakes generated in the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ing of Angouran mine zinc concentrate commonly contain significant amounts of Zn, Cd, and Ni ions and thus are valuable resources for metal recovery. In this research, a nickel containing solution that was obtained from sulfuric acid leaching of the filter cake following cadmium and zinc removal was subjected to solvent extraction experiments using 10vol% LIX984N diluted in kerosene. Under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pH 5.3, volume ratio of organic/aqueous (O:A) = 2:1, and contact time = 5 min), more than 97.1% of nickel was extracted. Nickel was stripped from the loaded organic by contacting with a 200 g/L sulfuric acid solution, from which 77.7% of nickel was recovered in a single contact 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pH 1–1.5, O:A = 5:1, and contact time = 15 min).  相似文献   

20.
亚麻饼粕中亚麻胶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浸提法从亚麻饼粕中提取亚麻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提取亚麻胶的最佳条件:料液比为1∶125,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90 min,洗胶次数为1次.在此条件下亚麻胶的提取率可达32.0%.同时,研究了浓度、pH值、温度对亚麻胶溶液粘度及浓度对乳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